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北京秘境:52段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濮存昕、梁文道、白岩松联合推荐)
定价:48.00元
作者:牛文怡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4952665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722kg
编辑推荐
濮存昕、梁文道、白岩松联合推荐! 北京城里故事多,“北京秘境”带你寻遍城里的世外桃源 52处秘境,让你重新拥抱北京 52段旅程,让你收获不同凡响的惊喜 TimeOut北京中文版杂志同名栏目文章的精选集。 篇篇都是记者亲自考察后的独到体会,充满人情味和趣味。精彩的是,把史料演绎得诙谐、精到,引人入胜。 更有“周边逛逛”为每处秘境筛选了吃喝玩乐导引,信息周到、体贴。 胡同里大爷大生动解说,帮你从市井角度理解京韵文化的精髓。 书中的各处秘境,也许就在你日常活动的半径中,只是从未进入到你的视线。 难得浮生半日闲。 带上这本书,出发吧!踏上属于你的体验和发现之旅。 在这个繁华喧嚣的都市中,找到属于你的静谧与感动。 《北京秘境2--48段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
内容提要
想的人为什么要去钱市胡同逛逛?
拷贝《奋斗》“心碎乌托邦”创意的青年旅社在哪?
京城老“住户”真身今何在?
哪座寺院能欣赏到乐僧演奏的明代宫廷音乐?
……
TimeOut北京中文版杂志的“北京秘境”栏目,在近四年时间里,陆续向读者展现了上百个散落在北京城中的文化遗迹与历史遗存,本书精选了52处收录。
《北京秘境:52段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不仅仅是北京文化观光指南、了解北京城市发展与保护的读物,同时,它也是重新体验和发现当下北京的理想读本。
《北京秘境:52段重新发现北京的旅程》是一本专属北京的书。久居于此,如果还有探究周边环境的好奇心,它会带给你惊喜;初来乍到,如果渴望成为“北京通”,它会是一本速成指南,而且*纯正;偶来游玩,如果想深度体验这座都市,它将为你开启一段创意旅程。
目录
1 正乙祠:文武昆乱不挡 锣鼓丝弦犹响
2 西什库教堂:福音绕城三百年
3 东交民巷:西洋景里的中国事儿
4 协和别墅: 大隐隐于市 澡雪而精神
5 炮局:大墙那一边 换了人间
6 东岳庙:众神狂欢的“非常道”
7 圣公会教堂:中英联姻的“育才摇篮”
8 焕新胡同21号:沧桑中,我焕然一新
9 西河沿:老“金融街”的繁华旧梦
10 醇亲王南府:龙颜再现 余音犹在
11 利玛窦墓:大隐隐于党校
12 西八里庄:玲珑世界 慧根不灭
13 恭俭胡同:“皇家产业园”里的大城小事
14 好园宾馆:谁说女子不如男
15 万寿寺:三环路旁有座“小故宫”
16 东方饭店:梦归1918“摩登时代”
17 男育英、女贝满 龙凤呈祥灯市口
18 双清别墅:建国伟业西山下
19 青龙桥火车站:百年京张线 千古詹公处
20 崇内社区:一边江南遗风 一边西洋遗梦
21 老自来水厂:百年暗流涌 润城细无声
22 米市胡同:说不完的城南旧仕
23 琉璃厂:文人墨客梦绕“四大天王”
24 棍贝子府:六道轮回的百年孤独
25 智化寺:庭院深深 京乐飘飘
26 原辅仁大学:侯门再造 以文辅仁
27 出前门 拜会北京胡同冠军
28 顺天府学:明清时代的“北京四中”
29 模式口:驼铃远去 禅钟长鸣
30 银锭桥:观山跨水 地甲京城
31 台湾会馆:“宝岛驻京办”的百年乡愁
32 中国航博:天骄伏枥 飞越不已
33 菊儿胡同41号:新四合院二十年巷深酒醇
34 健锐营:清代“特种部队”的小城大事
35 僧王府:蜈蚣足内 朗朗乾坤
36 天宁寺塔:京城老住户,您还好吗?
