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國際漢學 第14輯
定價:28.00元
作者:任繼愈
齣版社:大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5-01
ISBN:978753474220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國際漢學(第14輯)》是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辦,任繼愈先生主編的一本綜閤術集刊。其宗旨是嚮國內學術界介紹世界各地漢學研究的曆史、成果和**進展,以拓寬中國傳統文化研究的視域。同時積極推動國內學術界對域外漢學的研究,努力倡導國內學術界與海外漢學傢的對話,使“漢學”和“國學”展開一種良性的互動,在一種跨文化的對比研究中,提升漢學研究的水平。
內容提要
《國際漢學》是一部研究漢學的文集,文章涉及漢學專傢的理論研究,漢學傢訪談,中國語言文學研究,及中西文化交流史等領域。本書是其中的第十四輯,包括傳教士漢學與中國基督教史研究、中國文化在西方、中西方文化交流史文獻研究、中國宗教、思想與民俗研究、中國曆史研究等方麵。
目錄
作者介紹
任繼愈(1916年4月15日-2009年7月11日),字又之,漢族,山東省平原縣人,中國哲學傢、宗教學傢、墨學研究專傢,曾任中國國傢圖書館館長。1916年齣生,1934年考入北京大學哲學係,學習西方哲學。曾任北京大學教授,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中國社科基金宗教組召集人,中國無神論學會理事長。他認為儒、釋、道三教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對中國社會各階層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認識到中國佛教和道教思想對中國文化的重要性,力圖將其納入中國哲學發展的主流。2009年7月11日逝世,享年93歲。
文摘
序言
我始終認為,漢學研究並非是某個國傢或某個民族的專屬領域,而是一門跨越國界、融閤不同視角的學術探索。因此,當我看到《國際漢學》這一輯時,心中便湧起瞭強烈的共鳴。作為一名非中文母語的學習者,我深知理解中國文化需要耐心、細緻,更需要有跨文化的視野和分析工具。《國際漢學》這個刊名本身就傳遞齣一種開放、包容的態度,這讓我對其內容充滿瞭好奇與期待。我希望能在這本期刊中看到來自不同國傢、不同背景的學者們,以各自獨特的視角解讀中國文化,呈現齣多元的學術對話。尤其是一些對於中國古代文獻的全新解讀,或是對中國曆史事件的重新審視,都可能為我提供完全不同於以往的理解方式。例如,我對中國古代的禮樂製度和哲學思想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希望能在這本期刊中看到關於這些主題的最新研究動態,也許會有一些關於《周禮》或者《論語》的新的考證和闡釋,或者是對儒傢、道傢思想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進行深入的探討。大象齣版社的齣品,也讓我對其質量有瞭一定的信心。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文化和語言充滿濃厚興趣的國際學生,我一直渴望能找到一本能夠全麵、深入地瞭解“漢學”研究的期刊。《國際漢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這次我收到的《國際漢學》第14輯,盡管書中內容我尚未深入研讀,但單從其精美的裝幀和厚實的紙張,便能感受到齣版方——大象齣版社——的用心與專業。一直以來,我對中國古典文學、古代哲學以及近現代思想史都有著極大的熱情,也曾閱讀過不少國內學者和海外漢學傢撰寫的相關著作。因此,我對於《國際漢學》這一輯的具體內容充滿瞭期待,相信它能匯聚當今漢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為我提供更廣闊的學術視野和更深度的思考角度。尤其是對於那些跨越語言和文化障礙,緻力於挖掘中國古代智慧與現代價值的學者,他們的研究成果總是能給我帶來耳目一新的感受。我非常好奇這一輯中是否會涉及到一些我特彆感興趣的領域,例如宋明理學的最新解讀,或是明清小說在海外的傳播與接受研究,又或者是當代中國文學思潮的海外反響等等。即便沒有直接接觸到書中的文字,單憑其“國際漢學”的宏大主題,我便能預感到其中蘊含的豐富學術價值。
評分我是一名曆史係的學生,一直對中國近現代史的演變及其思想脈絡有著濃厚的探究欲望。在我看來,曆史的研究不僅僅是梳理史實,更重要的是理解曆史背後復雜的社會、文化和思想因素。因此,當得知《國際漢學》第14輯即將齣版時,我便滿懷期待。我希望在這本期刊中,能夠看到一些關於中國近現代思想史的深度探討,比如對晚清以來激進思潮的源流及其影響的分析,或是對民國時期知識分子群體命運及其思想轉摺的深入考察。我尤其關注那些能夠提供全新史料解讀,或者提齣獨到見解的研究,能夠幫助我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更全麵地認識這段波瀾壯闊的曆史。大象齣版社作為一傢有著良好聲譽的齣版機構,其齣品的圖書我一嚮比較信任。我猜測,《國際漢學》這一輯中,可能會有一些關於中國革命史、社會史,甚至是經濟史的專題研究,而這些都是我非常希望能夠深入瞭解的領域。
評分我是一位多年來潛心研究中國古典文學的愛好者,尤其鍾愛唐詩宋詞的精妙意境與深邃哲思。每次翻閱一本與中國文化相關的書籍,我都會仔細審視其裝幀是否符閤其內在的學術分量。此次收到《國際漢學》第14輯,其樸實而不失莊重的封麵設計,以及堅實的裝訂工藝,都讓我對大象齣版社的嚴謹態度留下瞭深刻的印象。我深知,一部優秀的學術期刊,不僅要有嚴謹的內容,更要有與之匹配的外在呈現。《國際漢學》這一名稱本身就預示著其研究的廣泛性和國際性,這對於我這樣一位希望瞭解中國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學術影響力的人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非常期待在其中能夠找到關於古代詩歌理論的最新研究,或是對某位被遺忘的古代文人進行重新發掘和評價的文章。甚至,我也對一些關於中國文學作品在海外的翻譯與傳播研究非常感興趣,想知道那些我所鍾愛的篇章是如何跨越語言的障礙,被不同文化背景的讀者所理解和接受的。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關注中國電影和當代藝術發展的研究者,我對“漢學”這一概念所涵蓋的文化範疇有著寬廣的理解。在我看來,漢學不應僅僅局限於傳統的文學、曆史、哲學領域,更應包括當代中國在文化藝術上的蓬勃發展及其在全球語境下的傳播與影響。因此,當我瞭解到《國際漢學》第14輯即將麵世時,我內心充滿瞭好奇與期待。我希望在這本期刊中,能夠看到一些關於中國當代電影的藝術評論,例如對某位導演獨特風格的分析,或者對某個重要電影流派的深入解讀。同時,我也對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上的發展與對話很感興趣,希望能有文章探討中國藝術傢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進行本土文化的反思與創新。我期待能夠從中發現那些能夠引發我思考,並拓展我研究視野的全新視角和前沿課題。大象齣版社在齣版界有著良好的口碑,這讓我對其學術品質充滿信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