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要去的100个中国5A景区 户外旅游 图说天下国家地理 国内自助旅游指南 国内旅游攻略

今生要去的100个中国5A景区 户外旅游 图说天下国家地理 国内自助旅游指南 国内旅游攻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郝娟菡 著
图书标签:
  • 5A景区
  • 中国旅游
  • 户外旅游
  • 自助游
  • 旅游攻略
  • 国家地理
  • 图说天下
  • 国内旅游
  • 旅行指南
  • 景点推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中楚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04132
商品编码:2988567189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图说天下国家地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192
字数:18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

  1.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梦,或月笼江南,花前卧数流萤,或策马如飞,在天高地阔间驰骋。本书用优美灵动的文字把诸多美景呈现在你的面前,让你身未动,心已远。北京的范儿,苏杭的高大上,云贵的返璞归真,川藏的宁静悠远……2.中国地大物博,美景无数,5A级景区就有接近200个,本书从中精选出100个,为你的高效出行节省时间,你不需要提前N个月做攻略,也不需要办护照、签证,只需准备一颗热爱自由的心就能上路。3.本书除了优美流畅的文字,还附有大量清晰又富有艺术感的美景照片,文字悦目,图片怡情,创造超值阅读享受。4.除了介绍景区概况,书里还提供了该景点的旅游资讯、人文景观、历史文化等信息,为安排出门旅行提供了方便。


内容简介

  《今生要去的100个中国5A景区》一书从全国186个5A级旅游景区中精选出100个有代表性的景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其中32个翔实介绍,68个简单呈现。在这里,你能看到古代文明遗迹中的璀璨明珠故宫、颐和园、秦始皇陵兵马俑等,还有山水美景中有代表性的黄山、泰山、黄果树瀑布等,另外还涉及绝美的城市风情、世外桃源般的胜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版本等各式各样的风景区。中国之美,哪怕经历千百次的轮回,依然让你沉醉。


作者简介

  郝娟菡,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长期从事业余撰稿工作,酷爱读书,广泛涉猎人文社科、历史地理、都市生活等书籍,同时也是一个爱摄影、爱旅游、爱美食的女子,部分作品散见于豆瓣、简书等App平台。

目录

Chapter1

不朽的民族瑰宝

故宫,大美无言,黯淡了时光|8

万里长城,苍茫天地间的千年守望|16

兵马俑,一个不老的传说|22

颐和园,美轮美奂的园林|26

避暑山庄,一座山庄,半部清史|34

苏州园林,闹市中的山水之怡|38

龙门石窟,雕刻在石头上的千古绝唱|44

Chapter2

造化钟神秀

黄果树瀑布,洗净心头的纤尘|52

长白山天池,一泓池水千丈峰|58

静谧的千岛湖畔,呼吸纯净的空气|62

雁荡山,几分抒情,几分放浪|66

丹霞山,奇特的露天地质博物馆|72

Chapter3

人间绝美胜境,任思绪飞扬

香格里拉,走进心中的日月|78

西双版纳,感受异域五彩风情|82

九寨沟,人间仙境,童话世界|86

神农架,让心灵碰触原始的感动|92

西湖,绿荫冉冉,醉不思归|96

漓江,桂林山水甲天下|102

Chapter4

巍巍山岳,叹为观止

泰山,巍巍中华魂|110

黄山,上帝的盆景|114

庐山,千古文化名山|120

峨眉山,秀甲天下|126

九华山,一步一莲花|130

Chapter5

邂逅慢时光,寻找宁静的自己

婺源,明媚的春光很多情|136

乌镇,水枕江南的梦里故乡|142

西递、宏村,独享一份宁静|148

周庄,小桥流水人家|152

丽江,人与自然和谐的版本|156

Chapter6

城市风情,不一样的烟火

三亚黄金海岸,浪漫之都|162

布达拉宫,万众景仰的圣殿|166

哈尔滨太阳岛,松花江上的明珠|172

夫子庙、秦淮河,金陵自古繁华地|176

附录|180



精彩书摘

  故宫,大美无言,黯淡了时光


  在北京的市中心,有一片浩瀚的殿宇之海,那就是故宫。琉璃瓦覆盖下的庄严大殿,见证了文明国度的瑰丽与辉煌;深深的庭院,漫长的永巷,诉说着数百年的风雨沧桑。这里每一处都是匠心独具的艺术杰作,每一处都有说不完的故事……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它占地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000多间,被称为“殿宇之海”,极为壮观。

