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 9787229126544

剪纸 978722912654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邰高娣 著
图书标签:
  • 剪纸
  • 手工
  • 艺术
  • 传统文化
  • 民俗
  • DIY
  • 创意
  • 装饰
  • 儿童
  • 益智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126544
商品编码:2983337457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剪纸 作者 邰高娣
定价 25.00元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ISBN 9787229126544 出版日期 2018-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剪纸就是在纸上镂空剪刻,使其呈显出所要表现的形象。现在,一般民间将纸剪或纸刻而成的装饰花样或图案,称为剪纸艺术。中国古老的农耕社会从根本上决定了民间剪纸的内容和形式,稚拙古朴、粗犷浑厚,简洁灵活、自然风趣,充分展现着自身特殊的艺术魅力。这种处于农业社会的古老艺术,经过广大人民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发展,演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具有了鲜明的民间民俗情趣和民间艺术特色。剪纸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农耕社会民俗生活中创造、流传、享用的一种民间艺术,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者之众、功能之多、流传之广、影响之深、价值之大,是其他艺术种类难以相比的。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剪纸艺术的普及读物,分为“剪纸的发展历程”“剪纸的类别及制作工艺”“剪纸在我国的分布状况及代表性产地”“代表性剪纸艺术家”“剪纸的民俗功用与文化内涵”等五部分。


