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图解电子技能快速掌握 | 作者 | 杨宗强, 杨振雷, 刘春英 |
| 定价 | 49.00元 | 出版社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22171177 | 出版日期 | 2013-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按照职业技能由简单到复杂的养成过程,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地介绍了从业者所应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电气电子线路工程化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流程及制造环节的基本工艺要求。 全书共分五章。章介绍常用电工工具和仪表的性能、用途,正确选择与使用的方法;第二章介绍常用电子元件、电器元件的识别与选择;第三章介绍用万用表检测常用电器、电子元件的方法,同时还包括电气元件和电子元件的安装工艺。第四章介绍简单电子电路和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工作流程、制作工艺和制作过程;第五章通过案例,了解一般电气产品和电子产品的工程设计内容、方法和流程及这类产品的调试内容、方法和步骤。 本书可作为从事电子类工作技术人员的入门培训教材,也可作为中高等职业院校、技工院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和教师参考书。 |
| 作者简介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目录 | |
| 章工具仪器的选择与使用1 11选择工具与工具的使用2 111旋类工具2 112钳类工具3 113验电器6 12手工焊接8 121手工焊接电烙铁的握法8 122手工焊接步骤9 123电烙铁的分类11 124电烙铁的选择13 125焊接材料的种类及选择15 13焊点质量的要求17 131对焊点质量的要求17 132检查焊接项目18 14手工拆焊18 141手工拆焊原则及操作要点18 142手工拆焊方法19 15万用表的使用21 151指针式万用表的结构21 152指针式万用表的技术指标24 153指针式万用表的使用方法26 154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时注意事项 27 16数字式万用表28 161数字式万用表的组成 28 162数字式万用表的结构29 163数字式万用表的技术指标30 164测量原理32 165数字式万用表使用前的准备34 166使用数字式万用表时应注意的事项35 17使用万用表测量38 171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阻值38 172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39 173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39 174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交流电压40 18兆欧表40 181兆欧表的用途40 182使用兆欧表应注意的事项41 19电桥44 191电桥的分类44 192QJ23型直流电阻电桥指标与结构44 193使用方法 45 194使用注意事项 46 110信号发生器的使用47 1101信号发生器的分类47 1102信号发生器的组成48 1103信号发生器的一般要求 49 1104SP1641B型函数信号发生器控制面板功能49 1105信号发生器的操作50 111稳压电源的选择与使用54 1111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结构55 1112直流稳压电源工作原理56 1113直流稳压电源性能及技术指标58 1114直流稳压电源选择59 1115使用稳压电源应注意的事项60 1116直流稳压电路的维护60 112示波器的使用与测量61 1121示波器的用途及分类62 1122MOS620CH双综示波器前面板各键的功能63 1123示波器测量前的调整65 1124使用示波器测量电压实例69 1125使用示波器测量信号周期和频率70 1126使用示波器测量信号相位72 1127用示波器测量555定时器构成占空比可调的方波发生器 73 1128用示波器测量电路输出波形练习74 第2章电气电子元件识别与选择77 21电阻器78 211电阻器的分类79 212各类电阻的特点79 213电阻器的主要参数及在图纸中的标注80 214电阻器的阻值表示法80 215选择电阻器的依据82 22电容器82 221电容器的特点82 222电容器分类83 223电容器的主要参数84 224电容器的容值及误差的标示方法85 225常用电容器88 226选择电容器的依据89 23电感器89 231电感器的分类90 232固定电感线圈(色码电感)电感量的标示92 233电感的主要参数92 234电感选型要点93 24二极管94 241二极管的特点94 242二极管的分类95 243二极管的主要参数及型号含义96 244二极管在电路中的作用98 245选择二极管的依据99 246稳压二极管99 247稳压管的主要参数100 248由稳压管组成的典型电路101 25三极管102 251三极管的结构103 252三极管的主要参数104 253三极管的三种工作状态104 254三极管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105 255三极管组成的基本电路及特点106 26电力电子器件109 261晶闸管的结构及原理110 262晶闸管的工作原理 110 263晶闸管的主要参数111 264国产晶闸管的型号命名方法112 265选择晶闸管113 27场效应管114 271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及原理114 272场效应管参数116 273VMOS场效应管的特点116 28常用电气元件117 281固态继电器117 282接触器(继电器)119 283热继电器 124 284熔断器125 29变压器127 210按钮129 2101按钮 129 2102开关130 211发光二极管133 212七段数码管136 213液晶显示器138 214印制电路板141 2141相关术语141 2142印制电路的形成143 2143敷铜板及连接143 2144印制电路板设计基础145 2145印制电路板设计技巧151 2146电磁干扰及抑制153 215印制电路板设计过程与方法154 2151设计准备及外形结构草图、设计布局、设计布线154 2152制版底图绘制及制板工艺图156 2153印制电路板制造工艺简介158 第3章电气电子元件检测与安装161 31检测电气元件162 311使用万用表检测继电器162 312使用万用表检测熔断器165 313使用万用表检测按钮开关165 314使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170 315变压器的检测170 32检测电子元件172 321使用万用表检测电阻、电容、电感172 322使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177 323使用万用表检测三极管179 324使用万用表检测晶闸管181 325传感器的检测184 326使用万用表检测七段数码管187 327使用万用表检测LCD188 33电气元件的安装方式189 331电气元件的安装189 332继电控制电路配电盘的制作191 34电子元件的安装工艺193 341分立元件的成型193 342元器件引线及导线端头焊接前的加工194 343元件安装工艺195 344集成器件的安装198 第4章简单电路设计与制作199 41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200 