  紫禁城从整体上来看,分为中、东、西三路。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纵贯南北的中路轴线。这条轴线由南到北,先排列着五座城门,它们分别是大明门(清代叫大清门,的正阳门)、承天门(清代以后叫)、端门、午门和太和门。太和门以北则是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这是皇帝举行大典、召见群臣的地方。再往北就是内廷了,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为中心,是皇帝居住并处理日常政务、后妃皇子居住和祀神的地方。

  紫禁城的正门是午门。明、清时出入午门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正门只供皇帝出入,此外只有皇后大婚入宫时可走一次。进士前三名在殿试放榜后出紫禁城也可走一次。平时文武官员从东偏门出入,王公国戚从西偏门出入。每年入冬第二个月的十日,皇帝在午门举行颁布历书的典礼。每当军队凯旋时,皇帝要挑选日子在午门举行受俘礼。每年正月十五,午门还要悬灯,赐宴百官,皇帝亲临观灯,与大臣作诗。以前电视剧里常有“推出午门斩首”等话语,其实明清皇宫门前极其森严,犯人“斩首市曹”绝非此地,而是必须押往柴市(今西四)或菜市口等地刑场处决的。

  庄严和谐的建筑形式

  故宫建筑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精髓,严格按《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帝都营建原则建造。在建筑布置上,用形体变化、高低起伏的手法,组一个整体。在功能上符合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同时达到左右均衡和形体变化的艺术效果。

  故宫前部宫殿,当时建筑造型要求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象征封建政权至高无上,太和殿坐落在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故宫的设计者以此来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后部内廷却要求庭院深邃,建筑紧凑,因此东西六宫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再配以宫灯联对,绣榻几床,体现了生活的豪华。内廷之后是宫后苑。后苑里有岁寒不凋的苍松翠柏,有秀石迭砌的玲珑假山,楼、阁、亭、榭掩映其间,幽美而恬静。

  故宫的设计与建筑,实在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杰作,它的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气势雄伟、豪华壮丽,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

  巍峨雄伟的三大殿

  进了午门便真正进了紫禁城,首先要跨过内金水河,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广场,正中有个宫殿式的大门。故宫里所有的门其实就是一个宫殿式的建筑,这个门叫太和门,门两旁蹲坐着一对大青铜狮,这一对狮子号称中华狮,威风八面。

  太和门内豁然开朗。在这个3万多平方米的大庭院中,分布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这三座大殿是故宫中的主要建筑,它们高矮造型不同,屋顶形式也不同。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殿高35.05米,建筑面积约2377平方米,是紫禁城诸殿中面积大、规格高、富丽堂皇的建筑。太和殿是皇帝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如皇帝登基即位、皇帝大婚、册立皇后、命将出征,此外每年万寿节、元旦、冬至三大节,皇帝在此接受文武官员的朝贺,并向王公大臣赐宴。清初还曾在太和殿举行新进士的殿试,乾隆后期改在保和殿举行,“传胪”仍在太和殿举行。

  中和殿位于太和殿后,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在去太和殿之前,皇帝会在这里稍微休息片刻,接受内阁大臣和礼部官员行礼,然后进太和殿举行仪式。除此之外,在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庙之前,也要先在这里审阅祝文。

  保和殿在中和殿后,明清两代用途不同。明代大典前皇帝常在此更衣,册立皇后、太子时,皇帝在此殿受贺。清代每年除夕、正月十五,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赐额驸之父、有官职家属宴及每科殿试等均于保和殿举行。

  偌大的三大殿,为什么周围连一棵树都没有呢?这主要是烘托意境的需要,为了突出宫殿的威严气势,建筑上采取了许多手法,其一便是院内不植树,从皇城正门起,经端门、午门、太和门,这之间的一系列庭院内都无树木(现在端门前后的树是辛亥以后种植的)。当时人们去朝见天子,进入,经过漫长御道,在层层起伏变化的建筑空间中行进,会感到一种无形的、不断增长的精神压力,后进入太和门,看到宽阔的广场与高耸在三重台基上的巍峨大殿,这种精神压力达到顶点。如果在这些庭院内都种上树,绿荫宜人,小鸟啁啾,那将会破坏朝廷的威严氛围。

  富丽堂皇的后三宫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之处,也是皇帝与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

  内廷中建筑规模大的是乾清宫。作为明代皇帝的寝宫,从永乐皇帝朱棣至崇祯皇帝朱由检,曾经在这里居住的皇帝一共有14位。在清代康熙皇帝之前,这里沿袭了明代的制度,清代顺治、康熙年间,皇帝在这里读书学习、批阅奏章、召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节以及举行内廷典礼和家宴。从雍正皇帝到养心殿居住之后,这里主要用作皇帝召见廷臣、批阅奏章、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外藩属国陪臣和岁时受贺、举行宴筵……

