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趣旅行 识得几座城:我的环球文艺之旅
定价:58.00元
作者:雷发林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15318233
字数:
页码:205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趣旅行·识得几座城:我的环球文艺之旅》是一位旅行媒体人,12年环球之旅的心血之作。用优美的文字和生动的图像,带给读者不同凡响的阅读体验。六大旅行杂志主编联合推荐;西班牙、法国、北欧、肯尼亚、洛杉矶、旧金山六大旅游局深度支持。
内容提要
《趣旅行·识得几座城:我的环球文艺之旅》讲述的是以文艺旅行为主题,精选十余座城市,讲述它们与十余位文学艺术大家的因缘故事,吃一口安徒生的蛋糕;西班牙,三毛之路;达利金三角;十一月的毕加索;旧金山,以凯鲁亚克之名;为梭罗的瓦尔登湖而去;纽约文学漫步;重走杰克逊之路;巴比松,和米勒一起拾穗;奥维尔,梵高的后岁月;吉维尼,莫奈的花园;东京,从芥川龙之介到松尾芭蕉;肯尼亚马林迪,寻找海明威;开罗三部曲。
目录
Chapter 01 吃一口安徒生的蛋糕
Chapter 02 西班牙,三毛之路
Chapter 03 达利三角
Chapter 04 十一月的毕加索
Chapter 05 旧金山,以凯鲁亚克之名
Chapter 06 为梭罗的瓦尔登湖而去
Chapter 07 纽约文学漫步
Chapter 08 重走杰克逊之路
Chapter 09 巴比松,和米勒一起拾穗
Chapter 10 奥维尔,梵高的后岁月
Chapter 11 吉维尼,莫奈的花园
Chapter 12 东京文学之旅
Chapter 13 肯尼亚马林迪,寻找海明威
Chapter 14 开罗三部曲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艳阳下,达利的“鸡蛋”城堡更是红得耀眼。
一个个巨大的鸡蛋,或竖立或横躺,在堡垒的城垛上还间杂一些雌雄同体的小雕塑。城墙上是一堆一堆黄色的装饰,据说是面包圈。鸡蛋表示生命和变化,是达利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元素,而面包圈则是当地人的特色食品,有趣的达利就用这样的面包向他的故乡致敬。
1904年5月11日那个天气晴好的上午。达利出生在距城堡不远的蒙托利奥尔路20号。那是一栋典型的加泰罗尼亚风格的建筑:平顶的两层乳白色的房子,厚重的铁门和宽敞的种有植物的庭院。
“他六岁时想当厨师,七岁想当拿破仑。”达利的姐姐安娜·玛丽曾回忆说:“达利自幼机敏活泼,多愁善感,且很有主见。他出生才几个小时,就睁开两只大眼睛注视周围的景物了。”达利自幼酷爱绘画。对山川、田园和都市风光有着浓厚兴趣,六岁时就在一个纸板上画出了名为《家乡风景》的处女作。
14岁时,达利在镇上的市民剧场举办了他的个小型个人画展。如今,这个剧院被改造成了全球闻名的达利博物馆。1960年,小镇的镇长为丰富镇上一座市立美术馆的藏品,请达利捐一幅画作。达利说:“对于菲格拉斯,我不会只送一件作品,而是送一栋美术馆……”15年之后,超现实主义的达利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由于这是达利自己所有的博物馆,所以这里收藏多的艺术品并不是其早期的作品,形式也不主要是绘画,因为达利早期的绘画作品很多都成了收藏家和艺术赞助人的私人物品。这里多的作品是一些“可以复制”的装置艺术、对早期绘画主题的重写和后期创作的一些绘画和雕塑。“无疑有其他的世界存在于我们的世界之中,准确地说,它就在这座博物馆之中,这个世界就是引发幻觉的超现实主义世界。”
菲格拉斯的达利博物馆。犹如一个妖魅的派对,或者说是梦幻的游乐场。即使是一个对艺术不感兴趣或根本无动于衷的人,也会对达利这个老顽童异想天开的游戏忍俊不禁。
走进博物馆,首先让人感到兴奋的是庭院里一辆黑色的凯迪拉克与喷泉组成的雨中计程车。半空还有一个个注满水的避孕套装饰,投入一欧元,车内便会下雨,避孕套水滴上还有雨伞打开。如此千奇百怪的展品会在三层展馆内不断出现。
庭院四周的石墙上,达利设置了许多小窗,每扇窗户又设置了一个小金人。达利一生喜爱表演,他的人生就是一场戏剧。自己既是导演也是主角,吸引着全世界的观众前往观看,而这四周的假人也是一个个观众,每天注视着庭院里达利的行为艺术表演。所以,达利博物馆也叫做“达利剧院博物馆”。
……
序言
无
