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那件瘋狂的小事叫旅行
定價:39.80元
作者:占夏
齣版社: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7-01
ISBN:978712216928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2k
商品重量:0.259kg
編輯推薦
2元=一張地鐵票?一份報紙?一瓶礦泉水?
我們告訴你,2元=一次歐洲圓夢之旅!
這是一個關於青春的奇遇記。
她叫占夏,去歐洲是她的小心願。
她沒有足夠的錢,卻勇敢在微博上發起籌款計劃:
通過寄明信片、分享遊記等行動迴饋資助她旅行的人。
她收到鋪天蓋地的質疑,
也收到滿滿的愛。
在700多份陌生人的捐助下,
她終於去瞭歐洲,終於看到瞭歐羅巴的天空。
在少女峰下看奶牛,在大教堂裏禱告,在盧森堡公園美美地午睡……
700個網友 6000元資助 5個國傢 30天行程 一連串意想不到的奇遇。
*勇敢的占夏,
將在書裏與你分享,她做過的那件瘋狂的小事!
內容提要
25歲之前去歐洲,這是占夏的人生夢想。沒有足夠的錢,但是她有足夠的勇氣。她選擇瞭在微博這個互動性和延展性極強的新媒體上籌集旅費的方式,並將這趟旅行命名為“微旅行”。消息發齣後在微博上引起巨大反響,在鋪天蓋地的質疑以及無數的感動支持中,占夏帶著網友捐贈的旅費實現瞭30天的歐洲旅行。奇妙的旅行,也邂逅瞭不少奇妙的人和事:微博上個捐助者,差點成為占夏的旅伴;卡塔爾航班上鄰座的中國女孩,嚮占夏打聽“知不知道一個在微博上募捐想去歐洲的女孩”;日後的老闆竟然也是關注她旅行的粉絲,因為對占夏“不靠譜旅行”的贊許而給瞭她人生份工作……
目錄
作者介紹
占夏,日本留學四年,畢業迴國後SOHO瞭一年,自由撰稿同時經營一傢叫“捲Q色研社”的原創設計網店,近開始籌劃自己的獨立雜誌。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行文風格,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疏離中的熱烈”。作者的文字有一種冷靜的旁觀者姿態,但字裏行間又流淌著對生命體驗的極度渴望。這種矛盾的張力,使得閱讀體驗非常迷人。它沒有那種過度煽情的口吻,反而更接近於一種高質量的文學散文,每一句話都經過瞭精心的打磨,但又完全不顯得矯揉造作。我發現自己經常會停下來,反復閱讀某一段話,不是因為我沒看懂,而是因為那個句子本身的結構和韻律感太完美瞭。它像音樂一樣,有高潮,有低榖,有停頓,有延展。對於那些追求文字美感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一場盛宴。它展示瞭一種非常成熟的“用思想去旅行”的方式,而不是僅僅用腳步去丈量距離。這種深度思考的注入,使得即便是那些看似平淡無奇的日常片段,也充滿瞭哲思的餘味。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布局非常巧妙,它並非簡單地按時間或地理順序排列,而是更注重情感和主題的串聯。時而跳躍到某個特定的感官記憶,時而又沉浸在對某個抽象概念的思辨之中,這種非綫性的敘事手法,反而更貼閤我們記憶和感受事物的方式——碎片化,卻又充滿內在的邏輯聯係。比如,某段關於沙漠星空的描寫,會突然引申齣對時間流逝的感慨,而緊接著的下一章,可能又會聚焦於某個小鎮上一個古老手工藝人的專注神態,這種看似跳躍的場景切換,卻在潛意識中完成瞭對“永恒與瞬間”這一主題的探討。它要求讀者稍微集中注意力,但迴報是巨大的,因為你獲得的不僅僅是一個故事,而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新框架。它教會我們如何從日常的重復中提煉齣閃光點,如何在一個陌生的環境中找到自己的錨點,這本書的思考深度,遠超齣瞭普通遊記的範疇。
評分坦白講,我是一個不太容易被“心靈雞湯”式錶達打動的讀者,很多旅行文學讀起來總覺得用力過猛,想要傳遞某種宏大的人生哲理,結果反而顯得空洞。但這本書的高明之處在於,它選擇瞭一條更內斂、更真實的小徑。作者似乎並不急於告訴我們任何“標準答案”,而是將自己置於一種開放、接納的狀態,讓旅行本身去“教育”她。你會看到她如何笨拙地與當地人用手勢交流,如何因為誤解而陷入窘境,又是如何從這些小小的失敗中汲取經驗。這種真實感極大地增強瞭代入感,它剝離瞭旅行中那種濾鏡下的完美假象,呈現齣一種更接近現實的、充滿泥土氣息的探索。這本書讀起來,更像是陪著一位非常有趣且真誠的朋友,在異國他鄉的街角閑聊,沒有錶演的成分,隻有最原始的分享與好奇心,讀完後感到非常放鬆和被治愈。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功底實在讓人驚嘆,作者的敘事節奏把握得恰到好處,仿佛能讓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文字中描繪的那些山川河流、異域風情。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拖遝或倉促,每一個場景的切換都自然而流暢,就像觀看一部精心剪輯的旅行紀錄片,隻是這裏的畫質是文字,而它的高清程度完全超越瞭任何屏幕。尤其是一些細節的捕捉,那些隻有真正深入當地生活的人纔能體會到的微妙之處,都被作者細膩地記錄瞭下來。比如,清晨集市上那種混雜著煙火氣和花香的獨特味道,陌生人之間一個善意的微笑所帶來的瞬間溫暖,甚至是旅途中遇到的那些不期而遇的小小挫摺,都被賦予瞭一種詩意的解讀。我特彆喜歡作者處理情緒的方式,它不是那種簡單粗暴的“我好開心”或者“我好沮喪”,而是通過對周圍環境的描寫和內心的獨白,將復雜的情感層次慢慢剝開,讓讀者自己去體會那種在未知中探索的興奮與迷茫交織的狀態。這不僅僅是一本記錄行程的書,更像是一場關於感知世界的深度冥想,讓人在閤上書本後,依然能聞到空氣中殘留的遠方的味道,久久不能散去。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對旅行文學抱持著一種比較審慎的態度,總覺得很多作品不過是精心修飾過的“到此一遊”流水賬。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固有印象。它沒有過度渲染那些旅遊攻略裏韆篇一律的打卡點,而是將筆墨聚焦在瞭“人”與“地方”的碰撞與融閤上。作者的視角非常獨特,她似乎擁有一種魔力,能讓每一個擦肩而過的人物都鮮活起來,仿佛他們都有自己一個完整且引人入勝的故事綫。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關於某次深夜長途巴士上的描寫,那種在顛簸中與陌生人共享沉默和疲憊的氛圍,被刻畫得入木三分,讀到那裏,我甚至能感覺到自己身體深處的倦意,但同時又有一種奇妙的同在感。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告訴你“該去哪裏玩”,而在於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要去那裏”,以及“在那裏,你變成瞭誰”。它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日常生活中被忽略掉的那些真實和熱情,讀完後,你會忍不住想重新審視自己生活的紋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