| 实用数字信号处理 | ||
| 定价 | 118.00 | |
| 出版社 | 电子 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
| 出版时间 | 2018年06月 | |
| 开本 | ||
| 作者 | 艾渤 等;(美)Dimitris G. Manolakis(迪米特里 G. 马诺莱克斯),Vinay K. Ingle(维奈 K. 英格尔) | |
| 装帧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121340703 | |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并从实用性角度把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方法与实际应用技术相结合。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离散信号与系统、z变换、信号的傅里叶表示、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变换分析、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离散傅里叶变换及其计算、FIR以及IIR滤波器设计、多速率信号和随机信号处理、有限字长效应等章节。这些章节安排的内容有助于读者将数字信号处理理论与实际应用很好地结合。
Dimitris G. Manolakis:雅典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博士,曾任教于美国东北大学、波士顿学院和伍斯特理工学院,现为麻省理工学院林肯实验室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数字信号处理、自适应滤波、阵列处理、模式识别、遥感、雷达系统。Vinay K. Ingle: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电子与计算机工程专业博士,美国东北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随机过程、估计理论、高光谱图像技术等。
艾渤,男,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领域:无线移动通信、电波传播与无线信道建模、功率放大器线性化技术、信息物理融合CPS系统。
di1章 引言 1
1.1 信号 1
1.2 系统 6
1.3 模拟、数字和混合信号处理 9
1.4 数字信号处理应用 11
1.5 本书的组织方式 12
学习小结 13
复习题 14
di2章 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 15
2.1 离散时间信号 15
2.2 在MATLAB中生成和绘制信号 18
2.3 离散时间系统 20
2.4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卷积描述 25
2.5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特性 30
2.6 卷积的分析评价 34
2.7 卷积的数值计算 37
2.8 FIR滤波器的实时实现 39
2.9 FIR空间滤波器 40
2.10 由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 42
2.11 连续时间LTI系统 47
学习小结 50
复习题 51
习题 52
di3章 z变换 59
3.1 动机 59
3.2 z变换 60
3.3 逆z变换 65
3.4 z变换的性质 67
3.5 LTI系统的系统函数 70
3.6 由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表征的LTI系统 72
3.7 极零点位置与时间域行为间的关系 74
3.8 单边z变换 77
学习小结 79
复习题 80
习题 80
di4章 信号的傅里叶表示 87
4.1 正弦信号及其特性 87
4.2 连续时间信号的傅里叶表示 92
4.3 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表示 102
4.4 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小结 109
4.5 离散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111
学习小结 121
复习题 122
习题 123
di5章 LTI系统的变换分析 129
5.1 LTI系统的正弦响应 129
5.2 频率域中LTI系统的响应 134
5.3 信号通过LTI系统后的失真 137
5.4 理想和实际滤波器 141
5.5 有理系统函数的频率响应 144
5.6 频率响应对极点和零点的依赖性 148
5.7 通过配置极零点设计简单滤波器 153
5.8 幅度响应和相位响应之间的关系 158
5.9 全通系统 160
5.10可逆性和zui小相位系统 163
5.11连续时间LTI系统的变换分析 166
学习小结 176
复习题 177
