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木工——手感小物轻松做 9787553773018 沈洁

微木工——手感小物轻松做 9787553773018 沈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洁 著
图书标签:
  • 木工
  • 手工
  • DIY
  • 家居
  • 生活
  • 创意
  • 手作
  • 装饰
  • 小物
  • 沈洁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和生源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73018
商品编码:30074450650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6-1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微木工——手感小物轻松做

定价:39.80元

作者:沈洁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5377301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易懂的不插电家庭木作基础书,有着超详细的木作步骤图解,案例实用,贴近生活,是一本可以和孩子们一起玩的手工木作书籍。打破人们对木作繁重的单一理解,手工达人沈洁依旧延续,以制造生活美学为初衷的创作理念,只用简单的线锯、小刀、砂纸做出非常有趣的家具小物件。让手作走进人们的生活。从生活的点滴制作中,感受木作手工的乐趣,书中的案例都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率很高的物品,简约而实用,花一下午的时间,自己做个收纳盒或是一套餐具,在不经意中流露出质朴自然的生活态度。大部分2-5个小时就可以做出成品,非常适合木工初学者制作。让你不出家门即可学会的木作基础,和家人一起体验手作的快乐。配以沈超可爱的手绘讲解,详细易懂又更添质感。

内容提要


这是一本易懂的不插电家庭木作基础书!一把线锯、一支手刀、几片砂纸,远离粉尘与噪音,让你轻松变成小木匠!针对初级热爱木作想做木作的木工指导书,案例为不用大型木工工具的小型案例,坐在那里就能做。根据不同的制作步骤,详细地列出每一步所需要的工具及使用方法。

1、摒弃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型电动木工工具,只用小线锯、小刀、砂纸等*基本的工具,发挥一点想象,一点创意就可以做出非常有趣的家居小物件。感受木作手工的乐趣。

2、本书精选的案例,大部分2-5个小时就可以做出成品,非常适合木工初学者制作。

3、书中的案例都是日常生活中使用率很高的物品,简约而实用,花一下午的时间,自己做个收纳盒或是一套餐具,在不经意中流露出质朴自然的生活态度。

4、和孩子一起做木工,大人孩子们一起合作,把孩子脑中的玩具变成现实既能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又可以增进子之间的感情。

“从做木作的初衷出发,我更推荐大家使用*原始的手动工具,精雕细琢,就像昔日的工匠一样,优雅地完成每一步,伴随着不时响起的如同风铃般“叮叮”的敲击声;刨子修边时发出的“霍霍”声;以及砂纸摩擦木头发出的“沙沙”声,整个过程更像是自己与木头进行一次精神上的交流。这大概就是手动工具的魅力吧。”

目录


009 章 木工基础知识

010 手工木作的必要装备

012 常用的木料

014 如何固定木料

016 如何开料

018 如何画线和切割

020 如何保养锯条

021 如何拼接木料

023 如何修整·刨

024 如何修整·铲刀

026 如何修整·手刀

027 如何修整·凿刀

029 如何保养凿刀

030 如何打磨抛光

032 如何涂装

035 第二章 复古风十足的实木餐具

037 西式砧板

042 原木小勺

046 原木叉子

050 黄油刀

055 小木盘

059 第三章 治愈系的木质家居小物

061 实木领结

065 木质戒指

070 木质手镯

073 小木梳

077 实木相框

083 小簸箕

089 名片盒

093 原木开关

097 第四章 和孩子们一起玩木工

099 拨浪鼓

106 木头小车

110 小房子

作者介绍


沈洁(Miss 沈)

平面设计师,手工达人,对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满好奇,爱旅行,爱分享。通过手中的画笔绘出一张张充满回忆的明信片。

2011 年成立“沈的店”工作室,不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手工活动,希望与大家面对面分享与手工有关的方方面面。著有《手刻橡皮章物语》《羊毛毡温暖手作》《手缝皮革小杂货》等手工类图书。2016年成立“芥沫生活研究所”,将近自然的生活美学理念分享给更多人。

