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书治要全鉴-典藏版 国学/古籍 书籍

群书治要全鉴-典藏版 国学/古籍 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国学
  • 古籍
  • 群书治要
  • 典藏版
  • 历史
  • 文化
  • 经史子集
  • 传统文化
  • 工具书
  • 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蔚蓝书店
出版社: 中国纺织
ISBN:9787518022335
商品编码:30182421615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群书治要全鉴-典藏版 国学/古籍 书籍
作者:(唐)魏征撰 东篱子整理
定价:38.0
出版社:中国纺织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18022335
印次: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小16开

  内容简介

《群书治要》是唐初谏官魏征等人在贞观初年受命于唐太宗李世民辑录而成。它取材于六经、四史、诸子百家,是中国古圣先王修身治国之智慧之作,是历经千年考验所累积的文化宝藏。这部宝典既能助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也能为当今各个阶层的提供可贵借鉴。而对于生活在当今社会中的每个人,相信《群书治要全鉴》也能成为修身、齐家、处世的智慧源泉。

  目录
卷 一
《周易》治要 / 002

卷 二
《尚书》治要 / 012

卷 三
《毛诗》治要 / 027

卷 四
《春秋左氏传》治要〔上〕/ 042

卷 五
《春秋左氏传》治要〔中〕/ 042

卷 六
《春秋左氏传》治要〔下〕/ 047

卷 十 一
《史记》治要〔上〕/ 080

卷 十 二
《史记》治要〔下〕/ 090
《吴越春秋》治要 / 098

卷 十 三
《汉书》治要〔一〕/ 099

卷 十 四
《汉书》治要〔二〕/ 099

卷 十 五
《汉书》治要〔三〕/ 108

卷 十 六
《汉书》治要〔四〕 / 117
经部

卷 七
《礼记》治要 / 049

卷 八
《周礼》治要 / 055
《周书》治要 / 059

卷 九
《孝经》治要 / 060
《论语》治要 / 064

卷 十
《孔子家语》治要 / 071
史部

卷 十 七
《汉书》治要〔五〕/ 126

卷 十 八
《汉书》治要〔六〕/ 136

卷 十 九
《汉书》治要〔七〕/ 144

卷 二 十
《汉书》治要〔八〕/ 152

卷二十一
《后汉书》治要〔一〕/ 152

卷二十二
《后汉书》治要〔二〕/ 155
1

卷二十三
《后汉书》治要〔三〕/ 165

卷二十四
《后汉书》治要〔四〕/ 174

卷二十五
《魏志》治要〔上〕/ 178

卷二十六
《魏志》治要〔下〕/ 182

卷三十一
《六韬》治要 / 214

卷三十二
《管子》治要 / 220

卷三十三
《司马法》治要 / 224
《孙子兵法》治要 / 225

卷三十四
《老子》治要 / 226
《墨子》治要 / 234

卷三十五
《文子》治

  编辑
导语_点评_词

  媒体评论
评论



《群书治要》:王道之源,治世之鉴 古往今来,凡有德者,必能兴邦;凡有道者,必能治世。然而,王者之路,并非坦途,而是充满了挑战与智慧的考验。《群书治要》这部凝聚了千载治国经验的古籍,正是这样一部为统治者量身打造的“必读圣经”。它并非泛泛而谈的空洞理论,而是从浩瀚的史书中精选出治国理政的精华,以史为镜,鉴照现实,为君主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南。 《群书治要》的编纂者,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怀揣着“济时之用”的宏大目标。他们深知,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必须深入汲取前人的智慧。因此,这部书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史料的权威性与精炼性。编纂者们遍览群书,精挑细选,将历代王朝兴衰、圣贤治国方略、群臣劝诫谏言等宝贵史料,去芜存菁,去伪存真,集结成册。其中不乏鲜为人知的逸闻趣事,更有烛照千古的深刻洞见。每一则史料,都经过了历史的检验,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立体而丰富的治国图景。 《群书治要》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内容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史实,而是将这些史料按照治国理政的不同方面,进行了严谨的梳理与归类。全书共分为二十卷,每一卷都聚焦于治国中的一个核心议题,如“君道”、“臣术”、“任贤”、“察言”、“尚德”、“重农”等等。这种结构化的编排,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把握治国理政的脉络,从宏观到微观,层层深入。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编纂者们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对治国规律的深刻理解。 “君道” 作为全书的开篇,奠定了整部书的基调。它深入探讨了君主应有的品德、操守以及如何确立自身的权威。这里的“道”,并非虚无缥缈的玄学,而是指君主治国理政的根本原则与正确方向。书中强调,君主的首要任务是修身养性,以身作则,为天下树立榜样。唯有自身的德行无亏,才能赢得臣民的拥护与爱戴。同时,它也揭示了君主如何运用权谋,驾驭臣下,保持权力的稳定。对于渴望成就一番事业的领导者而言,“君道”是其治国理政的灵魂所在,是所有决策的出发点。 “臣术” 则从臣子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如何辅佐君主,尽职尽责。它详细阐述了臣子应有的忠诚、智慧以及与君主沟通的艺术。书中不仅强调了臣子要“事君以忠”,更重要的是要“事君以智”。如何巧妙地进谏,如何在君主犯错时委婉劝阻,如何在纷繁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些都是“臣术”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对于身居高位,希望成为君主得力助手的臣子而言,“臣术”是其安身立命、建功立业的指南。 “任贤” 是《群书治要》中着墨甚多的一个篇章。书中反复强调,国家兴盛的关键在于能否任用贤能之士。它列举了历代帝王如何识别人才、选拔人才,以及任用贤才所带来的巨大收益。同时,也警示了君主因用人不当而导致国家衰败的惨痛教训。书中对于如何辨别“真贤”与“伪贤”,如何为贤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以及如何防止小人谗言干扰用人决策,都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对于任何一个领导者而言,能够慧眼识人,任人唯贤,是其事业成功的基石。 “察言” 则着重于君主如何通过观察臣子的言语,来判断其内心真实的想法,并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书中提供了各种察言观“色”的技巧,以及如何区分忠言与谄媚之词。它告诫君主,要警惕那些善于阿谀奉承、花言巧语之辈,而要虚心倾听那些敢于直言进谏、指出过失的忠臣。在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察言”的智慧,依然能够帮助我们拨开迷雾,洞察真相。 “尚德” 与 “重农” 则从更广泛的社会层面,阐释了治国理政的根本。