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缝皮革教室

手缝皮革教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悦 韩裴光范 著
图书标签:
  • 皮革工艺
  • 手缝
  • DIY
  • 手工
  • 教程
  • 皮革制作
  • 手作
  • 皮革材料
  • 零基础
  • 创意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8020
商品编码:29980576203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手缝皮革教室

定价:49.80元

作者:陈悦 (韩)裴光范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1115180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通过手工劳作,为皮物融入那段时光中你的情感,无论是作为一份礼物,还是留给自己的一段回忆,都希望使用者能将其一直留在身边,不要轻易丢弃。 选用上等材质精心制作的一件手缝皮物,经久耐用,可以经过岁月的层层洗涤,呈现出只属于使用者的独特气质。 面对初学者的困惑和需求,本书从基础的材料、工具、基本操作讲起,悦和裴在内容安排的详细程度上进行过多次商讨和完善,并精心选配了大量操作步骤图,这是他们想做出一本真正适合初学者学习的手工书的初衷,也是他们长期秉持朴实真诚创作理念的一种诠释。 本书所含14款皮物按照从易到难的顺序编排,并配有完整的原尺寸模板纸样,读者可以通过每一款作品学习不同的手缝皮革技巧。在操作步骤中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本书都做了特殊标注。

内容提要


内容编排循序渐进,从基础入手,先讲解有关皮革的知识、使用的工具、制作版型的方法、切割方法、基本缝法、养护方法等,再分别从初级到高级选取实用的例子讲解操作步骤,注重实用性。实例包括流苏、编织手环、卡包、手机包、护照夹、钥匙套、拉链化妆包、短款钱包、长款钱包、手提包、斜挎小包(单针单线缝法)、斜挎小包(內缝式)、迷你小靴子、皮盘。

目录


前言作品效果图Lesson 1 手缝皮革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1-1 皮革的基础知识·鞣制·各种天然皮革的特点·什么是头层皮革·真皮和人造革·皮革的部位和纤维·如何挑选皮革·皮革的保养和注意事项1-2 材料介绍1-3 工具介绍·裁切工具·划线和打孔工具·粘合工具·缝线工具·边缘和床面处理工具·五金扣具/工具·其他工具1-4 手缝皮革基本操作·制作纸型·描绘与裁切皮革·标记划线与打孔·麻线上蜡与穿针·几种缝制方法介绍·皮革粘贴与床边处理·金属配件的安装·拉链安装制作·研磨裁皮刀·使用裁皮刀削薄Lesson 2 基础作品制作2-1 流苏2-2 编织手环2-3 卡包Lesson 3 初级作品制作3-1 手机包3-2 护照夹3-3 钥匙套Lesson 4 中级作品制作4-1 拉链化妆包4-2 短款钱包4-3 长款钱包Lesson 5 高级作品制作5-1 手提包5-2 斜挎小包(单针单线缝法)5-3 斜挎小包(内缝式)Lesson 6 特别课程6-1 迷你小靴子6-2 皮盘专栏会呼吸的皮革手作的质朴真诚之美越用越有魅力的皮革成为一个手缝职人工房介绍作品模板纸样

