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股指期货实战指导
定价:36.00元
作者:吴贵君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7-01
ISBN:978750178015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全书共分六章,分别是股指期货基础知识、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介绍、股指期货基本面分析、股指期货实战技术分析、股指期货交易指南、股指期货风险管理。
通过本书,投资者不但可以了解到股指期货的产生与发展、沪深300指数合约的各项制度、股指期货的定价理论及风险管理,更为重要的是还可以学习到一套完整的市场分析方法、套保、套利、投机交易的知识。
本书简练精致、通俗易懂,不但适用于广大没有股指期货交易经验的投资者进行学习,而且也适合有着期货交易经验的投资者进行提高之用。
目录
前言
章 股指期货基础知识
节 期货与金融期货的概念
一、期货的概念与分类
二、金融期货的概念
三、金融期货的产生与发展
四、金融期货的分类
五、金融期货的特点
六、金融期货与金融现货、远期、商品期货的区别
七、金融期货的功能
第二节 股指期货概念及编制方法
一、股指期货概念
二、股指期货编制原则与编制方法
三、股指期货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股指期货常用名词解释
第四节 股指期货的特点及功能
一、股指期货的特点
二、股指期货的功能
第五节 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权证、股票市场
一、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
二、股指期货与权证
三、股指期货与股票市场
第二章 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介绍
节 沪深300指数概述
一、沪深300指数
二、沪深300指数编制方法
三、沪深300指数的修正
四、成分股的定期调整
五、沪深300指数的特点
六、沪深300流通值前32只成分股列表
第二节 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
一、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表
二、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释义
三、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的国际比较
第三节 沪深300指数期货的市场组织结构
一、我国股指期货市场结构
二、中国证监会
三、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
四、期货公司
五、IB(中间介绍商)
六、银行
第四节 沪深300指数期货交易制度
一、席位管理制度
二、指令与成交
三、交易编码管理
四、套期保值管理
第五节 沪深300指数期货结算制度
一、结算会员制度
二、结算联保制度
三、结算账户
四、结算准备金和交易保证金
五、日常结算
六、交割结算
七、移仓
第六节 沪深300指数期货风险管理制度
一、保证金制度
二、价格限制制度
三、限仓制度与大户报告制度
四、强行减仓制度
五、强行平仓制度
六、风险警示制度
第三章 股指期货基本面分析
节 宏观经济因素与股指
一、经济周期与股指
二、国內生产总值(GDP)与股指
三、通货膨胀与股指
第二节 经济、财政政策与股指
一、利率与股指
二、汇率与股指
三、税收与股指
四、国债与股指
第三节 其他因素与股指
一、国际股票市场波动
二、政治因素与股指
三、突发因素与股指
第四节 成分股变动与股指
一、成分股的分红派息与股指
二、权重个股与股指
三、成分股替换与股指
第五节 基本面分析的注意事项
一、基本面分析的注意事项
二、基本面分析的两个简单方法
第四章 股指期货实战技术分析
节 技术分析基本理论
一、技术分析的概念
二、技术分析理论基础
三、道氏理论
四、波浪理论
五、江恩法則
六、相反理论
第二节 实战K线分析
一、K线基础知识
二、K线基本形态
三、常见K线组合
第三节 实战技术型态分析
一、头肩顶型态
二、头肩底型态
三、三重顶(底)型态
四、圆弧底(顶)型态
五、“V型”形态
六、“喇叭”型态
七、三角形
八、矩形整理
九、旗形
十、岛型
十一、趋势线
第四节 实战技术指标分析
一、移动平均线(MA)
二、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三、相对强弱指标(RSI)
四、指数(KDJ)
第五章 股指期货交易指南
节 股指期货开户流程
一、选择的期货公司开户
二、开户需要的准备材料
三、签署期货交易风险说明书
四、选择交易方式
五、《期货经纪合同书》的主要內容
六、选择事项或特殊事项
七、签署《期货经纪合同书》及补充协议
八、申请交易编码及确认资金账号
九、打入交易保证金
第二节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
一、套期保值的概念
二、套期保值的原理
三、套期保值的原则
四、β系数与套期保值比例
五、套期保值的类型
六、股指期货套期保值操作程序
七、股指期货套期保值影响因素
第三节 股指期货套利交易
一、套利交易的概念
二、股指期货套利交易的类型
三、套利的功能及特点
四、股指期货套利交易注意事项
五、各类套利交易可能的参与对象
六、套利交易的基本步骤
第四节 投机交易实战指南
一、要掌握“游戏”规則
二、了解股指期货交易与股票交易的区别
三、树立良好的交易心态
四、制定与执行交易计划
五、避免下单失误
六、建仓不要“斤斤计较”
七、勇于止损
八、敢于赢利
九、补仓要谨慎
十、选择活跃合约
十一、掌握“持仓量”有分析方法
第六章 股指期货风险管理
节 股指期货风险概述
一、股指期货风险的成因
二、股指期货风险的类型
第二节 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的风险管理
一、市场结构风险的管理
二、投资者自身风险管理
三、法律与技术风险管理
四、数理定价模型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第三节 股指期货代理机构的风险管理
一、期货代理机构的风险类别
二、期货代理机构的风险管理
三、股指期货代理机构风险管理的意义
第四节 投资者保护
一、中国证监会对股指期货市场的监管
二、中国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的作用
三、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
四、发现违法行为的投诉与举报
五、善于在期货纠纷中维护自身利益
六、期货纠纷的仲裁
七、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及诉讼义务
附录:期货相关法规
附录1: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附录2: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细则
附录3: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结算细则
附录4: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
后记
作者介绍
吴贵君:2001年进入期货行业,现任中国国际期货公司研究中心副总经理,从事宏观经济、农产品、股指期货研究及商品期货投资,目前主要以股指期货的研究为主,具有丰富的期货理论、行业研究、价差套利等实战经验。在《期货日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财
文摘
序言