书中强调,德政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君主应当以身作则,倡导仁爱、信义、礼乐等美德,感化民心,淳化世风。同时,农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书中也详细论述了如何重视农业生产,如何保障农民的利益,从而巩固国家经济基础。这两卷内容,深刻地揭示了“以德治国”和“民生为本”的治国理念,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群书治要》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成为历代帝王案头必备之书,还在于其语言的精炼与表达的生动。编纂者们深谙“言简意赅”的道理,他们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将复杂的治国之道阐释得淋漓尽致。同时,书中穿插的生动故事,更是将抽象的道理具象化,使得读者在品读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治世智慧。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使得《群书治要》在枯燥的史料堆砌中,展现出勃勃生机。 更值得一提的是,《群书治要》并非仅仅局限于“治事”层面,它更强调“治心”。书中反复提及君主的修心养性,反思自身,认识到自身德行不足是导致国家衰败的根源。这种对内在修养的重视,将治国理政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精神境界。它告诉我们,真正的领导力,源于内心的力量,源于对道德的坚守,源于对人民的责任感。 总而言之,《群书治要》是一部集史学、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于一体的鸿篇巨著。它以其博大精深的内涵,宏伟深刻的见解,成为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珍贵史料,更是每一个渴望理解治国之道、提升个人修养的读者,都不可错过的精神财富。这部书,如同一面穿越时空的镜子,映照出历代治国者的成功与失败,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也为我们指明了通往更加美好社会的道路。在信息碎片化、节奏飞快的当下,静下心来,品读《群书治要》,深入体会其中的智慧,必将带给我们意想不到的启迪与收获。它所蕴含的王道之源,治世之鉴,穿越千年,依然熠熠生辉,值得我们反复品味,用心践行。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刚开始是冲着“典藏版”这个名头买的,想着可能就是换了个好看的皮囊。但翻开之后,发现里面的内容更是让人惊喜。我重点关注了其中关于“用人唯贤”和“法制建设”的部分,那些古老的智慧,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阅读体验上,这套书的触感和视觉效果都非常棒。纸张的厚实感,油墨的细腻度,都让人觉得物有所值。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愿意花时间去细读那些原本觉得枯燥的篇章,因为文本的呈现方式非常友好,加上适当的注释辅助,使得理解的门槛大大降低。对于一个追求阅读品质的读者来说,这种全方位的优质体验是十分难得的。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滋养。

评分

我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政治哲学比较感兴趣的爱好者,市面上相关的书籍看了不少,但大多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浅显。这本书恰到好处地把握了深度与广度的平衡。它不像某些选本那样只挑热门片段,而是力求全面地展现古代圣贤在治理国家、修养德行方面的思想精髓。 最让我称道的是,它在保持原文风貌的同时,对一些关键的词句做了精准的解读,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些古籍的读者也能较为顺畅地进入情境。我特别喜欢它将不同朝代的思想进行对比分析的编排方式,这种横向的梳理,让我得以跳出单一朝代的局限,看到中华文明思想脉络的连续性与演变。这种体系化的呈现,极大地帮助我构建了更宏观的知识框架。

评分

最近沉迷于这套书的阅读,感觉自己的思维方式都有了微妙的变化。我过去总觉得古书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却非常人性化。它将那些看似零散的篇章巧妙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比如,它对“慎独”和“修身”的论述,结合历史案例的分析,让我对个人品德的培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读完一些章节后,常常需要停下来,细细回味其中蕴含的哲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是其他快餐式读物无法给予的。 而且,它的装帧设计也特别适合收藏。那种沉稳大气的风格,摆在书架上就是一道风景线。看得出来,出版社在细节上力求完美,从书脊到内页的每一处都体现了对读者的尊重。这套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让人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对于希望提升自己文化素养的同仁来说,无疑是一个极佳的选择。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艺术品级别的,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敬畏感油然而生。我通常对这种厚重的古籍不太敢轻易翻动,生怕弄坏了,但这本书的装订工艺看起来非常牢固,让我可以安心地沉浸在阅读之中。 内容上,我发现它对“民本思想”的论述尤为精彩,将历代君主的实践与理论进行了细致的对照。这种深入浅出的分析,既展现了古代治理的复杂性,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对百姓福祉的深切关怀。读完之后,我感到自己对传统文化中的“道义”与“实干”有了更清晰的认知。总而言之,这套书不仅是书架上的门面担当,更是精神世界的充实剂,值得每一个热爱传统文化的读者细细品味。

评分

这套《群书治要全鉴-典藏版》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装帧和典雅的封面设计所吸引,一看就知道是下了功夫的。纸张的质感很棒,印刷清晰,排版布局也十分讲究,读起来非常舒服,长时间翻阅也不会觉得眼睛累。 我尤其欣赏它对传统国学的尊重与传承。这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古籍汇编,更像是一份用心整理的文化遗产。从内容的选择到注释的详略,都透露出编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态度。对于想要系统学习古代治国理政思想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份难得的宝藏。它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智慧的结晶。每一篇内容都像是穿越时空与先贤对话,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反思当下的社会与自身。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