周科(周科大侠)

职业摄影师,擅长用手中的镜头记录城市的变迁,展示光影下的建筑之美。2011 年举办个人摄影展“寻找城市的灵魂——大连老建筑摄影展”。在摄影的同时,也坚持独立的版画创作。2013年成立周科版画工作室,创作的版画作品有《大连印画》系列、《搜神记》系列、《熊孩子机器战》系列、《小小电车》系列。出版图书《手刻橡皮章物语》,书中充满版画风格的橡皮章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文摘









序言



匠心独运:当代手工艺的复兴与传承 序言:触摸时代的温度 在高速运转的电子信息时代,人们对于真实、质朴和个性化的渴望日益增长。手工艺,这一古老的技艺,正以一种令人振奋的姿态回归公众视野。它不再仅仅是历史的遗物,而是当代人寻求慢生活、表达自我、重拾与物质世界连接的重要途径。《匠心独运:当代手工艺的复兴与传承》旨在深入探讨当前全球手工艺运动的浪潮、新兴的设计理念、材料的创新应用,以及手工艺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构建中的深远意义。本书将带领读者穿梭于全球的作坊、工作室与设计前沿,观察那些执着于一针一线、一刀一凿的匠人如何用双手塑造未来。 第一章:何为“手感”?现代语境下的工艺复兴 1.1 从工业化到“慢”设计 本章首先界定了“手工艺”在21世纪的内涵。它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地模仿或复制,而是融合了现代设计思维、人体工程学和环保理念的“新手工”。我们将探讨工业化生产对人类感知能力的“剥夺”,以及手工艺如何通过其独有的肌理、不完美的精度和时间沉淀的痕迹,重新激活我们对物件的情感联结。 情感附加值: 分析物件的“生命周期”——从原材料的获取到最终成品的诞生过程中,匠人投入的时间、心血与思考如何转化为产品的情感价值。 侘寂之美(Wabi-Sabi)的当代解读: 深入剖析日本美学中的“不完美、无常、不圆满”思想如何被当代西方和亚洲设计师吸收,并应用于陶艺、木作和织物设计中,以对抗主流设计中的过度光滑和标准化。 1.2 数字化时代的对立与融合 许多人认为数字技术是手工艺的终结者,但事实并非如此。本章重点关注“高科技赋能手工艺”的趋势。 辅助工具的进化: 介绍如何利用3D扫描、激光切割等精确工具来辅助传统手工流程,例如,利用数字模型优化榫卯结构或陶土制模的精度,从而将匠人的精力更多地集中在艺术表现而非繁琐的基础工作上。 从CAD到CRAFTS: 探讨参数化设计如何与手工打磨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结构复杂性又保留鲜明手工特征的当代艺术品。 第二章:材料的低语——可持续性与地方性实践 手工艺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对自然材料的尊重与理解。本章聚焦于材料的选择、处理和可持续性实践。 2.1 地方性材料的回归与创新 在全球化供应链受阻的背景下,重新挖掘和利用地方性、本土化的材料成为一股强劲的潮流。 本土木材的复兴: 探讨在特定地理区域内,如北欧的白蜡木、日本的杉木、地中海的橄榄木等,如何通过创新的干燥和处理技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并探讨其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纤维艺术的变革: 介绍利用可食用废弃物(如咖啡渣、蔬菜残渣)提取天然染料,或利用回收塑料、渔网等“垃圾”进行编织和复合材料制作的案例。 2.2 传统工艺的耐久性与修复哲学 真正的匠心体现在对“永恒”的追求。本章讨论了如何通过精湛的技艺,使物件超越短期消费的周期。 金缮(Kintsugi)的哲学意义: 深入分析日本的“金缮”技艺,它不仅是修复,更是对物件使用痕迹的肯定与美化。这种“带伤的美”如何启发我们对待生活和物件的态度。 “能工巧匠”的知识产权: 探讨传统技艺(如苏绣的特定针法、玻璃吹制的秘诀)如何被记录、保护和合法传承,以防范快速复制和文化挪用。 