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I have a dream (原书名《别做梦了》)
定价:39.80元
作者:Tango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6890522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I have adream》(原名《别做梦了》)缘起我和Tango的一次聊天。当时我们谈到如何把他的“一日一画”从微博上“移植”到一本纸质书上。显然,如果仅仅是把他的画一张张地堆在纸面上,然后装订出来是不够的。这样做既没有区别于网络阅读,也没有充分利用纸质书特有的阅读方式来建构内容,更不能引导读者通过翻阅这本小书,来发现一个与自己“享有”同样孤独的Tango。
于是,我们决定尝试一种与微博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从2010年开始至今的5年间,Tango不间断地创作了1500多幅画作。我们从中提炼了124幅与“梦”相关的作品,并打破创作时间的顺序,无需旁白,因为这些图像本身就是一种语言。这种带有启发性的视觉语言,为在纸上进行再次“视觉编辑”提供了无限可能。我们利用画面与页面之间的空间关系,对它们进行了重新“剪辑”,构筑起一个个连续、幽默、荒诞而又真实的梦境。
——杨林青
图像语言,是*没有语种障碍,国界差别,地域区分的。Tango的漫画就是用这种*原始也*之极人心的语言,让我们去重新发现这个世界。
一个好消息是,《I have a dream》(原名《别做梦了》)即将在法国、韩国和美国等国家出版。这是一本无须翻译,没有语言障碍的小书,幽默与梦想是没有国界的。
内容提要
漫画是Tango的“白日梦”,也是他排解寂寞的方式,观察世界的方式。
本书是漫画家Tango和设计师杨林青合作,从其2010-2015,5年间的1500多幅画作中精选了124幅,组成了一个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梦境。
或幽默,或无奈,或荒诞,或现实……在Tango的漫画里,我们无需追寻梦境的真正含义,只需跟随Tango幽默的视角去get住那种发自内心的笑点。
人皆生而孤独,在孤独这回事上,我并不孤单。我画下我脑中的闪念,这些碎片化的记忆和图形,在网络上漂流,与那些素不相识的灵魂相遇,彼此共鸣,会心一笑。每逢这个时候,我相信自己并不是独自一人承受着孤独,孤独是人类的基本属性,我们都是彼此孤独的盟友。
生命充满了这样的悖论。总是睡不着,总是梦不醒。在梦境的残片里,不可能化为了可能,无意义成就了意义。
我的一日一画,起于无厘头,终于无意义。这种无意义,是我隐藏在漫画之中的*苦涩的笑点、*直白的隐喻。
Tango
目录
作者介绍
Tango,原名高幼军,出生在上海的“法租界”,直到如今,作为广告人,他工作和生活的重要区域依然在此半径之中,那里有上海地道的里弄,可以吃到各个国家的料理,与天涯海角的朋友贴面。这一切不仅仅构建了他的生活方式,也几乎定义了他的思维方式。让他成为一个国际化的故事讲述者,一个不需要太多文字就可以被异文化理解的漫画家。
在巴黎的个人画展印证了这种“无国界”,之后,Tango把“一日一画”变成了“一会儿一画”,这个从上海交大数学系跳到了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的创作者,自然不会安于某种定式。他永远不会喜欢“被规定”的状态,就像你永远不知道他接下来又会画出什么。
文摘
序言
“RTWL I have a dream (原书名《别做梦了》)”——这个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戏剧张力,让我对内容充满了好奇。它是不是在告诉我们,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神秘,甚至可能根本就不值得“做”?我期待这本书能以一种打破常规的视角,去解构“梦想”的概念,或许它会揭示一些我们从未意识到的真相。它是否会讲述一些关于“梦想”的误区,那些看似光鲜亮丽的目标,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陷阱?我希望它能带来一种清醒的洞察,帮助我们摆脱不必要的幻想,将精力聚焦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它是否会提供一套实用的工具,让我们学会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时间和资源,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而不是沉湎于虚无缥缈的憧憬?这本书,或许能成为我自我认知旅程中的一面镜子,让我更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方向,也更勇敢地去拥抱真实的生活。