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男人怕 女人的爱
定价:22.00元
作者:刘家宏 ,张译文 整理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5470038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简洁明了的心理解读书!想要了解另一半、与另一半相亲相爱的男人、女人们不容错过的两性指导书!唯有了解,才能理解——读懂了他/她,就读懂了幸福!**两性沟通宝典,台湾作家刘家宏全新打造!
内容提要
无论古今中外,男人和女人的思维方式都是有很大差异的,正因为如此,两性相处的过程里,总是会有很多矛盾与摩擦,如何了解对方心理的想法,正是处理两的关键。
本书以一个个生活中常见的小故事取例,针对男女不同的心理进行解读,并奉上遇到该类问题时好的解决方法,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了解异性心理,进而改善与另一半的关系。
目录
章 两个不同物种的完全差异
1 谁喜欢换工作
2 当理性遇上感性
3 谁更懂得面对压力的挑战?
4 男人善于遗忘,女人长于记忆
5 我就是爱头顶光环
6 女人永远爱
第二章 听话的男人可爱,女孩越坏越吃香
1 她要怎样的真命天子?
2 男人怕浪费,女人爱浪漫
3 让男人心惊胆战的闺密畅谈
4 关于购物的争执
5 女人是天生的男人改造机
6 男人,女人
第三章 男人为性而爱,女人为爱而性
1 大相径庭的欲望本质
2 肉体V.S精神
3 视觉冲击V.S性爱幻想
4 女人难以启齿的性高潮
5 难以抗拒的艳遇
第四章 男人爱享受,女人要理财
1 谁爱花钱
2 女人管账天经地义?
3 当男人爱上私房钱
4 败家男V S抠门女
5 男人激进,女人保守
6 男女理财谁更炫?
第五章 男人爱清净,女人爱折腾
1 男人沉默忍耐,女人爆发排遣
2 女人喜欢被哄的感觉
3 男人爱撒谎,女人爱揭穿谎言
4 男人要守时,女人要首饰
5 为什么女人爱比较?
6 男人,家务事的绝缘体
7 女人,别把离婚挂嘴边
第六章 谁才是育儿专家
1 女人怀孕,男人受罪?
2 教育不是单方面的责任
3 爸爸教出来的更聪明?
4 黑脸父亲V.S白脸母亲
5 别在孩子面前吵架
6 老爸、老妈,是不同阶段的朋友?
结束语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眼球,那种带着点老旧的印刷质感,仿佛能嗅到时间沉淀下来的味道。我一直对那些探讨两性关系中微妙平衡的书籍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当书名如此直白又带着一丝哲学意味时,总会让人忍不住好奇。翻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作者对人际交往中“边界感”的探讨,他似乎用了大量的篇幅去解构我们是如何在亲密关系中不断试探和建立“安全区”的。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他没有急于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引导读者去审视自己过往的经历。书中穿插着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社会学案例,比如现代都市中“隐形人”现象的研究,作者巧妙地将这些宏大的社会议题,最终落脚到个体情感的微观层面,让人读完之后,会不自觉地回想自己生命中那些关键的抉择点。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关于“付出与索取”的辩证分析,它挑战了我们传统认知中对“无私奉献”的崇拜,提出了在情感投入中保持自我完整性的重要性。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的是我们内心深处那些不愿承认的矛盾与渴望。
评分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是毋庸置疑的,大量的引用和脚注表明作者在相关领域的功力深厚。它主要聚焦于社会心理学中依恋理论的演变与误用。作者从鲍尔比的理论基础出发,逐步深入到当代互联网环境下,个体如何构建和解构自己的情感依恋模式。我特别赞赏作者在描述“回避型依恋”时所展现出的极度同理心,他没有将其简单地归类为“冷漠”,而是将其置于个体成长环境的宏大背景下进行剖析,使得即便是被标签化的一方,也能从中找到被理解的视角。不过,这本书的信息密度非常大,我需要经常停下来,查阅一些相关的学术背景知识,才能完全跟上作者的论证思路。它不适合快速阅读,更像是一本需要带着笔和笔记本细细研读的工具书兼理论指南。读完它,我感觉自己对人际交往中的“非理性选择”有了一个更具结构性的理解框架。
评分这本读物的叙事风格极其口语化和接地气,充满了生活化的场景和略带戏谑的幽默感。作者仿佛坐在我对面,用一种过来人的姿态,分享着他观察到的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情感陷阱”。他很少使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直接用最朴素的语言描述人性的弱点和盲区。比如,书中有一段描写“期待对方读懂自己未说出口的需求”时的那种焦虑与徒劳,写得简直惟妙惟肖,让我忍不住拍案叫绝,因为它精准地描绘了我过去无数次试图“用心灵感应”解决问题的失败经历。这本书的实用指导性非常强,它不谈高深的理论,而是直接给出在具体场景下,如何调整沟通策略的“即时反应手册”。阅读过程中,我感觉情绪波动很大,时而因为被精准戳中痛点而感到尴尬,时而又因为找到了应对的“小窍门”而感到豁然开朗。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充满烟火气和人情味的情感实战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传统的叙事体,更像是一本编年史式的个人札记,充满了跳跃性的思维片段。我发现作者非常擅长使用象征主义的意象来表达复杂的情绪,比如他反复提及“锈蚀的钥匙”和“永不熄灭的灯塔”,这些意象贯穿全书,形成了一种隐秘的线索网络。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在获取知识,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深度的联想游戏。每一章的标题都像是一个谜语,需要读者自己去填充空白。我个人比较偏爱其中关于“时间感知”的探讨,作者认为,我们在亲密关系中的挫败感,往往来源于对“未来时间”的过度投射和对“当下”的忽视。书中穿插的几篇散文诗般的文字,语言节奏感极强,读起来有一种音乐般的韵律,虽然内容晦涩,但情感张力十足。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极其私密和个人化的,不同的人读完,可能会从中提取出截然不同的主题和感悟。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处于一个比较迷茫的阶段,对周围人情世故感到有些力不从心。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出乎意料地尖锐而犀利,它没有使用太多华丽的辞藻,而是用一种近乎冷峻的笔调,剖析了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最底层的驱动力——利益交换与情感的工具化。作者似乎对人性持有一种近乎悲观的洞察力,他毫不留情地揭露了那些被美好外衣包裹起来的现实逻辑。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论证观点时所引用的那些古典哲学文本,他能将几千年前的思想与当下热议的“PUA现象”或“情感操控”等联系起来,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让这本书的厚度陡然增加。其中关于“表达脆弱性”的章节,我反复阅读了好几遍,作者指出,过度暴露弱点并非寻求共鸣,而可能是一种潜意识的权力展示,这对我过去处理冲突的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这本书更像是一剂清醒剂,它不负责给你温暖的拥抱,而是强迫你直面那些你试图回避的、关于“我为什么要这样对他/她”的残酷真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