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孩子是教出来的:中国父母必修的七堂课(大教育书系)
定价:32.00元
作者:鲁鹏程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5354916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性。鲁鹏程是当代家庭教育专家,其《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孩子100招》销售过50万册,获得广大读者的认可。本书是作者系统性阐述家庭教育观念与方法的大成之作。2.实战性。本书针对家庭教育的现状,用大量生活事例来分析教育的得失,找寻因应策略。好学,实用。3.开创性。本书开创性地进入家庭教育的德育领域,将孩子的做人教育、道德教育作为切入点,得到朱永新、周国平、孙云晓、卢勤等教育家的极力推崇。
内容提要
七堂课!家庭教育专家鲁鹏程为中国万千父母道明了家庭教育的本质。 不论何种形式的教育,其终目标,是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当下教育,过于注重知识与技能的培育,忽视了孩子的道德教育,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作者以专业的教育素养和孜孜不倦的求索精神,探寻家庭教育的本质,倡导家庭的做人教育,德行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等,力求孩子往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如何行之有效地教育孩子?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作者引导我们从传统文化中发掘丰富而又强大的教育资源,将重读经典作为教育重要一环,从中吸取营养。好的教育方法,建立在好的教育理念和好的教育心态之上。社会流行的教育观念,未必真正适用于每一个孩子,好的方法,就是尽量少用“技巧”,而是提高教育者的修养,用父母的品格对孩子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目录
堂课 三种教育形式,家庭教育重要◇一个刺耳的声音:这是谁家的孩子?真没家教! / 2◇ 为什么说“至要莫若教子,至乐无如读书” / 6◇ 古人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今天会“富不过一代” / 9◇ 对孩子“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 / 13◇ 透过几个触目惊心的实例就会发现,我们的教育病了 / 20◇ 今天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到底应该怎么办? / 24 第二堂课 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孩子做人◇ 要判断的三件事:会做题?会做事?会做人? / 29◇ 家庭教育不是知识灌输,家庭不是第二个知识传习所 / 33◇ 做人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是重中之重 / 36◇ “道德”不简单,要重新认识“道”与“德” / 39◇ “学”这个字里蕴含着教育大智慧 / 44◇ 摆正“德”“学”“才”“艺”之间的关系 / 48◇ 教育就是要培养“有德有才”的正品,而不是培养“” / 54 第三堂课 德行是做人之本,孝道是德行之本◇ 通过“教”这个字透析教育的次第 / 59◇ 要重新认识“教育”这两个字 / 62◇ 家庭教育的“本”到底是什么,“末”又是什么? / 66◇ 孝,其实才是一切教育的生发点 / 69◇ 你所希望孩子的一切,都能从“孝”中来 / 75◇ 在生活中怎样教孩子学孝道 / 82◇ 在圣贤教育中,不存在所谓的“愚孝” / 86◇ 学孝道,要学“实质”而不是“形式” / 93 第四堂课 孝道之外,孩子必修的人生课程◇ 教孩子建立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踏对人生脚步 / 99◇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教孩子从小学会心怀感恩 / 107◇ 必有容,德乃大,教孩子学宽容 / 112◇ “不学礼,无以立。”教孩子学礼,否则他就会失礼 / 118◇ 诚信——孩子行走于社会的超级“通行证” / 125◇ 福田心耕,教孩子懂得珍惜福气、培植福气、积攒福气 / 131◇ 知耻近乎勇,教孩子从小就有一颗“知耻心” / 136 第五堂课 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 是不是书上的教育方法都正确,都有效呢? / 144◇ 好父母要以身作则,给孩子好的示范 / 156◇ 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的家庭教育素养 / 161◇ 夫妻双方的家庭教育观念要一致,不“拆台” / 165◇ 功利性的教育,比不教育更可怕 / 172◇ 跟儒家启蒙经典《弟子规》学习家庭教育的智慧 / 175◇ 向中国传统经典要家庭教育的智慧与方法 / 182◇ 孩子的智慧从哪里来?要从小读经典 / 198◇ 教孩子读书志在圣贤,而不是志在赚钱 / 205 第六堂课 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一个伪命题 / 209◇ 孩子在幼儿园应该学习什么样的功课? / 215◇ 为什么不要让你的孩子考100分? / 218◇ 不要让所谓的“标准答案”毁了孩子的想象力 / 223◇ 千万不要照搬别人的经验,要懂得理性思考 / 228◇ “筷子菜应该夹给谁”是一种智慧 / 231◇ 给孩子做事的机会,不做包办代替的“奴仆式父母” / 235◇ 孩子犯错,正是机会教育法的契机 / 240◇ 好的孩子不都是“别人家的” / 246◇ 不要以“期望”的名义给孩子压力 / 252◇ 赏识教育是一把“双刃剑”,不要让它伤了孩子 / 257◇ 对孩子的学习要善于启发,而不是强行“灌输” / 266◇ “养不教,父之过”,父亲教育不容缺失 / 271 第七堂课 勉励孩子,更要提升自己◇ 掌控情绪,才能掌控未来 / 276◇ 这个是结果,原因在哪里?要由果推因 / 280◇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 283◇ 人生重要的不是奋斗,而是抉择 / 288◇ 敢于承担责任,这才是成长的开始 / 290◇ 相信“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是可以教得好的 / 296◇ 别人对不对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先做对 / 299◇ 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 302◇ 好的家庭教育方法,要努力去实践 / 304
作者介绍
鲁鹏程,原名张振鹏,我国家庭教育专家,教育畅销书作者。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特聘专家,北京大学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主讲专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江苏教育电视台、凤凰讲堂等教育类节目特约访谈嘉宾。亲子教育类杂志《时尚育儿》《亲子》等专家顾问团成员、撰稿人。机械工业出版社成立60周年“*影响力作者”,作品总超过200万册,其中《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自2011年出版以来持续加印、已畅销50余万册,长期雄踞各大图书排行榜前列,续篇《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实践版)入选“全民阅读年会50种重点推荐图书(2014-2015)”及“全国图书馆推荐书目(2014-2015)”,姊妹书《好妈妈不宠不娇教育女孩100招》系列、《学好弟子规 教出好孩子》及《教师的国学素养》等图书深受家长和老师们欢迎。有多部作品分别入选“2011—2012年中国十大家庭教育图书”、“《中国教育报》2011年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另有多部作品版权输往韩国、越南、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文摘
