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怎样使用标点符号 | 作者 | 苏培成 |
| 定价 | 29.80元 | 出版社 | 北京出版社 |
| ISBN | 9787200130157 | 出版日期 | 2018-04-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标点符号的使用 0标点符号总说 1句号(。) 2问号(?) 3叹号(!) 4逗号(,) 5顿号(、) 6分号(;) 7冒号(:) 8引号(“ ”) 9括号(( )) 10破折号(——) 11省略号(……) 12着重号(.)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带来的最大转变,是治愈了我长久以来的“标点焦虑症”。过去我写完初稿后,总会反复回头检查那些逗号到底该不该加,或者这个感叹号是不是太夸张了。这种自我怀疑和反复修改,极大地拖慢了我的写作速度,也消磨了我的创作热情。这本书通过建立起一套坚实而灵活的原则体系,让我对自己的选择有了信心。它告诉我,在某些情况下,选择“不加”标点,和选择“加上”某个标点,都是合理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清楚自己想要达成的效果。它不是一个死板的裁判,而是一个让你懂得如何与文字符号“共舞”的向导。我现在更敢于尝试更复杂的句式和更具表现力的停顿,因为我知道,即使出现偏差,我也能迅速找到根源并进行精准修正。这种由内而外散发的笃定感,让我的写作过程变得更加流畅和享受。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简直是大师级的范本,让人在学习复杂语法规则时感觉不到丝毫的枯燥。我是一个对工具书有一定洁癖的人,很多教辅读物封面看起来很吸引人,内容却散乱无章,或者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但《怎样使用标点符号》完全不同,它仿佛一位耐心十足的导师,从最基础的句末符号讲起,逐步深入到那些在专业写作中才偶尔出现的“稀有符号”,比如破折号和书名号的精确使用场景。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比如,为什么在文学创作中,作者会故意打破常规标点规则来营造特定的语境或情绪?这种对“规则之外的美学”的探讨,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路。读完后,我感觉自己拿到了一把解锁不同写作风格的钥匙,无论是写严谨的学术报告,还是充满激情的散文,都能游刃有余地运用符号来强化表达效果。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讨论语体差异时的细腻观察。很多标点符号的使用,其实是服务于特定的语体和受众的。这本书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用大量的案例来佐证。比如,在新闻报道中追求简洁明了的“短促感”,通常会多用短句和句号;而在学术论文中,为了展示严密的逻辑推导,则需要大量使用分号和冒号来构建复杂的层次结构。这种对“符号表情”的解读,让我意识到标点符号的选择,其实是作者心智和写作意图的直接映射。我以前写商业邮件时总觉得语气不够正式,现在我发现,适当增加几个冒号来引出要点,或者用分号来清晰区隔并列信息,能立刻让邮件显得更有条理、更值得信赖。这种细微的调整,带来了沟通效率的巨大提升,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文字本身,它影响了我的日常交流方式。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文字世界的“瑞士军刀”!我以前写东西总是磕磕绊绊,总觉得自己的意思没能完全表达出来,特别是那些细微的情感和逻辑的转折,总是在标点符号那里“掉链子”。拿到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原来那些小小的符号背后,藏着多么深厚的学问和技巧。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教条罗列,而是通过非常生动有趣的例子,把逗号、句号、分号乃至省略号的作用讲得透彻明白。比如,书中对“一句话如何因为一个标点符号而产生截然不同的歧义”的分析,简直让我拍案叫绝。我以前总觉得标点符号就是为了断句休息用的,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现在我写作时,会下意识地思考,这个分号是不是比逗号更能体现出两个并列分句之间那种“既相关又独立”的微妙关系?那种掌控文字节奏和语气的自信感,是这本书带给我最宝贵的财富。它让我从一个“只管写”的作者,变成了一个“更讲究”的文字工匠,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都带着明确的目的性。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这类“技术性”的工具书抱有很大的怀疑态度,总觉得标点符号这种东西,多看多写,自然而然就学会了,没必要专门花时间去啃一本厚厚的书。但这本书完全把我拉回了现实。它的实用性简直超乎想象。书中收录了大量“常见错误示范”和“修改对比”,这种直观的冲击力,比单纯的文字描述有效得多。我记得有一个章节专门讲了引文的规范处理,以前我总是在引号和括号的使用上感到困惑,总觉得很随意。这本书清晰地界定了不同场合下引文标记的先后顺序和位置,让我写论文时立刻获得了极大的安全感。这不仅仅是一本教你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书,更像是一本教你如何“专业”呈现文字的书。它让我的文档看起来瞬间提升了一个档次,那种清晰、准确、无懈可击的专业感,是任何华丽辞藻都无法替代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