最近读了本关于投资的书,虽然不是关于股指期货的,但里面关于宏观经济分析的部分让我受益匪浅。作者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影响全球经济走势的各种因素,比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地缘政治冲突等等,以及它们如何传导到具体的资产价格上。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经济周期下,各类资产表现的详尽分析。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数据和案例,清晰地展示了在经济扩张期、衰退期、复苏期和过热期,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资产的相对强弱变化。这让我明白,理解宏观经济的“大势”比任何技术指标都来得重要。书里还提到了如何根据宏观经济的信号来调整投资组合的风险敞口,这一点对于我这种风险偏好比较保守的投资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以前我总是凭感觉或者听小道消息做决策,现在我学会了从宏观层面去审视市场,这让我的投资思路更加清晰,决策也更加理性。书中的逻辑性很强,每一点的论述都建立在前一点的基础上,层层递进,让我很容易就能跟上作者的思路。虽然这本书没有直接讲股指期货,但它构建的宏观经济分析框架,无疑为我理解更复杂的金融衍生品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最近读的一本关于投资心理学的书籍,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没有像市面上大多数心理学书籍那样,仅仅停留在“克服恐惧和贪婪”这样泛泛而谈的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导致投资者非理性行为的深层心理机制。作者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和案例,揭示了诸如“锚定效应”、“损失厌恶”、“确认偏误”、“过度自信”等认知偏差,是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影响我们的投资决策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叙事陷阱”的讨论。作者指出,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喜欢听故事,而市场上的各种信息,也常常被包装成引人入胜的叙事,这很容易让我们忽略掉数据背后更残酷的真相。例如,一个充满“黑马”和“颠覆者”的故事,很容易让我们忽视潜在的风险。这本书让我认识到,成为一个成功的投资者,不仅仅是掌握分析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成为自己情绪和心理的“主人”。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用的方法来识别和克服这些心理偏差,比如“反思日记”、“预设止损点”、“寻求不同意见”等等。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市场的看法更加深刻,也对自己未来的投资行为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最近拜读了一本关于全球宏观经济周期的书籍,这本书的分析视角非常宏大,对于理解全球经济的脉动很有帮助。作者花费了大量篇幅,从历史的长河中梳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周期性波动,并着重分析了这些周期的驱动因素,包括技术创新、人口结构变化、资源禀赋、地缘政治等等。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对“康波周期”和“朱格拉周期”等长周期理论的解读。他不仅仅是简单介绍这些理论,而是通过丰富的历史数据和案例,生动地展示了这些长周期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轨迹。例如,作者在分析20世纪初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就详细描述了技术革新如何催生新的产业,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的繁荣,并最终引发新的经济调整。书中还对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比如从工业化时代的殖民者到21世纪的全球化参与者,这种跨时空的比较,让我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演变有了更深的理解。虽然书中涉及的案例非常多,但作者的叙述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即使是对于经济学背景不深厚的读者,也能从中获得很多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篇幅不算长,但内容密度却相当惊人。它主要聚焦于企业估值的方法论,并且提供了非常多实操性的案例分析。作者在书中详细阐述了DCF(现金流折现)、可比公司分析、先例交易分析等主流估值方法,并逐一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适用场景以及在具体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DCF模型时,对“关键假设”的剖析。他强调,模型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输入假设的合理性,例如增长率、折现率、终端价值的确定等等。书中列举了多种情景分析的方法,帮助读者理解不同假设对估值结果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把握估值的上下限。此外,书中对“定性分析”在估值中的作用也有深入的探讨。作者认为,单纯的财务数据分析往往是不够的,还需要结合公司的行业地位、竞争优势、管理层能力、公司治理等定性因素,才能做出更全面、更准确的判断。这与我以往只关注财务报表的做法形成了鲜明对比,让我意识到估值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数据”和“故事”并重。虽然这本书的主题是企业估值,但其严谨的分析逻辑和对细节的关注,对于任何想要深入理解金融市场运行逻辑的读者来说,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我最近接触了一本关于量化投资策略的书籍,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操性都非常棒。作者在书中系统地介绍了各种经典的量化投资模型,从简单的均值回归策略到复杂的机器学习模型,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因子投资”部分时的严谨性。他不仅解释了各种因子的基本原理,还深入探讨了这些因子是如何在现实市场中被提取、验证和应用的。书中还包含了很多实际的交易案例,展示了如何将这些量化模型转化为具体的交易指令,以及在实际交易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挑战,例如滑点、交易成本、模型失效等等。作者在书中也毫不避讳地讨论了量化投资的局限性,比如市场风格的切换可能导致模型失效,以及黑天鹅事件的不可预测性。这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分析非常客观和全面。此外,书中还涉及了如何构建和优化交易系统,包括数据处理、回测、风险管理等环节。虽然我目前还没有能力完全理解并实践书中的所有内容,但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通往量化投资世界的一扇大门,让我对未来在投资领域的探索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