作者介绍


悦物语工房的创始人是一对相识十二年的中韩情侣。 裴来自韩国,悦来自中国。 裴负责手工设计和制作,悦负责营销和客户管理。 悦物语工作室成立于2011年,2013年春夏在北京开设实体体验店。 除了接受顾客的订单,也不定期开设手工皮革体验课,受到了很多手工爱好者和媒体的关注与支持。 2015年4月在广州开设新工作室,并在皮革/工具进口和教学WORKSHOP等方面扩展业务。 希望能给更多志同道合的手工皮革爱好者和顾客提供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以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为您构思的一份关于一本假设的、不包含《手缝皮革教室》内容的图书简介,旨在描绘一个具有自身特色和深度的独立主题。 --- 《时光的纹理:古典钟表修复的艺术与哲学》 引言:时间的低语与机械的灵魂 我们栖居于时间之中,却鲜少真正“看见”时间本身。时间是流动的、无形的,但当它被凝固于精密的黄铜齿轮和打磨光滑的宝石轴承之中时,它便拥有了实体、温度与生命。 《时光的纹理:古典钟表修复的艺术与哲学》并非一本简单的工具书,它是一封写给机械美学的情书,是一次深入人类对“精确”和“永恒”不懈追求的历史漫游。本书将带领读者跨越数个世纪,探索那些沉默地记录了人类文明步伐的复杂机械——那些曾经挂在国王寝宫、装饰在富商书房、或是陪伴着航海家穿越无垠海洋的古典钟表。 第一部:尘封的遗产——钟表史的宏伟画卷 本部分追溯了从早期简单的日晷到17世纪摆轮系统的突破性发展,以及精准计时技术如何重塑了科学、航海和工业革命的面貌。 1.1 擒纵的革命:从摆锤到游丝 我们将详细剖析决定钟表精准度的核心机制——擒纵系统。探讨克里斯蒂安·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的游丝理论如何为便携式时计的诞生铺平了道路,以及这种微小创新如何影响了地理大发现的进程。这里没有冗余的公式,只有对手艺人如何以哲学思辨解决物理难题的生动描述。 1.2 艺术与工程的交汇点:大复杂功能时代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钟表不再仅仅是计时工具,它们成为了权力与品味的象征。本章聚焦于那些拥有复杂天文显示、自鸣报时甚至人形自动机械(Automata)的座钟和怀表。我们将探究著名钟表匠人,如布雷盖(Breguet)等大师,如何在狭小的空间内编织出宇宙运行的模型,以及他们如何将雕刻、珐琅彩绘等装饰艺术融入到机械结构之中。 1.3 工业化浪潮下的工艺变迁 随着19世纪的到来,精密机械加工(如万能机床)的出现,使得标准化的零部件成为可能。本书将探讨这种工业化如何对传统手工艺造成冲击,同时,也催生了对更稳定、更耐用机芯的需求,为现代制表业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修复的沉思——重获生命的艺术 修复,不是简单的更换零件,而是一种与逝去工匠的对话,是对时间流逝的温柔抵抗。 2.1 “病理学”的初探:诊断与观察 修复工作始于细致的观察。本章将以案例研究的形式,展示如何通过观察机芯的氧化程度、齿轮的磨损痕迹、以及发条盒的疲劳状态,来判断一块古董钟表所经历的“生命”。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显微镜观察宝石轴承的微观结构,区分是设计缺陷还是环境侵蚀造成的损伤。 2.2 材质的学问:金属的记忆与处理 不同的时代使用不同的金属合金。书中会深入讲解黄铜、白钢、镍银在不同湿度和温度下的反应特性。例如,如何安全地去除百年积垢而又不损伤基材的化学反应,以及在制作替换零件时,如何选择与原件具有相近热膨胀系数的材料,以确保修复后的平衡性。这部分内容侧重于材料科学在古典工艺中的实际应用。 2.3 游丝的驯服:平衡轮的灵魂重塑 游丝的微调是修复工作中难度最高、最考验经验的部分。本书将细致描绘手工矫正游丝弯曲度、调整摆轮的重量平衡的技艺。描述如何使用特制的工具,在不接触游丝的情况下,通过微小的温度变化或磁场引导来修正其螺旋线的对称性,从而恢复其“呼吸”的韵律。 2.4 润滑的哲学:油的生命周期 钟表内部的润滑油如同血液,需要精确的粘度和适度的铺展性。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润滑剂(从传统牛骨油到现代合成油)的适用场景,以及“过度润滑”和“润滑不足”对机芯寿命的决定性影响。这不是简单的涂抹指南,而是关于摩擦学在微观尺度上的哲学考量。 第三部:超越机械——钟表与人类精神 本书的最终部分,从修复的实践延伸至对时间本质的哲学思考。 3.1 声音的重构:报时机制的情感共鸣 报时声(Striking Mechanism)是钟表与人类情感连接最直接的桥梁。无论是教堂钟的浑厚回响,还是座钟的清脆报刻,修复这些复杂的“打簧”系统,需要对声学原理有深刻理解。我们将分析不同簧片和音板的形状如何塑造出独一无二的音色,以及修复者如何力求还原制造者最初赋予声音的“情感”。 3.2 匠人的传承与孤独 修复工作往往是孤独的。本书通过对数位隐退的欧洲修复大师的口述历史片段的梳理,展示了这种手艺如何代代相传,以及在数字化时代,对这种需要数千小时耐心和专注力的“慢艺术”的坚持。它探讨了何为真正的“精准”——是秒表的读数,还是对手工艺的尊重? 结语:停下的瞬间与永恒的韵律 《时光的纹理》旨在提醒我们,每一次对古老机械的维护,都是对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致敬。这些精密的仪器,教会我们理解周而复始的规律,也教会我们在流逝中寻找永恒的锚点。翻开本书,您将听见时间重新开始跳动的声音。 ---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对《手缝皮革教室》这个名字,我并没有抱太大期望,只是觉得“手缝”这个词比较吸引我。但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后,才发现它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它不像一本枯燥的教程,更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聊天。你会感受到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皮革的深情,以及那种希望将这份美好传递出去的真诚。很多时候,读着读着,我就会停下来,陷入沉思。它让我思考,为什么我们会如此着迷于亲手制作的过程?也许,这是一种对抗快节奏、碎片化生活的方式,是对“慢”生活的一种致敬。在如今这个一切都追求效率和便捷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用双手去创造一件有温度的物品,本身就是一种奢侈。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种需求。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细节的关注,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坚持。每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力量和灵感,让我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一份宁静与慰藉。

