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麻将兵法(修订本)
定价:18.00元
作者:严行方
出版社:上海辞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03-01
ISBN:9787532608850
字数:
页码:23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2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麻将兵法(修订本)》内容共分上下两部,严格按照《中国麻将竞赛规则》的精神进行阐述。上部主要介绍麻将的基础知识;如麻将的起源及演变、发展过程;麻将的魅力何在;打麻将的基本常识、计番方法及规范打法;各种花样牌的图例及计分;常用麻将口诀;常见麻将舞弊手法及其识别;如何组织麻将比赛等等,供初学者阅读参考。下部主要通过120个牌例,从组牌、吃牌、出牌、蒙牌、诱牌、牌、扣牌、诛牌、和牌10个方面,逐一介绍不同时机下的实战技巧,佐以图例来加深理解,供钻研者使用借鉴。
目录
上部 应知应会篇
章 麻将来历
一、骰子
二、叶子戏
三、骨牌
四、筹码
五、马吊牌
六、纸牌
七、麻将
第二章 麻将魅力
一、平等
二、辩证
三、识人
四、单干
五、未知
六、流动
七、自由
八、联想
九、运气
第三章 麻将常识
一、麻将的组成
二、骰子
三、座位
四、牌目
五、基本术语
第四章 规范打法
第五章 计番方法
第六章 花样牌图例及计分
第七章 麻将口诀
第八章 舞弊与防弊
第九章 竞技比赛的组织
下部 实战实务篇
第十章 组牌技巧
第十一章 吃牌技巧
第十二章 出牌技巧
第十三章 蒙牌技巧
第十四章 诱牌技巧
第十五章 牌技巧
第十六章 扣牌技巧
第十七章 诛牌技巧
第十八章 听牌技巧
第十九章 和牌技巧
上部 应知应会篇
章 麻将来历
一、骰子
二、叶子戏
三、骨牌
四、筹码
五、马吊牌
六、纸牌
七、麻将
第二章 麻将魅力
一、平等
二、辩证
三、识人
四、单干
五、未知
六、流动
七、自由
八、联想
九、运气
第三章 麻将常识
一、麻将的组成
二、骰子
三、座位
四、牌目
五、基本术语
第四章 规范打法
第五章 计番方法
第六章 花样牌图例及计分
第七章 麻将口诀
第八章 舞弊与防弊
第九章 竞技比赛的组织
下部 实战实务篇
第十章 组牌技巧
第十一章 吃牌技巧
第十二章 出牌技巧
第十三章 蒙牌技巧
第十四章 诱牌技巧
第十五章 牌技巧
第十六章 扣牌技巧
第十七章 诛牌技巧
第十八章 听牌技巧
第十九章 和牌技巧
作者介绍
严行方,1963年生,江苏宜兴人。作家。出版著作70多部。每有新作问世,必要广赠朋友。统计表明,在他的所有赠书中,本书受欢迎、研读时间长、传阅率高。更有趣的是,受赠者潜心研读本书后会纷纷邀他切磋,结果屡屡印证那句老话:“教会徒弟,饿煞师傅。”喜也?悲也?