411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流程200 412设计前要做的工作200 413怎样收料201 414方案的制订及选择201 415单元电路设计的几步201 416电路图绘制的要点202 42电路设计方法203 421自顶向下法204 422自底向上法205 423自顶向下与自底向上相结合205 43简单电子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实例206 431设计与制作任务206 432方案制定与选择206 433设计过程207 434制作步骤215 44D类功率放大器安装调试工艺文件案例217 45简单电气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制作实例234 451设计与制作任务234 452设计流程234 453制作流程240 454线槽布线工艺要求240 46电路故障诊断与维修242 461一般检修方法242 462一般检修步骤242 463故障处理阶段的划分及内容243 464在检修过程中的注意事项247 465电气控制线路检修实例248 466电子电路检修实例250 第5章产品设计制作与调试253 51小型仪表车床电气控制装置的制作与调试254 511设计流程及内容254 512制作流程267 513制作配电盘的步骤268 52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用的高频电源原理设计与调试269 521原理设计及图纸绘制269 522编制各种技术文件276 523制作与调试过程277 53手持超声波测距仪的制作与调试277 531概述277 532手持超声波测距仪的制作278 533制作所需要的技术资料278 534制作流程286 535设计说明287 练习题:电子测温仪的制作293 参考文献299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这本书在知识点的维护和更新方面,也体现出作者团队的专业态度。尽管我只是初步浏览,但能感受到它在内容上尽量贴合当前电子技术领域的主流标准和常用器件型号。在讲解某些接口规范或通信协议时,似乎能看到对最新标准的引用,这对于技术书籍来说至关重要,因为电子技术发展迅速,过时的信息很快就会失去价值。此外,作者在处理那些容易引起争议或存在多种实现方法的知识点时,表现得非常审慎和客观,没有强行推崇某一家标准,而是给出了不同方案的优缺点对比,引导读者进行批判性思考。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和对行业前沿的关注,确保了读者获取到的信息是具有长期参考价值的,而不是仅仅满足于眼前的应试需求。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教你怎么做,更是在培养你理解和评估新技术的思维框架。
评分这本书在讲解复杂概念时所使用的类比和图示技巧,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我过去阅读一些关于半导体器件特性的章节时,常常需要来回翻阅好几页才能把描述和图表联系起来,理解效率低下。但在这本书中,作者似乎深谙“一图胜千言”的道理。那些复杂的晶体管工作原理图,被拆解成了若干个简单的小模块,每一个模块都有一个直观的图形来辅助理解,甚至有些地方还加入了生活中的类比,比如将电流比作水流,将电压比作水位高差,这种接地气的解释一下子就拉近了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而且,图注的详细程度也让人印象深刻,每一个元件符号、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明确的文字标注,读者几乎不需要猜测作者的意图。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在技术文档中尤为宝贵,因为它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因歧义理解而产生的试错成本,让学习过程变得顺畅而高效。
评分从内容深度上来看,这本书展现出一种“广博而不失精深”的特质。它似乎覆盖了电子技能学习中从基础理论构建到实际应用中的常见模块,从基础的电阻电容知识到更高级的数字逻辑门控,似乎都有涉及。我惊喜地发现,它没有停留在理论概念的罗列,而是紧密结合了现代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些应用场景进行讲解。例如,在讨论电源管理时,它似乎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想电源模型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滤波、稳压等实际电路中必须面对的难题。这种面向实际工程问题的讨论,对于那些希望将所学知识快速转化为动手能力的人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加分项。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在旁边指导你如何搭建和调试电路,而不是一位只在象牙塔内探讨抽象原理的学者。这种实战导向的叙事风格,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代入感和实用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比较简洁的蓝白配色,中间的插图虽然是电子元件的简化示意图,但线条流畅,给人一种专业而不失亲和力的感觉。拿到手里掂了掂分量,感觉内容应该相当扎实。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处理得当,即便是像我这样偶尔需要长时间盯着技术图看的人,也不会觉得特别吃力。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符合预期,没有廉价的漂白感,印刷的清晰度极高,无论是文字描述还是附带的流程图,细节都还原得非常到位,这对于学习需要精确理解细节的电子技术来说至关重要。很多技术书籍为了追求厚度,常常牺牲阅读体验,但这本书显然在这方面下了功夫。我注意到它在章节过渡和关键概念的标注上使用了不同的颜色和粗体字,这种视觉引导非常有效,能帮助读者快速锁定重点,这比那些通篇黑白、信息密度过大的教材要友好太多了。总的来说,从物理接触到初步翻阅的体验来看,它散发着一种精心打磨过的、值得信赖的专业气息,让人对手中的知识充满期待。
评分我花了些时间粗略浏览了全书的逻辑脉络,发现它的编排思路非常符合初学者(或者说想快速回顾基础知识的工程师)的认知习惯。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公式和晦涩的理论,而是采取了一种“问题导向”的切入方式。比如,在讲解某一类电路时,作者似乎先提出了一个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具体挑战,然后才引入必要的理论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带着目的去学习”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更让我称赞的是,它在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平衡把握得恰到好处。很多教材要么过于偏重理论的数学推导,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纯粹的“操作手册”,缺乏对“为什么”的解释。而这本书似乎找到了那个甜蜜点,它用清晰的语言把复杂的物理现象和电子学原理“翻译”成普通人能理解的逻辑,即便是像我这种非科班出身,也能大致跟上它的思路。这种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知识建构过程,让人感觉学习不再是一件痛苦的攀登,而是一次有向导陪伴的探索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