  交泰殿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满”之意。其初是在明朝时期建立的,在清嘉庆三年重修,它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在明朝和清朝的时候,交泰殿是皇后举办祝寿活动的场所。除此之外,清代的“宝玺”也收藏在这里。

  穿过交泰殿便来到坤宁宫,这里在明朝时是皇后的寝宫,清朝时是皇帝大婚的洞房。现在坤宁宫的摆设都是按光绪帝结婚时的原样复原的。

  在坤宁宫的北面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御花园原名宫后苑,占地11000多平方米,有建筑20余处。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迭砌而成,上筑御景亭,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为华丽的。

  幽深神秘的东西六宫

  东西六宫是明清后妃居住的地方,分别位于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即后三宫的东西两侧,对称而建。现在东六宫大都改为古代艺术品陈列馆,其中有明清工艺美术馆、陶瓷馆、青铜器馆、钟表馆、绘画馆、珍宝馆。以参观珍宝馆和钟表馆的人数多。

  西六宫是清代后宫妃嫔的住处,包括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和太极殿。慈禧太后大半生居住在这里,尤其储秀宫是她一生中重要的宫院。她出于个人的需要,将储秀宫和前面的翊坤宫打通,在拆除隔开两宫的宫墙和宫门后,又于原地新建一座体和殿,作为翊坤宫和储秀宫的连接之殿。

  故宫西部地区可谓“女性的世界”,2015年之前一直紧锁宫门,显得那样神秘。宫中女性时间充裕,所以这里花园多、佛堂多,故宫70多座佛堂中相当一部分集中在西部地区。慈宁宫作为后妃们主要的礼佛场所,目前已修缮一新,2015年10月11日正式开放。

  神武门的来历

  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了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神武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明代称玄武门。玄武与青龙、白虎、朱雀同为古代四神灵,玄武主管北方,所以古代城池的北门为玄武门。清康熙年间重修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神武门是皇宫的后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重要门禁,明清两代皇后行亲蚕礼即由此门出入。1924年逊帝溥仪被逐出宫,出宫之时亦由此门离去。从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至今,“故宫博物院”牌匾悬挂于此。