   作者简介

   目录

一、剪纸的发展历程

二、剪纸的类别及制作工艺

1、剪纸的类别

2、制作工艺

三、剪纸在我国的分布状况及代表性产地

1、陕西剪纸

2、山东剪纸

3、河北剪纸

4、山西剪纸

5、内蒙古剪纸

6、湖北剪纸

7、浙江剪纸

8、江苏剪纸

9、广东剪纸

10、少数民族剪纸

四、代表性剪纸艺术家

1.库淑兰

2.王老赏

3.高凤莲

4.范祚信

5.刘静兰

6.林邦栋

7.吴善增

8.倪友芝

五、剪纸的民俗功用与文化内涵

1.人与神的媒介

2.民俗节日应用与礼仪应用

3.剪纸在生活中的应用

4.剪纸的教化意义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雕版留香:中国传统版画艺术的千年回响 书名: 雕版留香:中国传统版画艺术的千年回响 ISBN: 9787115587652 著者: [著名艺术史学家/版画研究专家姓名] 出版社: [权威艺术类出版社名称] --- 卷首语:刻痕中的历史呼吸 中国,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的国度,其艺术的脉络从未因朝代的更迭而中断,反而如同江河汇聚,愈发深厚。在这条艺术长河中,有一种媒介,它以刀刻为笔,以木为纸,以墨为魂,沉默而有力地记录了世俗生活、宗教信仰、文人情趣乃至政治风云,它便是中国传统版画。 《雕版留香:中国传统版画艺术的千年回响》并非仅仅是一部技法手册,它是一次对时间深处的探访,一次对“平民艺术之花”的深情回眸。本书旨在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中国版画艺术自萌芽、发展、鼎盛至式微的完整历史轨迹,揭示其在中国文化史中不可替代的地位。我们相信,每一道刻痕,都凝聚着工匠的汗水、时代的烙印和美学的追求。 --- 第一编:源起与雏形——从拓印到图画的蜕变(秦汉至唐代) 第一章:史前之影与金石之韵 本书伊始,我们将追溯版画的“基因”。讨论刻画符号在陶器和岩画上的早期运用,将其视为对图像复制需求的原始萌芽。重点分析汉代画像砖、画像石上的线刻艺术,它们是早期“图画思维”向“版面设计”过渡的关键一步。虽然尚未形成成熟的“版画”概念,但其布局、线条的力度与寓意,已为后世的雕版艺术奠定了美学基础。 第二章:佛光普照:雕版印刷的催化剂 唐代,随着佛教的鼎盛和雕版印刷术的成熟,版画艺术迎来了其历史性的“洗礼”。我们将详尽考察现存最早的、有确切纪年的版画实物——《金刚经》扉画,分析其在宗教教化功能下的造型特点:线条的粗犷、人物的程式化以及象征符号的运用。这一阶段的版画,完成了从单纯的文字复制到图像传播的质的飞跃。 --- 第二编:世俗的盛宴与技艺的精进(宋元时期) 第三章:宋代的繁荣:市民文化的兴起与图谱的普及 宋代,社会经济的转型催生了空前的市民阶层和文化需求,版画艺术不再局限于寺庙和宫廷,开始大规模进入寻常百姓家。《太平广记》、《新编注释西厢记》等文学作品的插图版画,标志着版画主题开始由宗教向世俗生活的全面拓展。 (本章重点剖析) 宋版书中的“绣像”,其版面设计已达到极高的水准。我们聚焦于宋版《水浒传》中的人物造型,探讨其如何通过夸张的肢体语言和精准的面部刻画,塑造出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这一时期的套印技术(双色、三色套印)的初步探索,也为后世的“彩色版画”埋下了伏笔。 第四章:元代的成熟与文人参与 元代版画在技法上承接宋代,更注重版画的独立审美价值。本章将介绍“文人版画”的早期倾向,即士大夫开始关注并参与到版画的创作与监制中。虽然数量上不及宋代繁盛,但其意境的追求和刀法的内敛,预示着版画开始挣脱纯粹的插图附属品地位。 --- 第三编:鼎盛与辉煌——明清套色版画的绝唱(明清时期) 第五章:徽派的崛起与“徽派版画”的美学体系 明代中后期是版画艺术的黄金时代。以徽州、福建为中心的版画作坊,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徽派版画”。这一时期的版画,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黑白勾勒,而是将套色印刷技术推向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本章详述) 我们将深入分析“拱花”(无墨凸起)技法在徽派版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多块色版、精确套印实现对水墨画“晕染”效果的模仿。重点解读“文征明一派”与“仇英一派”在风格上的继承与区别,尤其关注木刻对水墨画“笔墨趣味”的转译过程。 第六章:清代的流变与“年画”的天下 清代,版画艺术的中心逐渐转移至民间,形成了以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河南朱仙镇为代表的中国年画体系。本书详细描绘了年画如何通过色彩的饱和、题材的喜庆(如吉祥符号、戏曲故事)牢牢占据民间节庆市场的地位。 本章会对比分析版画在宫廷(如清宫戏曲版画)和民间(如年画作坊)的不同生态,指出民间版画在保持地域特色和审美活力的同时,也因过度迎合市场而逐渐牺牲了早期版画的艺术深度。我们也会提及晚清时期,西方传教士带来的珂罗版、石版技术对传统木刻的冲击与交流。 --- 第四编:技法与传承——刀尖下的哲学 第七章:版画的“刀法”语汇 本章从技术层面剖析中国传统版画的独有魅力。详细区分“平刻”(线刻)、“浮雕刻”(减地)和“点刻”(用于渲染明暗)的技法差异。着重探讨“双刀并用”——即一人持刀,一人用墨,在极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印刷的默契合作模式,揭示这种分工如何在保证产量的同时维护了艺术品质。 第八章:墨分五色:套色艺术的奥秘 系统阐述传统套色木刻(尤其指明清时期的套色法)的原理,包括如何通过“对版线”的精确对齐,实现多层色彩的叠加与融合。分析“水色”的运用,即利用墨的浓淡变化来模拟水墨的“破墨”效果,这是中国版画区别于西方彩色木刻的重要特征。 --- 结语:复兴的渴望与未来的对话 传统版画的辉煌最终被照相制版技术所取代,然而,其留下的艺术遗产是取之不尽的宝藏。本书最后一部分将探讨现代艺术家如何从传统木刻中汲取灵感,并呼吁对这些珍贵的雕版进行系统的保护与研究。这不仅仅是对一项手艺的缅怀,更是对一种东方美学精神的重新激活。 本书特色: 1. 全景式梳理: 首次将宗教、文人、民间三大版画流派置于同一历史框架下进行比较研究。 2. 独家版画图版解析: 精选近百幅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性版画作品,进行详细的刀法和构图分析。 3. 侧重技法与哲学: 不停留于“是什么”,更深入探讨“如何做”以及“为何如此做”的文化逻辑。 适合读者: 艺术史爱好者、版画专业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研究者及对古典美学有追求的普通读者。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被一本叫做《剪纸》的书所吸引,它的封面设计,那种古色古香的中国风,让人一看就心生好感,书号9787229126544。我一直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充满敬意,剪纸更是其中我比较着迷的一种。我喜欢那种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无限创意的艺术形式,尤其是在节日里,看到家家户户窗上贴的红彤彤的剪纸,就觉得特别喜庆和温暖。这本书的厚度让我觉得内容应该很丰富,我特别期待它能介绍一些不同地区的剪纸风格,比如说北方的粗犷豪放,南方的细腻秀美,这样可以拓宽我的视野,也能让我更好地理解剪纸艺术的多样性。另外,我也希望里面能有一些具有现代感的剪纸设计,不仅仅是传统的图案,也能有一些新的创意,这样可以让我更好地将剪纸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我脑海里已经有很多关于剪纸的设想,比如制作成卡片,或者装饰家居,我都希望这本书能够给我提供一些灵感和实用的方法。