习题 178
di6章 连续时间信号的采样 187
6.1 连续时间信号的理想周期采样 187
我注意到书名里似乎强调了“理论”二字,这让人又燃起了对基础功的期盼。在如今这个时代,很多速成的教程充斥网络,它们可能教你如何调用现成的库函数快速得到结果,但一旦遇到库函数无法解决的边缘情况,或者需要进行算法优化时,就束手无策了。数字信号处理的魅力恰恰在于其优雅的数学结构,从连续时间系统到离散时间的巧妙过渡,每一个定义和定理背后都有深刻的物理或信息论意义。一本好的教材,应该把这种美感展现出来。我希望它能细致地阐述拉普拉斯变换和Z变换之间的映射关系,清晰地界定周期序列和非周期序列在傅里叶分析中的处理差异。如果这本书能够用清晰的逻辑,引导读者一步步建立起对信号系统稳定性和因果性的深刻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满足这个条件就是稳定的”的表面描述,那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应试教材,更是一本能够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里程碑式的作品。
评分说实话,我对“国外电子与通信教材系列”这个标签本身就有一种天然的信赖感。很多基础理论的奠基工作都是在国外完成的,那些经典的教材往往经过了数十年的教学实践检验,逻辑链条非常清晰,推理过程滴水不漏。我以前看过的几本同系列的书,无一例外都非常“硬核”,适合系统学习。这本书如果能保持这种水准,那么它在深入讲解离散时间系统、随机信号处理这些高阶内容时,想必会非常到位。我尤其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处理“量化噪声”和“有限精度效应”这些在实际嵌入式系统开发中至关重要的工程细节的。很多教科书在理论上完美无瑕,但一到实际操作层面就立马“露馅”。如果这本书能在保证理论深度的情况下,融入这些“不那么完美”的现实因素,并给出相应的数学模型和解决方案,那对于我这种偏向应用研究的人来说,价值就不可估量了。它应该是一本能让你在闭卷考试中拿到高分,并且在项目开发中少走弯路的工具书。
评分对于一个已经工作几年,但想重新梳理DSP知识体系的工程师来说,选择教材的关键在于“精确度”和“覆盖面”。我们需要的不是最基础的入门介绍,而是那种能深入到细节,提供足够广阔视野的内容。比如,这本书在介绍自适应滤波(如LMS算法)时,是否能详细讨论收敛速度、稳态误差与步长参数之间的权衡取舍?在涉及到多速率信号处理时,它对抽取和插值滤波器组的设计是如何论述的?我期望这本书的章节编排能够体现出对现代通信系统和嵌入式系统要求的深刻理解,确保覆盖了诸如小波变换、高通滤波器的实现技巧等前沿或关键技术点。如果它能像一本技术手册一样,在你遇到具体技术瓶颈时,能迅速定位到相关章节,并提供详尽的数学推导和工程参考,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包邮”的商品,而是物超所值的知识投资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人的,那种带着点年代感的理工科教材风格,让人一下子就能联想到那些厚厚的、知识点密集的专业书籍。我记得我当年选修数字信号处理的时候,手里捧着一本翻译过来的教材,内容确实是扎实,但阅读体验嘛……只能说全靠毅力。这本书如果能继承那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同时在排版和图示上有所改进,那简直是福音了。我特别关注的是它对傅里叶变换、Z变换这些核心概念的阐述深度。好的教材不光是堆砌公式,更重要的是能提供直观的物理意义和工程背景,让人明白“为什么这么做”,而不是只会机械地套用公式。尤其是在介绍滤波器的设计和实现部分,如果能结合一些实际的例子,比如音频处理中的降噪、图像处理中的锐化,哪怕只是简单的框图演示,都会大大提升学习的兴趣和效率。我希望它在现代DSP芯片的应用方面也能有所提及,毕竟理论联系实际才是学习工程技术的王道。总之,对这种“官方正版”的教材,我总是抱有一种期待,希望能看到一个更贴近当代学习习惯的经典重塑。
评分这书名里带着“实用”二字,让我有点好奇它到底“实用”到什么程度。数字信号处理这门课,很容易让人陷入纯粹的数学推导泥潭,让人感觉高深莫测,仿佛是专为理论物理学家准备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有效地架起理论与工程实践之间的桥梁。所谓的实用,我认为不仅仅是多放几个Matlab代码示例,而是要教会读者如何根据一个具体的工程需求(比如要求截止频率误差小于多少,通带纹波小于多少),反推出需要采用哪种滤波器结构、具体参数应该如何选取。例如,在介绍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时,除了讲清楚算法原理,最好能剖析一下不同窗函数(汉宁窗、海明窗等)在实际频谱分析中带来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如果这本书能做到这一点,让读者在学完之后,面对一个实际的信号处理任务时,能够自信地说:“我懂,我能设计并实现它”,那么它的“实用”价值就真正体现出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