评分

收到!以下是我为您创作的5段不同风格、不同角度的读者图书评价,均围绕“手缝皮革教室”的书名展开,但内容不直接提及书本具体章节或技巧,而是侧重于阅读体验、情感共鸣以及对皮革手作的热情,力求自然、真实,且风格迥异,避免AI痕迹: 一拿到这本《手缝皮革教室》,我就被它那沉甸甸的质感和扑面而来的复古气息所吸引。封面上的皮革纹理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翻开一探究竟。我一直对皮革制品有着莫名的好感,总觉得那温润的光泽和坚韧的触感,是机械化时代里一份难得的温暖。总想着有一天能亲手为自己打造一件独一无二的皮具,但往往望而却步,总觉得门槛太高,没有专业工具,没有系统指导。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心中的那份渴望。它没有上来就灌输复杂的理论,而是用一种循序渐进、引人入胜的方式,一点点地打开了通往皮革世界的大门。读着读着,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宁静的手工坊,耳边是细微的缝纫声,鼻尖是淡淡的皮革香味,手中仿佛也握住了冰凉的锥子和坚韧的针线。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获得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旅行,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手工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评分

我买这本书,纯粹是因为我一直喜欢那种复古、有质感的皮具,总觉得它们承载着故事和时光。平时在网上看到一些皮具工作室的作品,都会被深深吸引,但总觉得自己动手能力不行,不敢尝试。这本书的标题,听起来就特别亲切,“教室”二字,暗示着一种教学相长、耐心指导的氛围。读了之后,果然如此!作者没有用生硬的术语,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复杂的工艺娓娓道来。很多时候,我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想象自己在实际操作的场景。比如,当描述到某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时,我脑海里就会浮现出自己拿起工具,小心翼翼地去使用的画面。这种预想,大大降低了我对新事物的恐惧感,让我觉得“原来我可以”,让我对动手尝试这件事充满了信心。它给了我一个踏出第一步的勇气,让我相信,只要有心,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皮具匠人”。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触”动。我并非皮革制作的初学者,但总感觉自己的技术瓶颈难以突破,缺乏系统的梳理和提升。市面上很多教程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零散,很难形成连贯的学习体系。《手缝皮革教室》的出现,恰好弥补了这一点。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步骤,而是通过对每一个环节的细致讲解,让你真正理解“为什么”这么做,而不仅仅是“怎么”做。这种深入的剖析,让我豁然开朗。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操作,发现了许多可以改进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感受到了皮革这种材质本身的魅力。书中所描绘的皮革从最初的状态到最终成品的转变过程,充满了生命的律动。看着那些精美的图片,我仿佛能感受到皮革纤维的张力,闻到那股醇厚的味道。这是一种非常感性的体验,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期待和动力。

评分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手作是一种非常治愈人心的过程。《手缝皮革教室》这本书,可以说是将这种治愈力发挥到了极致。它不仅仅是教授技巧,更传递了一种“慢下来,好好生活”的理念。在阅读过程中,我很少会感到压力,反而是一种轻松愉悦的体验。那种将零散的材料,通过自己的双手,一点点变成一件实用又美观的物品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书中对细节的强调,让我更加注重生活中的点滴,学会欣赏那些被忽略的美。我喜欢它那种不急不躁的节奏,就像是在和一本老朋友对话,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体会。它让我明白了,手作的意义,远不止于制作一件物品,更是对自我的一种表达,一种与世界的温柔连接。看完这本书,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尝试,去感受那种从无到有的创造的喜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