语言风格的多变性是这本书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之一。作者的文字功底显然十分深厚,却又能在不同的篇章中切换自如,展现出极高的文学素养和对不同语境的适应能力。在记录一些轻松愉快的小插曲时,文字显得灵动活泼,充满了现代的幽默感和机智的旁白,读起来让人心情舒畅。然而,当谈及面对异国文化,尤其是那些带有强烈历史印记的地方时,文字的调性立刻转为沉稳、内敛且充满敬意,语汇的选择也变得更加考究和富有层次感,流露出一种对人类文明的深刻理解和尊重。这种游刃有余的语言驾驭能力,使得全书的阅读体验非常丰富,绝不会因为单一的风格而产生审美疲劳。仿佛作者在不同的城市,也切换了不同的“声线”来与我们对话,使得每一次翻页都充满了新鲜感和期待。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之处,在于它超越了传统游记的范畴,真正融入了一种对“生活哲学”的探讨。作者并非满足于做一名走马观花的记录者,而是将每一次的抵达都视为一次深入的提问和探索。她似乎总能捕捉到那些隐藏在光鲜亮丽的旅游地标背后的,关于时间和人性的本质问题。无论是穿梭于拥挤的集市,还是独坐于宁静的博物馆角落,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都是一种对“何为美好生活”的持续追问。这种内在的驱动力,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是单向的信息接收,而更像是一场双向的、关于生命意义的思辨之旅。每读完一个地方的故事,我都会被引导去反思自己所在的生活轨迹和价值取向,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让我意识到旅行的真正价值,或许并不在于盖了多少章,而是心境上抵达了多远。
评分从结构上看,这本书的编排也显现出一种巧妙的平衡感。作者似乎精心设计了一条起伏有致的“路线图”,它既有高潮迭起的异域风情描绘,也有低回婉转的个人心绪剖析。那些宏大叙事与微观体验之间的切换,处理得极为自然流畅,没有显得突兀或割裂。例如,在前一章可能还热烈地描绘着某个城市庆典的喧嚣与色彩斑斓,下一章可能就转入对旅途中某个陌生人无意间给予的温暖瞬间的沉思,这种强烈的对比,反而更能凸显出旅途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种结构上的张弛有度,保证了读者在保持对广阔世界的向往之余,也能在作者的内心独白中找到情感的落脚点,使得整部作品既有“远方”的辽阔,也有“内心”的温度,读起来酣畅淋漓,回味悠长。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别致,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作者对细节的把控。封面采用了柔和的米白色调,配上几笔随意的、像是手绘的城市剪影,一下子就将读者的思绪拉到了一个充满未知和期待的旅途之中。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翻页时有一种温润的触感,让人爱不释手。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排版上的巧思,文字与留白之间的呼吸感处理得恰到好处,即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书中的插图虽然不多,但每一幅都像是点睛之笔,或是对某个场景的速写,或是对某种心情的具象化表达,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与文字交织在一起,共同构建了一个立体可感的“世界”。可以说,光是捧着这本书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它让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慢下来,愿意去细细品味每一个章节、每一段文字所蕴含的匠心。这种对实体书体验的重视,在当下这个电子阅读盛行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让人由衷地感受到作者和出版方的诚意。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佳,读起来有一种行云流水般的顺畅感,丝毫没有生硬的突兀。作者似乎很懂得如何引导读者的情绪,时而像一位亲切的老友在耳边娓娓道来那些旅途中的奇遇,那种轻松愉快的氛围让人忍不住会心一笑;时而又将笔锋一转,触及到那些深刻的、关于文化碰撞与自我审视的瞬间,让人陷入沉思,仿佛自己也站在那些古老的城墙下,感受着历史的厚重。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景物时所使用的那种细腻入微的笔触,不是简单的罗列地名和景点,而是融入了大量的个人感知和对当地人文的观察,比如对某个小巷子里光影变化的捕捉,对某一种街头小吃的味道的精准描摹,这些细节让文字一下子变得有血有肉,立体起来,读者几乎能通过文字“闻到”当地的气息,“触摸”到那些陌生的纹理。这种沉浸式的写作手法,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代入感,让人仿佛已经背起行囊,跟随作者的脚步踏上了这段探索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