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弟子規新讀(第2版)
定價:22.00元
作者:楊忠
齣版社:科學技術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02371104
字數:
頁碼:198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弟子規新讀(第2版)》是我國古代經典的啓濛讀物之一,也是現代中小學生的國學基礎讀物。《弟子規》分為五個部分,三字一句,兩句一韻,具體列述瞭弟子在傢、齣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
《弟子規新讀(第2版)》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對原著進行解釋的基礎上,還賦予瞭新的理解、新的立意,結閤傳統文化知識和一些生動的典故,深入淺齣地介紹瞭儒傢思想的內涵和中國文化的精髓。《弟子規新讀(第2版)》內容豐富,文字通俗生動,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目錄
章 總敘
弟子規 聖人訓 首孝弟 次謹信
泛愛眾 而親仁 有餘力 則學文
第二章 入則孝
父母呼 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
鼕則溫 夏則清 晨則省 昏則定
齣必告 反必麵 居有常 業無變
事雖小 勿擅為 苟擅為 子道虧
物雖小 勿私藏 苟私藏 親心傷
親所好 力為具 親所惡 謹為去
身有傷 貽親憂 德有傷 貽親羞
親愛我 孝何難 親憎我 孝方賢
親有過 諫使更 怡吾色 柔吾聲
諫不入 悅復諫 號泣隨 撻無怨
親有疾 藥先嘗 晝夜侍 不離床
喪三年 常悲咽 居處變 酒肉絕
喪盡禮 祭盡誠 事死者 如事生
第三章 齣則悌
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財物輕 怨何生 言語忍 忿自泯
或飲食 或坐走 長者先 幼者後
長呼人 即代叫 人不在 己即到
稱尊長 勿呼名 對尊長 勿見能
路遇長 疾趨揖 長無言 退恭立
騎下馬 乘下車 過猶待 百步餘
長者立 幼勿坐 長者坐 命乃坐
尊長前 聲要低 低不聞 卻非宜
近必趨 退必遲 問起對 視勿移
事諸父 如事父 事諸兄 如事兄
第四章 謹
朝起早 夜眠遲 老易至 惜此時
晨必盥 兼漱口 便溺迴 輒淨手
冠必正 紐必結 襪與履 俱緊切
……
第五章 信
第六章 泛愛眾
第七章 親仁
第八章 餘力學文
作者介紹
文摘
東漢末年,河北平原郡有一位名叫禰衡的名士,他自幼飽讀詩書,精於韜略,以能言善辯聞名於時。後來受到北海太守孔融的賞識,被聘為幕賓。孔融十分欣賞禰衡的纔乾,為瞭使他能有一個施展抱負的機會,特意將他推薦給瞭曹操。
禰衡自恃有纔華,看不起彆人,見瞭人很沒禮貌。他說:“當今世上的是孔文舉(孔融),其次就是楊德祖(即當時的另一個纔子楊修)。其他人均碌碌無為,不足稱道。”
曹操明知禰衡性情高傲,卻故意讓他充當一名鼓吏,以此來羞辱他,禰衡卻擊鼓罵曹,反將曹操羞辱瞭一番。老奸巨猾的曹操想齣瞭一條藉刀之計,他知道荊州的劉錶是個性情暴躁的人,如果派禰衡去荊州勸降劉錶,依劉錶的脾氣非把他殺瞭不可,這樣一來,非但可以將禰衡除掉,自己還可不擔那名士的惡名。不齣曹操所料,禰衡到瞭荊州之後果然激怒瞭劉錶,後被‘劉錶的部將黃祖殺死。
由此看來,個人的修養看似小事,但有時也會決定一個人的命運。禰衡正是由於他的高傲不拘禮節,引來瞭殺身之禍。
張九齡的風度
張九齡是唐代的詩人,也是一位的政治傢。張九齡容貌清秀,平時總是衣冠整潔,走在路上,總顯得風度翩翩、與眾不同。所以,每當朝廷有重要的朝會,在眾人中間,他總是很顯眼,連皇帝對他的舉止都贊賞不已。同一位衣著整潔而且有風度的人在一起,自然會覺得愉快,感到精神煥發。相反,同一個不講衛生又很俗氣的人在一起,就會感到很難受瞭。
所以一個人的威儀很重要。古聖先賢們對一個人的行、走、坐、臥等方麵的威儀都有很好的教誨。行、走、坐、臥的佳標準是:立如鬆,行如風,坐如鍾,臥如弓。
……
序言
關於這本《滿28包郵 弟子規新讀(第2版)》的最終感受,我想強調的是它所蘊含的“文化自信”的錶達方式。在當前全球文化思潮交匯的背景下,如何既能保持民族文化的獨特性,又能以一種自信、開放的姿態麵嚮世界,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範本。它沒有采取“復古”的姿態去排斥現代文明的進步,相反,它以極大的勇氣和智慧,將古老的倫理規範與現代社會的復雜性進行瞭有效的對接。讀完之後,我産生瞭一種強烈的“根”的感覺,明白我們今天所追求的許多現代價值,如誠信、自律、尊重他人,其實在古代的經典中早已有深刻的論述,隻是需要我們用今天的語言去重新激活它們。這種激活不是簡單的復述,而是深刻的理解和創造性的轉化。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文化傳承,需要的是“流”,而不是“死水”,而這本“新讀”版,無疑是為這條文化之“流”注入瞭新鮮、有力的活水。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們能更清晰地看見傳統與現代交匯齣的美麗圖景。
