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美国手记(精装版)
定价:28.00元
作者:(英)查尔斯·狄更斯
出版社:鹭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97878067154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22kg
编辑推荐
“经典游记译丛”包含了十九世纪后期英美文学的十位重要作家的游记作品,可说是新年以来书市上的一大惊喜。当交通与旅游越来越便捷与发达,我们生活的地球也因此越来越逼仄与狭小的时候,这一系列写于遥远的上上个世纪的游记,把我们与喧闹纷杂的现实生活拉开了距离,使我们借以眺望这个世界过去的模样,那是一个又一个比远更远的远方。由查尔斯·狄更斯编著的《美国手记(精)》为丛书之一,是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力作,主要记录了1842年1月初到6月底狄更斯在美国的所见所感。
内容提要
从1842年1月初到6月底,狄更斯携同夫人及几位朋友在美国进行了一次为期半年的访问,足迹所经之处既有华盛顿、纽约、费城、波士顿这样的国际大都市,也有辛辛那提、哈特福德、伍斯特、西点等当时名不见经传的一些小城镇。他将当时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受都写进这本游记中,《美国手记(精)》是考察19世纪美国社会风土人情的一个不可多得的参照。
《美国手记(精)》由查尔斯·狄更斯编著。
目录
前言章 出航第二章 航程第三章 波士顿第四章 一条美国铁路,洛厄尔与它的工厂体系第五章 伍斯特,康涅狄格河,哈特福德.纽约新港第六章 纽约第七章 费城与它孤独的监狱第八章 华盛顿,州议会,总统官邸第九章 波托马克河的夜航,弗吉尼亚之路,黑人驾驶员,里士满,巴尔的摩,哈里斯堡邮件,城市一瞥,运河上的小舟第十章 对运河船的进一步说明,它的内部情况,它的乘客,穿过阿勒格尼山的旅行,匹兹堡第十一章 乘坐西部蒸汽船从匹兹堡到辛辛那提的航行,辛辛那提第十二章 乘船从辛辛那提到路易斯维尔,乘船从路易斯维尔去圣路易斯,圣路易斯第十三章 去路汀格勒斯牧场的远足第十四章 回到辛辛那提,坐驿车去哥伦布,伊利湖,尼亚加拉瀑布第十五章 在加拿大:多伦多,金斯敦,蒙特利尔,魁北克,圣约翰斯;再次回到美国:黎伯嫩,混和乡村,西点第十六章 回国第十七章 结束语后记
作者介绍
查尔斯·狄更斯(1812—1870),英国小说家,19世纪英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十四部长篇小说,许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主要代表作品有《艰难时代》《双城记》《雾都孤儿》《老古玩店》《大卫·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等。
文摘
序言
我注意到,作者在构建其所描摹的世界时,似乎非常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那种细致入微的感官描写,简直让人身临其境。比如,对于某个特定时期的城市街道的气味、光线的质感、甚至空气中弥漫的某种不易察觉的躁动,他都捕捉得丝丝入扣。这种环境烘托不是为了炫技,而是成为了叙事本身的一部分,那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景物描写,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或揭示人物内心挣扎的关键线索。读到某些段落时,我甚至能感觉到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时空背景之下,连呼吸的频率都似乎被那种特定环境的压迫感所影响。这种强大的沉浸感,不得不归功于作者对细节的极致把控和对氛围调度的老练手法,使得整个阅读过程不再是单线条的文字推进,而是一个立体、多层次的感官体验。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拿起这本书,是抱着一种审视的态度,毕竟“手记”二字常常意味着私人化的记录,很容易流于碎片化或矫揉造作。然而,阅读进程中,我发现作者的叙事视角极其独特,他似乎拥有某种近乎冷峻的洞察力,能够穿透事物的表象,直抵核心的荒谬与真实。他的笔触时而如手术刀般精准犀利,剖析着时代的脉络和社会群体的心理暗流;时而又像一位老练的观察家,在不经意间捕捉到生活中最微小、最容易被忽略的情景,并将它们放大,赋予其深刻的象征意义。这种叙事上的张弛有度,让阅读体验充满了节奏感,不会让人感到疲劳,反而会因为下一段文字可能带来的转折或揭示而保持高度的警觉。那种从字里行间渗透出的冷静与克制,并非情感的缺失,而是一种将情感提炼至精粹的文学功力,让读者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被迫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反思。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的冲击,在于其对“距离感”的拿捏。它不是那种一味迎合读者的作品,它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疏离,仿佛作者站在一个略高于我们的视角,俯瞰着他所记录的一切。这种疏离感反而产生了一种强大的磁场,迫使我主动去跨越那层薄膜,主动去理解那些潜藏的意图。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合上书本,在脑海中重构刚刚读到的场景与对话,尝试站在作者的立场上理解他为何选择这样的描述,为何如此刻画某个人物或某个场景。这与那些恨不得将所有信息都掰开揉碎喂给读者的作品截然不同,它给予了读者足够的思考空间,甚至可以说是“挑战”。这种互动性的阅读,让这本书的内容在我脑中停留的时间更长,它不像快消品,看完即忘,更像是一块需要时间去消化的坚果,初尝可能略显干涩,但回味无穷,总能从中咂摸出新的滋味。
评分这本精装书的装帧确实没话说,沉甸甸的手感,翻开扉页,那纸张的质感,墨香与新书特有的淡淡的油墨味混合在一起,立刻将人拉入一种庄重而期待的氛围中。我一直对手感的阅读体验有种执念,电子屏幕终究少了一种与物理世界的连接感,而这本的装帧设计,无论是版式布局的疏密有致,还是字体选择的古典雅致,都显示出出版方对“书”本身的敬意。每次捧读,都像是在进行一场仪式,小心翼翼地抚平书页,生怕任何一个动作会破坏这份精心的打磨。封面设计是那种低调的奢华,没有太多花哨的图案,仅凭着书名的烫金处理和略微凸起的纹理,就散发出一种沉淀下来的力量感,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内容的厚重与不凡。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内封的处理,那种细微的纹理变化,都使得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多维度的享受,不仅仅是文字的摄取,更是触觉和视觉的盛宴。对于我这种有收藏癖的读者来说,这样的版本是值得被珍藏起来,而不是仅仅被消耗掉的。
评分从整体的阅读结构来看,这本书展现出一种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尽管篇幅不短,但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段落似乎都像是经过精密的计算后,嵌入到宏大的结构之中,共同支撑起一个看似松散实则严密的思想体系。它的逻辑推演并非是生硬的论证,而是通过一系列事件的铺陈和人物命运的交织,自然而然地水到渠成地导向某种结论或疑问。这种“无形之形”的结构美学,非常考验读者的耐心与领悟力,你不能指望它像一部侦探小说那样给你明确的答案,它更像是一张复杂的星图,需要你自行去连接那些看似随机的点,才能领略到其背后隐藏的星轨运行规律。这种需要读者主动参与建构意义的阅读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耐读性和价值,因为它每一次重读,都会因为读者的心境变化,而呈现出新的侧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