第三章:工作坊的生态——匠人、社区与经济模型 手工艺不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它正在形成新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结构。 3.1 跨界合作的火花 本章展示了不同领域匠人之间产生的令人惊叹的化学反应。 建筑与家具的对话: 记录建筑师如何与木匠、金属工匠合作,设计出能够融入特定建筑空间,甚至与建筑结构融为一体的定制家具。 时尚与科技的交织: 介绍可穿戴艺术品、智能纺织品如何结合传统编织和刺绣技术,实现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3.2 “小而美”的商业模式 告别批量生产,当代手工艺者倾向于构建更具韧性和人情味的商业模型。 从作坊到直面消费者(D2C): 分析独立设计师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和线上平台,直接向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展示其制作过程和设计理念,建立高信任度的品牌社群。 共享工作空间(Makerspace)的作用: 探讨这些共享设施如何降低了入门门槛,促进了技艺交流,并加速了新一代手工艺人才的涌现。 第四章:手工艺的未来——教育、疗愈与身份认同 手工艺的价值远远超出了产品本身,它触及了人类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 4.1 动手能力的教育价值 本章探讨了将实践性学习融入现代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 动手实践如何培养批判性思维、空间想象力和对失败的容忍度,这些都是应对复杂现代社会挑战的关键能力。 代际传承的桥梁: 通过家庭或社区主导的手工艺课程,如何有效地连接祖辈的经验与年轻一代的好奇心。 4.2 手工劳作中的疗愈力量 在充斥着屏幕和噪音的现代生活中,重复、专注的体力劳动被证明具有强大的心理调节作用。 正念与心流体验: 记录了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解释了专注地进行编织、雕刻或拉坯时,大脑进入“心流”状态如何有效减轻焦虑和压力。 功能性恢复: 探讨手工艺疗法在物理康复和创伤后恢复中的应用,强调了“创造”带来的自我效能感。 结语:双手赋予世界的意义 《匠心独运》的最终目的,是邀请每一位读者重新审视自己与手中物品的关系。当我们拿起一件由人亲手制作的器物时,我们不仅仅是在使用一个工具,更是在与一位远方的匠人进行一次无声的对话。这份对话,关于耐心、关于材料的本性,关于人类在面对自然时所展现出的谦逊与创造力。复兴手工艺,就是复兴我们对“认真生活”的承诺。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这本《微木工——手感小物轻松做》的时候,我本来只是抱着随便看看的心态,毕竟“手感小物”听起来挺能满足我这种偶尔想动手做点东西,但又怕太复杂、怕失败的“周末手艺人”。结果翻开书,第一感觉就是惊喜。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技术讲解,反而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来,用一种非常亲切、易懂的方式介绍木工。书中的每一个小项目,从最基础的木料选择、工具介绍,到具体的步骤分解,都写得清晰明了,仿佛作者就在你身边手把手教学一样。我尤其喜欢它对“微”的把握,那些小小的物件,比如精致的笔筒、小巧的置物架、甚至是一枚可爱的木制小摆件,都恰到好处地契合了现代家居的需求,既能装饰空间,又不会显得突兀。而且,这些项目看起来都非常容易上手,哪怕是零基础的初学者,也能在短时间内获得成就感。书中的图片也很棒,色彩柔和,构图精巧,每一张都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一看就觉得“我也可以做出来”,这种鼓励性真的很强。总而言之,这本书的出现,真的让我觉得,“手作”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技能,而是一种可以轻松融入生活的乐趣。

