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女人,从28岁到30岁
定价:28.00元
作者:(韩)韩京娥,韩玉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12112816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2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这本书以作者自身经验以及作者亲自取材得来的丰富多彩的女人们的故事为基础,给处在28岁年龄上下的女性以建议。作者建议大家从年轻的戒断症状中脱离而出,投入到的自我管理中去,工作、爱情、健康等比其他更为重要,作者建议大家要更为诚实地面对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接下来还需对自己进行的检查和管理。
目录
章 28岁,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当无数烦恼降临的时候
觉悟后随之而来的得失
工作、结婚、学习,你的选择是什么
28岁,让所有的苦闷烟消云散
28岁——把危机转化为机会的年龄
让我们成为自己人生的制作人
第二章 你是否正埋头于自己的工作之中
当红灯亮起的时候
与矛盾来一次亲密接触
要学会享受变化带来的恐惧感
从现在开始,你能卖点儿什么
年近30的履历表
薪酬和能力的关系
你的钱包到底有多厚
升级的名片
第三章 赶快结束少女般的爱情吧
学会调节显微镜的倍数
天平,在婚姻和工作之间不停摇摆
给爱情重新下一个定义
Will you marry me
结婚是真正意义上的恋爱
学会享受孤独吧
第四章 现在,美丽和健康都开始走下坡路
压力管理法
现在正在中
妇产科,这是必须,而非选择
当健康真正健康的时候
第五章 28岁,before&after
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
镜子中的我
真实的脸
搞清自己的真实需求
设计自己的风格
学会自我驯化
选择28岁的我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它更像是一部带有社会观察性质的女性群像报告文学,而非纯粹的个人成长指南。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于不同城市背景下,女性在面临生育抉择、原生家庭压力以及中年危机时的社会环境差异分析得入木三分。我发现书中对“代际差异”的探讨很有启发性,比如年轻一代的女性和我们这一代在处理情感和事业时的根本区别,这让我对我身边更年轻的同事或朋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同情。这本书的结构安排很巧妙,它没有采用线性的时间叙事,而是通过几个场景的快速切换,营造出一种时间被压缩、焦虑被放大的现代都市感。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当下所处的社会生态有了更宏观的认识,不再仅仅把问题归咎于自身,而是能将个体困境置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去审视。它给予我的,是一种更具批判性和思辨性的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其到位,读起来有一种强烈的代入感,让人欲罢不能。它巧妙地穿插了几个不同背景女性的故事线,虽然生活轨迹迥异,但她们在面对“时间流逝”这件事上的焦虑感却是共通的。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身体感知”的描写,那种初老感的细微变化,比如熬夜后的恢复力下降,或者镜子里出现的细微痕迹,作者捕捉得极其敏锐,并将其上升到了哲学层面——如何接受身体的局限,并与之和平共处。这对我这种非常注重外在形象的女性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建设。它不像一般的女性读物那样强调“逆生长”或“永葆青春”,而是倡导一种更成熟、更接纳现实的“优雅老去”。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不是因为看不懂,而是因为被某些句子击中,需要时间消化那种被理解的感觉。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年龄”这个标签,不再是枷锁,而更像是一种沉淀。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记得我是在一个特别迷茫的周末,无意中翻到这本书的,那时候我刚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感。书里对那种“不上不下的”年龄段的心理描摹得太精准了,那种既想突破又怕改变的矛盾心理,作者寥寥数语就能抓住核心。我尤其喜欢它探讨的职业发展困境,不是那种空洞的鸡汤,而是实实在在地分析了职场晋升的瓶颈期,以及如何在这种压力下保持自我认同感。书中提到的一位女性角色,她为了追求内心真正的热爱而毅然辞职,虽然过程充满荆棘,但那种破釜沉舟的勇气给了我极大的触动。它没有直接告诉我“该怎么做”,而是通过细腻的叙事,让我自己去思考“我到底想要什么”。那种感觉就像是,你一直在一个黑暗的房间里摸索,突然有人递给你一支蜡烛,虽然光芒有限,但足够你看清脚下的路了。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次深度的自我对话,那些积压已久的心结似乎也被温柔地打开了,整个人都轻盈了不少。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观点是相当“大胆”和“反主流”的。它很少谈论那些光鲜亮丽的成功学,反而着重探讨了“放弃”的艺术。在那个被社会期待必须“全面开花”的年龄段,这本书大胆地提出了“有所为,必有所不为”的观点。它分析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取舍,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不是活在他人的期望里。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社交圈重塑”的部分印象深刻,随着年龄增长,那些无效的社交和泛泛之交自然会被淘汰,这本书教导我们如何拥抱这种“必要的孤独”,并利用这段时间深度发展自己的兴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冷峻,不煽情,但逻辑清晰,论证有力,很有那种知识分子的冷静和洞察力。它像一把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我们自我欺骗的薄纱,让人不得不直面自己的“不完美”和“未完成”。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买的这本书,因为封面设计挺吸引人,那种淡淡的莫兰迪色调,很有格调。没想到,内容质量远超我的预期。这本书最绝妙的地方在于它对“亲密关系”的解构。它没有美化爱情或婚姻,而是非常坦诚地揭示了在特定年龄段,伴侣之间可能出现的裂痕——不仅仅是沟通问题,更多是生活目标和人生阶段不一致带来的疏离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高质量的独处”的阐述,她强调女性在这个阶段,必须先学会与自己和解,才能真正地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里面有一段关于“情感边界”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我过去总是习惯性地为别人的情绪负责,读完后我开始学着温柔而坚定地设立自己的底线。这本书的文字非常有画面感,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力,仿佛是在听一位睿智的好友娓娓道来她的亲身经历,充满了生活的烟火气和智慧的光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