评分

这本《剪纸》(9787229126544)的封面设计真的很有吸引力,那种传统的中国红,加上细腻的图案,一眼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韵味。我一直觉得剪纸是一项充满智慧和美感的民间艺术,它简单却又能在方寸之间展现出无穷的变化。我之前尝试过几次,但总感觉自己掌握的技巧不够,剪出来的作品总是显得比较生硬,缺少灵动感。所以,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非常实用的、能够提升剪纸技艺的指导。比如,针对不同图案的剪法,如何处理一些复杂的线条,以及如何让作品更具立体感和层次感。我个人比较喜欢一些具有吉祥寓意的图案,像是花鸟、福字、或者生肖图案,如果书中能够收录这些内容,并且提供详细的教学,那简直太棒了。除了技法,我还对剪纸的材料和工具很感兴趣,不知道这本书会不会对这些方面有所介绍,比如不同种类的纸张适合剪什么,以及不同剪刀的使用技巧等等。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剪纸》能让我更上一层楼,能够剪出更加精美、更富生命力的作品。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那叫一个绝!《剪纸》,9787229126544,光是看那封面就觉得年味十足,红红火火的,特别有节日气氛。我一直对剪纸这个手艺挺着迷的,总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接地气”又充满了艺术性的表达方式。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开来看,纸张的质量很不错,印刷也清晰,图片色彩鲜艳,感觉制作相当用心。我一直想学剪纸,但又怕自己手残,所以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非常非常基础的入门指导,从最简单的形状开始,一步一步教我怎么拿剪刀,怎么下剪,怎么把线条剪得流畅。如果能有不同难度的图案,从易到难循序渐进,那就再好不过了。我还想知道,除了基本的图案,有没有一些关于剪纸的“小窍门”或者“技巧”,比如怎么剪出镂空感,怎么让图案更精致,怎么处理一些比较细小的部分。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这个剪纸小白,也能在不久的将来,剪出让家人朋友眼前一亮的小作品,为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和色彩。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情有独钟,尤其是剪纸,总觉得那是一种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最近偶然看到一本封面设计很有特色的剪纸书籍,名字是《剪纸》,书号是9787229126544。我注意到这本书的封面就充满了浓浓的年味,红色的主色调,搭配着精致的花纹,光是看一眼就让人心情愉悦。我一直渴望能够学习一些实用的传统手艺,让生活多一点动手制作的乐趣。这本《剪纸》给我一种感觉,它不仅仅是关于剪纸的技巧,更可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我希望里面能有详细的图解和步骤,让我这样的新手也能轻松上手,并且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剪纸技巧,比如如何起剪,如何处理细节等等。同时,我也期待能够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些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剪纸作品,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背后的故事。如果能有一些关于剪纸的文化渊源、历史发展,甚至是不同节日里剪纸的寓意,那会更加增添阅读的趣味性。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剪纸》能够成为我踏入剪纸艺术世界的一扇大门,让我能够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并从中获得成就感。

评分

最近翻到一本关于剪纸的书,封面那叫一个喜庆,红彤彤的,上面还刻着一些繁复的花纹,光是看着就觉得充满了过年的气氛。我一直对剪纸这门传统手艺挺感兴趣的,总觉得在薄薄的纸上,通过一把小小的剪刀,就能变幻出各种各样的图案,这本身就是一种神奇。这本书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页数不少,感觉内容应该很扎实。我特别期待里面的剪纸图案,不知道有没有那种比较古典写意的,还是更偏向现代简约的风格?我希望它能包含一些入门级的教程,让我这种初学者也能看得懂,一步一步跟着学。最好还能介绍一些剪纸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样在欣赏和学习剪纸技艺的同时,也能更深入地理解这门艺术的内涵。我总觉得,每一种传统手艺都承载着一个民族的记忆和情感,了解这些故事,会让剪纸变得更有温度。拿到书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了翻,纸张的质感很舒服,印刷也很清晰,图片色彩饱满,看起来就很用心。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走进剪纸的美妙世界,让我也能亲手剪出属于自己的小作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