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的组织设计
定价:68.00元
作者:赵秋红,郗蒙浩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03051192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脊精装
开本:B5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导语_点评_推荐词
内容提要
本书系统深入地分析和指出中国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的构建思路、原则与方法,提出基于协同思想的中国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的总体架构,构建分形视角下的中国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组织及其动态重构体系,提出中国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救助管理体系的设计方案。本书论述严谨、论论据充分,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同时,研究成果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预防-响应-处置-恢复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阅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对“组织文化”与“应急韧性”之间耦合度的强调,这一点是很多技术导向的应急手册所忽略的。作者似乎在传达一个核心观点:一套设计精良的应急组织架构,如果其赖以生存的组织文化是僵化、推诿或过度保守的,那么这套架构在真正的压力测试面前,只会像一张精美的纸糊盔甲,不堪一击。书中对“信任资本”在应急响应链中的估值方法和建立机制的探讨,非常具有前瞻性。它不再将“信任”视为一种软性指标,而是将其量化为影响信息传递速度和执行效率的关键变量。书中提到,高信任度的团队能够在没有明确指令的情况下,依据共同的“潜台词”进行高效协同,而低信任度的团队即便有最详尽的SOP(标准作业程序),也可能因为互相掣肘而陷入瘫痪。这种将软性要素硬性化的分析角度,为我们思考如何进行长期组织建设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实用的工具。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案例分析深度感到非常震撼。市面上很多应急管理书籍,要么是泛泛而谈,要么是采用一些陈旧的、已经被充分讨论过的经典案例来支撑论点。但这本书显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去挖掘那些具有极高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真实事件。比如,书中对某次跨国供应链中断事件的剖析,它没有停留在对结果的谴责上,而是详细拆解了事前组织如何因为“部门墙”和“认知偏差”导致了响应迟缓。更精彩的是,作者并未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而是提出了多种基于不同组织文化和资源禀赋的“适应性调整模型”。这让我意识到,应急管理的核心不在于寻找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方案,而在于组织能否在压力下,基于自身的内在逻辑,快速“进化”出一套临时的、最适用的应对框架。书中对“信息茧房”在危机决策中的作用的描述,精准且辛辣,它迫使读者跳出舒适区,重新审视自己日常工作中的沟通模式。这种由表及里、直击痛点的分析方式,极大地提升了这本书的阅读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风格简直是清流中的一股激流,它完全颠覆了我对专业类书籍的刻板印象。作者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时而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战场指挥官,用极简、果断的语言描绘关键决策点,让人感到肾上腺素飙升;时而又像一位冷静的哲学家,在关键的转折点插入一段对“不确定性本质”的思辨,将读者的注意力从表面的事件拉回到底层逻辑的构建上。特别是书中对于“决策权力的流动性”的论述,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比如将组织比作一个流动的液体而非固定的晶体,这个比喻非常生动地解释了在非常规事件中,僵化的层级结构如何成为最大的阻碍。这种兼具学术严谨性与文学表现力的写作手法,使得原本可能令人生畏的组织设计理论,变得极其易于消化和记忆。我发现自己不仅在“学习”知识,更是在“体验”一种危机思维的转变过程。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体现了其对“非常规”事件的深刻理解。它没有采用传统的“准备-响应-恢复”三段论的线性结构,而是采用了一种螺旋上升、迭代优化的框架。开篇就抛出了几个极端的、近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场景,强迫读者在没有参考标准的情况下思考。随后,作者才逐步引入“模块化设计”、“冗余机制的适度引入”和“事后解构与知识固化”等理论工具。这种先挑战认知边界,再提供工具箱的布局,避免了读者在学习初期就陷入细节的泥淖,而是始终保持对宏观挑战的关注。尤其让我欣赏的是,它对“失败的容忍度”这一敏感话题的处理。作者大胆地为组织在早期实验和试错中设定了一个“可控的失败缓冲区”,这在强调绝对正确和零失误的传统管理学中是极具颠覆性的。它告诉我们,要设计一个能应对未知,就必须允许组织在已知范围内犯下“聪明的错误”。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眼球,那种用深蓝色和亮黄色构成的对比色块,给人一种既沉稳又警觉的感觉,正契合了“非常规突发事件”这个主题。我原本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理论汇编,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和流程图,但翻开目录后,我发现作者的用心之处。它似乎不满足于仅仅罗列标准化的应急预案,而是深入探讨了在面对“黑天鹅”式的、前所未有的危机时,组织架构本身需要具备的柔性和适应性。书中对“组织设计”的解读非常新颖,它没有固守传统的科层制结构,反而大量篇幅用于论述跨部门协作的动态网络构建,以及如何在信息极度不对称和时间压力极大的情况下,实现权力的快速下放与有效制衡。特别是关于“影子团队”和“快速反应部队”的章节,描述了如何设计一套能在危机发生初期,绕过冗长审批链条,迅速做出初步判断和行动的临时机构。这不仅仅是流程优化,更是对传统官僚主义在极端情境下失效的一种深刻反思和组织形态的重构。读起来让人感觉,这不是一本写给图书馆里落灰的理论研究者,而是实实在在的、能够指导一线管理者如何“造一台能在暴风雨中飞行的飞机”的实操手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