评分

我一直对那种带有手工痕迹的物品情有独钟,总觉得它们比批量生产的商品更有温度和灵魂。《微木工——手感小物轻松做》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种“手感”的追求。它没有用华丽的辞藻来包装,而是用最质朴、最直接的方式,教我如何用双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小物件。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小”,小巧的作品,小巧的步骤,小巧的工具要求。这大大降低了木工的门槛,让我这个平时只会画画、写写字的人,也能大胆地尝试。书中的图片非常精美,每一张都充满了温暖的生活气息,让我仿佛能闻到木头的清香,感受到打磨后光滑的触感。而且,它的讲解方式非常人性化,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程,而是更像是在分享制作的乐趣和心得。从最基础的木料选择,到各种基础的切割、打磨、连接技巧,再到最后的上色和保护,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详细,而且配有清晰的图示,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掌握。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手工制作指南,更像是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个充满创造力和生活乐趣的全新世界。

评分

老实说,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只是觉得“微木工”这个概念挺有意思的,而且名字听起来也比较容易理解。结果翻开才发现,这书真是太实在了!它不是那种空泛讲理论的书,而是真正把“做什么”、“怎么做”都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我特别喜欢它对“工具”和“材料”的介绍,讲得特别细,而且还会告诉你为什么需要这些工具,不同的木材有什么样的特性,这对于像我这样的小白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书里展示的那些小物件,真的都是实实在在能用在生活里的小东西,比如放手机的支架、小巧的笔筒、甚至是装饰用的烛台。而且,它的制作步骤图解真的非常清晰,每一个切割、打磨、组装的动作都配有详细的示意图,有时候还会配上一些小贴士,告诉你如何做得更漂亮、更牢固。最关键的是,它不会让你觉得木工很难,反而会让你觉得,原来我也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做出这么有用的东西来,很有成就感。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它不是在教你“木工”,而是在教你如何通过木工,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小乐趣。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繁忙的生活中注入了一股清流。我一直以来都挺喜欢那些带有温度的东西,无论是旧物件的质感,还是手工制作的痕迹。但是,对于木工,总觉得门槛很高,需要专业的工具和场地,所以一直没有真正尝试过。而《微木工——手感小物轻松做》这本书,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它真正做到了“轻松做”,不仅仅体现在项目的选择上,更体现在它传递的那种制作理念上。书里没有堆砌复杂的理论,而是着重于“怎么做”和“为什么这么做”。每一个步骤都配有详尽的图示,而且讲解非常接地气,有时候还会分享一些小技巧,比如如何挑选木料才能避免开裂,如何打磨才能让木头摸起来像丝绸一样光滑。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书里介绍了许多实用又美观的小物件,比如用于收纳的盒子、挂在墙上的装饰挂件,甚至是送给朋友的小礼物,比如别致的木制书签。这些作品的尺寸都比较小,所以对材料和工具的要求也相对较低,很适合在家里的一个小角落里完成。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去“感受”木头,如何通过自己的双手去赋予它生命。那种亲手创造的满足感,是任何购买来的商品都无法比拟的。

评分

拿到《微木工——手感小物轻松做》这本书,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友好度”非常高。作为一名平时很少接触手工制作的人,我一直对需要精细操作的技艺有些畏惧。但是这本书的内容,从最基础的木工常识开始,逐步引导读者进入微木工的世界。它没有使用那些专业术语来吓唬人,而是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了各种工具的用途和安全使用方法。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的项目设计都非常巧妙,既考虑了制作的简易性,又兼顾了实用性和美观性。比如,书中介绍的几款小巧的木质收纳盒,不仅能够帮助我整理桌面上的零碎物品,而且本身的设计也非常有艺术感,摆在家里也是一道不错的风景线。它的步骤讲解细致入微,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到了,而且大量的图片配合文字,让我这个视觉型学习者也能轻松理解。而且,书中的一些小提示,比如如何处理木材的毛刺,如何给木制品上色,都非常有帮助,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一步地引领我入门,让我对木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去尝试更多复杂的作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