文摘
五、马吊牌
到了明代天启年间,本来作为六博戏附属品的筹马,逐渐演变成为单独的一种戏娱用具,即马吊牌。它宽约寸许,长3、4寸,用多层纸裱糊而成,更趋近于今天的麻将牌。马吊牌共有40张,分为文钱、索子、万字、十万4门,均用《水浒》人物为标志,牌具制作也更讲究。马吊牌供4人玩赏,每人各取8张,其余留着不用。4人轮流依次出牌、取牌,以大打小,决出胜负。马吊牌有庄家、闲家之别,庄无定主,可轮流坐庄,由3个闲家合力攻打庄家。后来,麻将从马吊牌中学到了它的操作内容。
六、纸牌
到了清初,马吊牌吸收了骨牌的特点,派生出一种纸牌叫默和牌。这种牌将马吊牌的4门改成文钱、索子、万字3门,长2寸许、宽不到1寸,也是供4人玩赏,由纸裱糊而成。纸牌开始时共有60张,4人先各取lO张,然后依次取牌、打牌。3张连在一起的牌叫工副,有3副牌另加工对牌为胜,赢牌时称为“和’⑩。一家打出牌时如有2家或3家同时告和,以得牌在先者为胜。这些,都很像今天的麻将游玩规则了。后来,有人嫌工副纸牌玩起来不过瘾,便把2副纸牌合起来打,张数也由此增加到120张。除了3张相连成为工副以外,3张相同的牌也可组成工副。这时的纸牌叫碰和牌,更接近于今天的麻将玩法了。所以,直到今天,仍有人喜欢玩纸牌游戏。
七、麻将
到了清末,在马吊牌、纸牌的基础上增加了东、南、西、北4色风牌共工6张,后来又加进了2组花牌共8张,并且仿照骨牌的样子,将纸牌改成长方体的骨制牌。至此,麻将牌的雏型即告完成。
至于麻将一词的正式定名,据说“麻”字来自麻雀纸牌,“将”字取自牌中必须有“将”牌才能和牌的规则。也有人认为,“麻”字是从马吊牌的“马”字转音而来,而“将”则与玩牌时特有的轮转、取牌方向相逆的“犟”有关。
随着社会的发展,麻将用具的制作材料在不断得到发展,而其内容也会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如有人把“中”、“发”、“白”用“天”、“地”、“人”取代;“福’、“禄’、“寿”、“禧”用“阴”、“阳”、“平’、“衡”取代。万子由图案代替,饼子图案改为太极图案,条子图案则用八卦爻形符号代替,天、地、人、东、南、西、北、阴、阳、平、衡、春、夏、秋、冬等均用中英文同时标注。目前,这套“易认、易记”的麻将牌已被国家局授予,并引起了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关注。另外,利用麻将软件,工个人便可在电脑上打麻将,同样趣味横生。
……
序言
上部 应知应会篇
章 麻将来历
一、骰子
二、叶子戏
三、骨牌
四、筹码
五、马吊牌
六、纸牌
七、麻将
第二章 麻将魅力
一、平等
二、辩证
三、识人
四、单干
五、未知
六、流动
七、自由
八、联想
九、运气
第三章 麻将常识
一、麻将的组成
二、骰子
三、座位
四、牌目
五、基本术语
第四章 规范打法
第五章 计番方法
第六章 花样牌图例及计分
第七章 麻将口诀
第八章 舞弊与防弊
第九章 竞技比赛的组织
下部 实战实务篇
第十章 组牌技巧
第十一章 吃牌技巧
第十二章 出牌技巧
第十三章 蒙牌技巧
第十四章 诱牌技巧
第十五章 牌技巧
第十六章 扣牌技巧
第十七章 诛牌技巧
第十八章 听牌技巧
第十九章 和牌技巧
上部 应知应会篇
章 麻将来历
一、骰子
二、叶子戏
三、骨牌
四、筹码
五、马吊牌
六、纸牌
七、麻将
第二章 麻将魅力
一、平等
二、辩证
三、识人
四、单干
五、未知
六、流动
七、自由
八、联想
九、运气
第三章 麻将常识
一、麻将的组成
二、骰子
三、座位
四、牌目
五、基本术语
第四章 规范打法
第五章 计番方法
第六章 花样牌图例及计分
第七章 麻将口诀
第八章 舞弊与防弊
第九章 竞技比赛的组织
下部 实战实务篇
第十章 组牌技巧
第十一章 吃牌技巧
第十二章 出牌技巧
第十三章 蒙牌技巧
第十四章 诱牌技巧
第十五章 牌技巧
第十六章 扣牌技巧
第十七章 诛牌技巧
第十八章 听牌技巧
第十九章 和牌技巧