37 美国学校:老北京的“新东方”
38 万牲园:百年前的“动物总动员”
39 一座法源寺 半部中国史
40 田义墓:贵贱生前过 冢庵身后留
41潞河中学:桃源深处亿大师
42 什锦花园胡同:六百功名尘与土
43 东四四条61号:一不留神,成了奥运四合院
44 五塔寺:北京有位“老印度”
45 正觉寺:人境仙居 “庙”不可言
46 汇通祠:天人合一 水脉连心
47 德寿堂:“孤本”药店 百草沉香
48 雪池胡同:一夏清凉在冰窖
49 真光戏院:老北京摩登 新北京烂漫
50 孟小冬故居:飘零冬皇 香魂归处
51 北京象牙雕刻厂:曾“琢”出半个首钢
52 琉璃渠:皇家“金屋顶”made in小山村
作者介绍
牛文怡,《TimeOut》主编。传媒人。主要关注领域为城市文化、公共传播与新媒体。
黄哲,2008年入《TimeOut北京》杂志任记者,2010年起任主笔。轻中度“都中心”原教旨主义者,旧京式慢生活的初中级践行者,“京作”精致文化的非典型服膺者,对北京秘境的显隐替、却始终坚持探索者。
文摘
序言
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治愈。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似乎都习惯了用最短的时间获取最多的信息,对于慢下来的生活和深入的探索失去了耐心。但这本书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它鼓励读者去“慢下来”,去观察、去感受。书中的叙事节奏很沉稳,不像那种急于求成的快餐读物,而是像品一杯陈年的好茶,需要慢慢品味才能感受到其中回甘的韵味。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能力,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片段,比如雨后泥土的气息,老旧门环上的铜锈,甚至是邻里之间一句简单的问候,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人情味。它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本身”的关注,提醒我城市的面貌不仅仅是钢筋水泥,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结和历史的沉淀。
评分这本关于北京的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我一直以为自己对这座城市了如指掌,毕竟生活在这儿这么多年,大大小小的景点都去过,历史文化也算略知一二。可读完这本书,才发现自己原来只是个“表面居民”。它带我走进了那些藏在胡同深处的角落,那些老街坊们口口相传的往事,那些被高楼大厦遮蔽的古老痕迹。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文字里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热爱与敬畏。比如,书中描述某条老街的清晨,光影如何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青石板上,空气中弥漫着早点摊的香气,那种感觉几乎要穿透纸面扑面而来,让人忍不住放下手里的书,想立刻出门去寻找那份久违的宁静。它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导游手册,而是更像一个老朋友拉着你,在你耳边轻声讲述他与这座城市独有的记忆和发现。读完后,我重新审视了我每天穿梭的街道,发现原来每一个转角都可能隐藏着一个未曾察觉的故事。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所传达出的那种对“在地性”的执着。在许多关于大城市的解读都趋于同质化、符号化的今天,这本书却固执地坚守着北京最本土、最原真的部分。它探讨的不是那些宏大叙事下的北京,而是那些正在逐渐消逝的“小世界”——那些躲在犄角旮旯里的手艺人,那些还在用老方法做事的店铺,那些保留着旧时格局的院落。它让我意识到,一座伟大的城市,其魅力往往藏在那些不引人注目、需要主动去探寻的地方。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这座城市的理解从平面提升到了立体,充满了敬意和珍惜。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对北京城市精神的温柔守护。
评分我必须得承认,这本书的文字功力非常深厚,遣词造句之间透露着一种老派的文学气质,读起来非常过瘾。不同于当下流行的一些轻飘飘的文字,这本书的每一段叙述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充满力量感和画面感。它并非仅仅停留在对景物的描摹上,而是将地理空间与时间维度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当你读到某个古建筑时,作者会带你穿越回它鼎盛的年代,感受那时的风云变幻,然后再回到当下,让读者清晰地看到历史的流逝与沉淀。这种对时间和空间的拿捏,让阅读体验变得富有层次感,像是在看一部精心剪辑的纪录片,每一帧画面都有其深刻的含义和背景故事。
评分这本书的叙述角度非常独特,完全跳脱了传统历史书或旅游指南的窠臼。它更像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场漫游,将个人的情感投射到城市的肌理之中。阅读过程中,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不同场景下的情绪起伏,时而是惊喜,时而略带伤感,但始终保持着一种清醒的审视。这种真诚的分享,让人很容易产生共鸣。我发现自己也在不自觉地将书中的描述与我自己的北京记忆进行对照,有些地方让我恍然大悟,原来过去的某个瞬间,我可能也擦肩而过了那些被作者深度挖掘的“秘境”。这种互动性的阅读体验,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它不是在教你“应该”怎么看北京,而是在邀请你“一起”去探索和定义你自己的北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