《一生必游的100处中国绝美风光:深度探索与个性体验》 前言 行走在天地之间,感受大地脉搏,是人类永恒的向往。中国,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承载着数千年的文明积淀,也孕育了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从巍峨的山川到秀丽的湖泊,从古老的遗迹到现代的都市,中国拥有着丰富多样、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然而,面对浩瀚的中华大地,许多旅者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不知何处是精华,何处值得深入探索。 本书应运而生,旨在为每一位热爱旅行、渴望发现中国之美的读者,提供一份精心策划、深度挖掘的旅行指南。我们并非仅仅罗列那些耳熟能详的5A景区,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区域,搜寻那些隐藏在寻常景色下的非凡之处,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留下深刻印记的独特体验。我们相信,真正的旅行,不仅仅是打卡式的游览,更是与当地文化、自然风光、人文历史的深度对话。 本书将带您超越传统的观光路线,深入探索那些鲜为人知却同样令人震撼的绝美之地。我们将聚焦于那些能够提供独特户外体验、展现中国自然地理多样性、并且富含人文故事的地点。这里的“100处”是一个概念,代表着一种深度、一种态度,意味着我们将为您精心挑选,并提供详尽的攻略,让您的旅程充满惊喜与收获。 本书内容亮点 重塑“绝美”的定义: 我们重新审视“绝美”的含义,不仅仅是视觉上的壮丽,更包含了自然的神奇、历史的厚重、文化的韵味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些地点或因其鬼斧神工的地质构造,或因其悠久的历史遗迹,或因其独特的生态系统,或因其淳朴的民俗风情,或因其富有挑战性的户外活动而独具魅力。 超越5A的视野: 虽然5A景区代表着国家对旅游品质的认可,但中国广袤的土地上,许多未被官方评级或级别较低的地点,却可能拥有更加原生态的美景和更具个性化的旅行体验。本书将视角放宽,将目光投向那些同样令人惊叹,甚至更具冒险精神的户外天堂和文化宝库。我们精选的地点,将为您带来意想不到的发现。 户外旅行者的梦想地图: 对于热爱户外运动的您,本书将是一份量身定制的梦想地图。我们将重点介绍适合徒步、露营、攀岩、皮划艇、观星、摄影等户外活动的绝佳去处。从崎岖的山脉到辽阔的草原,从深邃的峡谷到神秘的原始森林,您将找到挑战自我、拥抱自然的绝佳机会。我们将提供关于地形、气候、装备需求、最佳季节等实用信息,帮助您规划一次安全而充实的户外冒险。 深入了解中国地理的百科全书: “图说天下国家地理”的精神将在本书中得到充分体现。我们将不仅仅展示景色的照片,更会深入剖析每个地点的地质成因、生态系统、气候特点、动植物资源等。通过精美的图片和通俗易懂的文字,您将以前所未有的视角,了解中国多样的地理地貌,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认识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 国内自助旅行的权威指南: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其详实的自助旅行攻略。我们深知,一次成功的自助旅行,离不开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信息。因此,对于每一个推荐的地点,我们都将提供: 交通指南: 如何抵达?公共交通、自驾、包车等各种选项的详细解析,包括出发地、主要路线、路况、所需时间等。 住宿建议: 从经济型客栈到特色民宿,从露营点到豪华酒店,根据不同预算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住宿推荐,并附带预订渠道信息。 行程规划: 经典的行程路线推荐,提供3日、5日、7日等不同时长组合,并包含必游景点、特色体验、餐饮建议等。 当地美食: 深入当地,挖掘那些不容错过的特色美食,介绍其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品尝地点。 特色体验: 除了常规景点,我们将着重介绍当地独有的文化活动、手工艺体验、节庆民俗、与当地人交流的机会等,让您的旅行不止于看风景。 实用贴士: 根据不同地点和季节,提供包括最佳旅行时间、天气状况、穿着建议、必备物品、注意事项(如高原反应、防晒、防蚊虫等)、当地风俗禁忌、紧急联系方式等一切您需要知道的实用信息。 摄影技巧: 针对每个地点的独特景致,提供专业的摄影建议,包括最佳拍摄时间、角度、构图技巧,帮助您记录下令人难忘的瞬间。 个性化与深度体验: 我们鼓励您跳出“游客”的角色,成为一个“探索者”。本书将引导您如何进行深度体验,如何与当地居民互动,如何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如何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我们相信,最美好的旅行,是那些能够让您有所思考、有所感悟、有所成长的经历。 精选的100处地点(概念): 虽然我们无法在此一一列举所有的100个地点,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将覆盖中国最壮丽的自然景观、最深厚的历史文化遗迹、最具地方特色的民族风情区域,以及最具挑战性的户外探险地。这些地点可能包括: 壮丽的峡谷与高山: 例如,尚未被过度开发的秘境峡谷,拥有独特地貌的高原山脉,以及适合登山探险的险峻高峰。 秀美的湖泊与湿地: 从高海拔的圣湖到星罗棋布的淡水湖泊,从广阔的草原湿地到神秘的喀斯特水系。 神秘的沙漠与戈壁: 感受丝绸之路的苍茫,体验沙海的浩瀚,探索独特的沙漠绿洲。 原始的森林与雨林: 走进西南地区的秘境雨林,探索东北的古老森林,感受生命的活力。 古老的城镇与乡村: 漫步在被遗忘的古村落,探访承载历史故事的古镇,体验淳朴的乡村生活。 独特的喀斯特地貌: 欣赏张家界般的奇峰异石,探索桂林山水的秀丽,领略地下溶洞的奇幻。 壮阔的海岸线与岛屿: 探索东部沿海的独特地貌,发现隐藏在海中的美丽岛屿。 充满挑战的户外探险地: 适合长途徒步的路线,具有探险价值的洞穴,以及可以进行专业户外运动的区域。 本书的目标读者 热爱探索的旅行爱好者: 渴望发现中国更深层次的美,不满足于走马观花的游客。 户外运动的实践者: 寻找新的徒步、露营、攀登、摄影等户外活动目的地。 追求深度文化体验的旅者: 希望了解当地历史、民俗、人文,并与当地人建立连接。 计划国内自助旅行的年轻人: 寻求实用、详细、个性化的旅行攻略。 对中国地理和自然风光充满好奇的读者: 希望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了解中国的自然奇观。 结语 我们相信,一次伟大的旅行,是从翻开第一页开始的。本书将不仅仅是一本旅行指南,更是一扇窗,让您得以窥见中国大地的壮丽与深邃;它也将是一把钥匙,为您开启通往未知秘境的大门。愿这本书伴随您,踏上一次又一次令人难忘的旅程,去发现,去感受,去体验,去拥抱那片属于您的“一生必游”的绝美风光。 现在,请深呼吸,准备好您的行囊,让我们一同启程,探索这个丰富多彩、充满惊喜的中国!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接地气,完全不像那种高高在上的“专家指南”,读起来感觉特别亲切自然。作者在描述路线规划和实用信息时,那种“过来人”的语气简直太到位了。比如,讲到如何避开热门景区的客流高峰,他会很坦诚地分享自己摸索出来的“非主流”时间段和内部小路,这些信息是那些标准旅行手册里绝对找不到的。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如何与当地文化和谐相处”的那几段论述,它不仅仅是提醒游客不要乱丢垃圾,而是深入探讨了作为访客应有的尊重和谦逊,比如如何恰当地与少数民族交流,如何支持当地的手工艺人而不是只购买流水线产品。这使得这本书的价值超越了单纯的旅游攻略,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进行负责任和有深度的旅行的哲学引导。我甚至觉得,即使不去书里提到的这些5A景区,光是学习它倡导的旅行态度,也足以让我的下一次出行变得更有意义和收获。它教会我的不是“去哪里”,而是“如何去”。