作为一本“修订本”,看得出作者在资料更新和案例丰富性上下了大功夫。我特意对比了过去读过的几本老旧的麻将指南,发现这本新版不仅融入了当前麻将界流行的打法和新规则的应对,更重要的是,它对“人”的因素分析得更为透彻。例如,书中专门开辟了一部分来探讨不同地区、不同年龄段牌友的心理倾向和出牌习惯,这一点非常实用,它教会我如何快速“阅读”牌桌上的气氛和对手的性格。我上次遇到一个非常沉稳的对手,平时很少放炮,但通过书中教授的几种特定信号捕捉,我成功判断出他手上有大牌正在做,从而提前进行了有效的阻击,避免了一次惨重的损失。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教你“怎么打”,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看”和“怎么在牌桌上生存”。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学习打麻将,不如说是在进行一场智力上的深度对话。作者的笔锋中流露出一种对麻将艺术的深深热爱和近乎偏执的钻研精神,这种激情很容易感染读者。很多章节,尤其是关于“气氛牌”和“牌局控制权”的探讨,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娓娓道来他几十年的江湖经验,充满了江湖气和哲理。它很少用生硬的命令式口吻,而是多用反问和启发式的引导,比如“你真的确定,这张牌是你想要的吗?”这种提问方式,迫使我停止机械性出牌,转而进行深度思考。这种由内而外提升的觉悟,是任何死记硬背的口诀都无法替代的。我甚至觉得,就算不打麻将,光是学习这种高压环境下的决策逻辑,也受益匪浅。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结构,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逻辑性强到让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它没有采取那种平铺直叙、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而是将麻将的复杂体系拆解成几个核心模块,然后层层深入。我特别欣赏作者在“牌型预估与价值判断”一章中所使用的比喻和图示,非常直观地解释了那些原本抽象的概率问题。以往我阅读其他麻将书籍时,经常会因为术语过于专业或者解释过于晦涩而感到头疼,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贴近实战玩家的思维习惯,既有理论深度,又不失实战的烟火气。特别是关于“做番效率最大化”的讨论,作者引入了时间成本的概念,提醒我们麻将的胜利不仅是胡牌,更是以最快、最省资源的方式完成目标。这种系统化的思考框架,让我不再是零散地学习技巧,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麻将认知体系。
评分这本《麻将兵法(修订本)》真是让我醍醐灌顶,感觉自己对麻将的理解一下子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作者的文笔非常犀利,尤其是在分析牌局走势和对手心理变化的部分,简直是入木三分。他不仅仅是在罗列一些固定的规则或技巧,而是将麻将的博弈性、心理战的复杂性,以及那种在毫厘之间定乾坤的艺术感,描绘得淋漓尽致。我过去总觉得麻将就是运气成分居多,但读了这本书之后,才明白真正的“高手”是如何通过精密的计算、对概率的精准把控,以及那种近乎直觉的预判来主导牌局的。比如书中关于“防守反击”的策略阐述,那不是简单的“不放炮”,而是预设好多个陷阱,引导对手在不知不觉中将牌势引向对自己最有利的方向。这种深层次的谋略,远超一般麻将教学书籍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在高度信息不对称环境下做出最优决策的兵书。每一次实战,我都能在脑海中复盘书中的某个章节,然后迅速调整自己的策略,这种即时反馈的有效性让人惊叹。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的“反向思维”训练部分。许多麻将书都聚焦于如何做大牌,但这本书却花了不少篇幅来讨论“如何体面地收手”和“如何将劣势局转化为不败局”。这才是真正区分业余和专业的标志。书中提到,有时候最好的策略不是争取最大番数,而是确保不会输掉太多,这在实战中极其重要,尤其是在进行长期对抗时。作者用生动的案例说明了何时该果断放弃对听牌的执着,转而采取“安全牌”策略,以及如何通过微妙的碰牌或吃牌动作,来向对手传递假信息。这种对局势的精妙控制能力,是需要长期积累才能获得的洞察力,而这本书就像是浓缩了数十年的经验,让我们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麻将的敬畏之心更深了,因为它不再是简单的娱乐,而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学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