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让我眼前一亮,"RTWL I have a dream (原书名《别做梦了》)",光是这个名字就充满了一种矛盾又鼓舞人心的力量。我一直对那些能触动内心深处,引发思考的书籍情有独钟,这本书的标题立刻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它让我联想到那些曾经被“梦想”二字所束缚,或者被现实的“别做梦了”所打击的时刻。这本书会以怎样的方式来解读“梦想”这个主题呢?是鼓励我们坚持不懈,还是引导我们认清现实,找到更脚踏实地的路径?我期待它能带来一种全新的视角,不落俗套,不流于表面。也许,它会讲述一些关于勇气、坚持,甚至是妥协的故事。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很容易被各种信息轰炸,迷失方向,而一本能够引导我们审视内心,重新定义“梦想”的书,无疑是雪中送炭。它是否能帮助我理清那些模糊不清的渴望,是将它们化为实际行动的动力,还是教会我在现实的泥沼中,依然能保持一份对美好的憧憬?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探索它所蕴藏的智慧。
评分“RTWL I have a dream (原书名《别做梦了》)”,这个书名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它就像一个谜语,让我充满探究的欲望。我好奇它所说的“RTWL”究竟代表着什么?是一种方法论,一种理念,还是一种特殊的状态?原书名《别做梦了》的直白,与英文副标题的鼓舞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张力让我更加期待这本书的内容。我设想,它可能是一本关于如何从“梦想”的抽象概念,走向具体行动的实践指南。也许,它会提供一套方法,帮助读者识别出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并且规划出实现这些目标的可行步骤。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揭示“梦想”背后的逻辑,它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基于现实,并且需要付出努力去实现的。它是否会包含一些企业家、艺术家、或者普通人,是如何从零开始,一步步实现他们心中愿景的故事?我期待它能传递一种务实而又充满力量的价值观,不鼓励空想,而是赋能行动。这本书,或许能成为我人生旅途中,那个最清醒的导航者。
评分从书名“RTWL I have a dream (原书名《别做梦了》)”中,我嗅到了一丝非同寻常的气息。这种直白而略带嘲讽的命名方式,似乎在挑战着我们对“梦想”的普遍认知。我猜想,这本书很可能不是一本简单的励志读物,它或许更像是一种解构,一种反思。作者会不会用一种更犀利的笔触,去剖析那些不切实际的幻想,那些被包装成“梦想”的虚无?我期待它能带来一种清醒剂的作用,帮助我们拨开迷雾,认清现实的骨感,并在此基础上,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可行的人生方向。这本书会不会有大量的案例分析,或者深入的心理洞察?它是否会探讨社会环境对个体“梦想”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既定的框架内,找到突破的可能性?我深信,真正的成长,往往伴随着对过往认知和执念的破除。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摆脱那些僵化的思维模式,或者是一些不合时宜的期望,那将是一次极其宝贵的精神洗礼。我希望它能教会我,如何区分“梦想”与“幻想”,如何在现实的泥土里,种出属于自己的那朵花。
评分初次看到“RTWL I have a dream (原书名《别做梦了》)”这个书名,我便被其独特的命名方式所吸引。它似乎在挑战我们惯常的认知,将“梦想”这个词语置于一个更具争议的语境下。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不是简单地宣扬“只要努力就能实现一切”的鸡汤,而是会深入探讨“梦想”的本质,以及我们为何会“做梦”。它是否会剖析那些隐藏在“梦想”背后的动机,是内心的渴望,还是外界的诱惑?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更深刻的理解,帮助我们分辨哪些是值得追寻的梦想,哪些又是虚幻的泡影。它是否会引导我们认识到,在现实的约束下,如何调整和修正我们的目标,从而找到一条更具可行性的道路?我希望它能带来一种哲学的思辨,让我们重新审视“梦想”与“现实”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这本书,或许能成为我思考人生方向时,一位不落俗套的智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