序言
从书名和副标题来看,这本书似乎是对中国家庭教育的一次深刻反思和系统梳理。我关注这本书,是因为我经常听到身边的家长们抱怨教育的困境,也看到孩子们在升学压力下表现出的焦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家长们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走出迷茫,找到正确的教育方向。我尤其好奇书中提到的“七堂课”是否会涵盖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了解孩子的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才能做出更符合孩子成长的教育决策。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应对“鸡娃”现象的理性建议,引导家长们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而不是仅仅追求分数和名次。另外,我也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如何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而不是孩子沉重的负担。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背景似乎很强大,我看到封面上写着“大教育书系”,这让我对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充满了信心。我目前正面临着孩子的教育选择问题,无论是学校的选择,还是课外活动的安排,都让我感到十分困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为孩子选择最适合的教育路径的建议,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更包括兴趣培养和能力发展。我尤其感兴趣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论述。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孩子很容易面临失败和挫折,如果缺乏心理韧性,很容易产生消极情绪,影响身心健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我如何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从失败中汲取经验,而不是被失败击垮。我还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探讨一些当下比较流行的教育方式,比如蒙特梭利、华德福等,以及作者对这些方式的看法和建议。
评分这本书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所传达的教育理念的系统性和前瞻性。作为一名在教育行业工作多年的老师,我深知当下教育面临的挑战,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真正帮助孩子们成长。市面上关于教育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只关注某个单一的方面。而这本书,从“七堂课”这个概念入手,似乎将整个育儿过程的关键点都囊括了进去,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我非常好奇的是,这七堂课具体会涵盖哪些内容?它们之间又存在怎样的逻辑联系?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有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部分,因为我觉得这比单纯的知识学习更为重要。一个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健全价值观和良好品德的孩子,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另外,我也想知道作者是如何看待“分数至上”的教育观的,以及这本书是否会提供一些打破这种思维定势的思路和方法。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色调温暖,一下子就吸引了我。我是一名年轻的母亲,第一次为人父母,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感到既兴奋又有些不知所措。在朋友的推荐下,我翻开了这本书,希望能够从中找到一些指引。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从目录和前言部分,我就能感受到作者对于儿童教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我尤其对其中关于“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力”的章节充满了期待,因为我觉得这是所有教育的基石。在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迭代的速度太快,如果孩子缺乏主动学习的意愿,很容易就被时代抛弃。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帮助我培养出一个对知识充满好奇心,并且能够自主探索的孩子。同时,我也很想了解书中关于“家长如何与孩子建立良好沟通”的内容,因为我相信,有效的沟通是亲子关系健康发展的关键。我期待着在阅读过程中,能不断地自我反思和学习,成为一个更称职、更智慧的母亲。
评分我一直相信,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引导,而不是简单的灌输。这本书的标题“孩子是教出来的”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共鸣。这句话暗示了教育的主动性和可塑性,也强调了家长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我迫切地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具体阐述“教”的内涵的?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创新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用更科学、更有效的方式去引导孩子?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的章节。在人工智能时代,创造力将成为孩子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希望能从书中获得一些启发,了解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游戏、阅读、探索等方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我也想了解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环境的营造,比如如何打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家庭氛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