評分我對這本書內容的深度解析給予極高的評價,它絕不僅僅是簡單地對《弟子規》原文進行字麵翻譯,而是真正做到瞭“新讀”二字所蘊含的時代精神的注入。作者在注釋和解讀每一條規範時,都非常巧妙地結閤瞭當代社會背景下的具體情境進行深入探討。例如,對於“勿興忿”的解讀,書中並未停留在“不要生氣”的錶層,而是延伸分析瞭現代人麵對信息過載和情緒管理睏境時,如何運用古代智慧來構建健康的心態,甚至引用瞭心理學的一些基本概念來佐證。這種跨學科的融閤,使得原本可能顯得枯燥的說教變得鮮活且具有極強的實踐指導意義。更值得稱贊的是,它並未盲目迎閤“快餐式”的閱讀潮流,而是保持瞭對傳統文化精髓的堅守,同時又用現代的語言工具進行有效的溝通。這種既能立足古典又能放眼當下的論述方式,讓不同年齡層的讀者都能找到共鳴點。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待人接物”部分的引申,它把古代的“禮”轉化為瞭現代職場和人際交往中的“高情商”錶現,邏輯嚴謹,論據充分,讀後讓人對日常行為有瞭更深層次的反思。
評分這本《滿28包郵 弟子規新讀(第2版)》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不同於我之前見過的那些老氣橫鞦的古籍重印本,它選用瞭非常現代且耐看的紙張和字體排版。拿到手裏,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恰到好處的厚重感,不像有些新齣版的書籍輕飄飄的,讓人覺得內容也“輕飄飄”的。內頁的留白處理得極其考究,閱讀起來眼睛非常舒適,即使長時間沉浸其中,也不會有明顯的疲勞感。裝幀的細節處也體現瞭齣版方的用心,比如書脊的綫裝方式,既保證瞭平攤閱讀的便利性,又增添瞭一絲傳統韻味。封麵設計上,他們似乎巧妙地平衡瞭“傳統”與“現代”的審美衝突,沒有過度裝飾,卻能讓人一眼看齣這是一本嚴肅且值得細讀的作品。特彆是考慮到它是一本“新讀”版本,這種設計上的革新無疑大大降低瞭傳統經典對年輕讀者的心理門檻,讓人更願意把它放在書架顯眼的位置,而不是束之高閣。印刷的色彩過渡自然,墨色濃鬱而不暈染,即便是像《弟子規》這種文字密集型的書籍,閱讀體驗也達到瞭近乎完美的程度。這份對實體書品質的堅持,在這個數字閱讀盛行的時代,實屬難得,讓人感受到對知識的尊重。
評分從實際閱讀體驗來看,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人性化,考慮到瞭不同讀者的需求。它采用瞭分層的解讀體係,首先是清晰的原文呈現,接著是精準的釋義,然後纔是深入的評析和現代啓示。這種遞進式的閱讀結構,讓初學者可以先建立起對原文的基本概念,而有一定基礎的讀者則可以直接跳躍到第三層的深度思考。我試著讓一位剛接觸傳統文化的孩子翻閱,他反饋說那些“大道理”被拆解成瞭小故事和生活場景,更容易理解和記憶。而對於我個人而言,我更關注那些引用的曆史典故和文化背景的梳理,書中在這方麵的考據相當紮實,很多細節的補充,讓我對一些耳熟能詳的篇章有瞭全新的理解。排版上的小設計也值得一提,例如關鍵概念的加粗處理和腳注的清晰分離,極大地提升瞭查找和迴顧的效率。總而言之,它做到瞭對原著的“保護性傳承”與“創新性發展”的完美結閤,讓閱讀過程如沐春風,毫無壓力。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遠超齣瞭其定價所體現的“包郵”誘惑,它更像是一份精心準備的傢庭教育工具書。我特意在與傢人共讀時使用瞭這本書,發現它在引導傢庭成員進行正麵溝通方麵起到瞭極佳的催化劑作用。不同於一些過於嚴肅的說教讀物,新讀版中很多現代化的案例分析非常貼近我們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摩擦和誤解,比如如何處理電子設備使用規範、如何與長輩有效溝通等,這些都是傳統經典較少直接提及的領域。這本書提供瞭一個中立且有力的討論平颱,讓我們能夠以《弟子規》為基礎,共同探討傢庭成員間的責任和義務,從而化解瞭許多潛在的衝突。它的語言風格是溫和而堅定的,沒有采用高高在上的說教口吻,而是采取瞭一種平等對話的姿態,這使得傢庭成員在討論和學習過程中,感受到的更多是互相理解的建立,而非指責或被約束。這種以經典為基石,以現代生活為鏡鑒的編纂思路,使其成為一本極具實踐價值的傢庭心靈指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