评分

从收藏价值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装帧和内容的深度结合,让它完全可以跻身于高品质的文旅藏品之列。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部中国地理人文的精选集。不同于那些每年都会快速更新的电子指南,这本书凝结了作者对这些5A景区多年观察和积累的精华,其价值沉淀需要时间来证明。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一些被过度商业化的景点时,也敢于给出批判性的评价,指出哪些地方为了迎合游客而失去了原有的风貌,这需要很大的勇气和独立的立场。这种不盲从、有主见的态度,让我对整本书的公信力高度认可。拥有它,就像是拥有了一把能开启中国最美角落的“金钥匙”,而且是一把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的钥匙,即便是几年后再拿出来翻阅,那些关于自然之美和人文精神的探讨,想必依旧能给我带来新的启发和感动。

评分

这本书的地图和路线指引部分做得尤为出色,可以说是自助游爱好者的福音。不同于一些地图只是粗略标示位置,这里的路径规划显示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它清晰地区分了自驾路线、公共交通可行路线,甚至还标注了不同路段的维护情况和潜在的风险点。对于户外探险爱好者来说,这些细节至关重要。举例来说,它在描述某条徒步线路时,不仅标出了海拔变化图,还贴心地提醒了某些季节可能遇到的天气突变情况以及最近的补给点在哪里。这种前瞻性的安全提示,体现了编纂团队对户外旅行风险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心。我常常在计划行程时,会习惯性地拿出这本书来交叉比对其他电子地图的路线,因为它提供的“野外生存”级别的实用建议,是普通导航软件无法比拟的,让人在探索人迹罕至之处时,心里踏实了许多。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简直是视觉盛宴,每一页都像是一张精心制作的明信片。我尤其喜欢那种大量的实景照片,色彩饱和度高,构图讲究,让人光是看着图片就能感受到身临其境的震撼。比如介绍某个山脉时,作者很巧妙地用了一张日出时的全景图,那种金色的光芒洒在山脊上的感觉,立刻抓住了我的心。更棒的是,书里对每个景区的介绍不仅仅是干巴巴的文字堆砌,而是融入了许多摄影师或者旅行者的真实感受和心得。我能从中读出那种跋涉千里只为捕捉那一瞬间美景的执着,而不是那种官方宣传的模板化语言。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跟着一个经验极其丰富、品味极高的朋友在私下里交流他的私藏景点一样,充满了温度和人情味。虽然我还没来得及全部打卡书里提到的地方,但光是翻阅这些精美的图册,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它成功地激发了我对探索中国大好河山的强烈欲望,让人迫不及待地想背起行囊,去亲眼见证这些被镜头捕捉到的奇迹。这本书的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纸张厚实,色彩还原度高,即便是反复翻阅,也不会有那种廉价感,完全配得上“国家地理”的调性。

评分

我最看重的是它在信息全面性和精简性之间找到的那个绝妙平衡点。很多国内旅游书要么信息量太大,厚得像砖头,让人不知从何下手;要么信息太少,只列了个景点名称和地址,缺乏干货。但这本书处理得非常好,它似乎明白读者最需要的是什么——快速定位关键信息点,然后深入挖掘。比如,在介绍一个古建筑群时,它会用一个醒目的信息框列出最佳游览时间、推荐的讲解点,以及最容易被忽略的隐藏角度。然后,正文部分则用生动的笔触讲述这个地方的历史典故和人文故事,让你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理解其背后的深厚底蕴。这种结构设计非常适合我这种时间紧张,但又追求高品质旅行体验的都市人。我不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筛选无关紧要的背景资料,而是可以直接获取到“效率最高、体验最好”的行动指南。它真正做到了“图说天下”,把复杂的信息可视化,把人文的厚重感直观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