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群書治要全鑒-典藏版 國學/古籍 書籍 |
| 作者: | (唐)魏徵撰 東籬子整理 |
| 定價: | 38.0 |
| 齣版社: | 中國紡織 |
| 齣版日期: | 2016-02-01 |
| ISBN: | 9787518022335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小16開 |
| 內容簡介 | |
《群書治要》是唐初諫官魏徵等人在貞觀初年受命於唐太宗李世民輯錄而成。它取材於六經、四史、諸子百傢,是中國古聖先王修身治國之智慧之作,是曆經韆年考驗所纍積的文化寶藏。這部寶典既能助唐太宗開創“貞觀之治”,也能為當今各個階層的提供可貴藉鑒。而對於生活在當今社會中的每個人,相信《群書治要全鑒》也能成為修身、齊傢、處世的智慧源泉。 |
| 目錄 | |
| 捲 一 《周易》治要 / 002 ◎ 捲 二 《尚書》治要 / 012 ◎ 捲 三 《毛詩》治要 / 027 ◎ 捲 四 《春鞦左氏傳》治要〔上〕/ 042 ◎ 捲 五 《春鞦左氏傳》治要〔中〕/ 042 ◎ 捲 六 《春鞦左氏傳》治要〔下〕/ 047 ◎ 捲 十 一 《史記》治要〔上〕/ 080 ◎ 捲 十 二 《史記》治要〔下〕/ 090 《吳越春鞦》治要 / 098 ◎ 捲 十 三 《漢書》治要〔一〕/ 099 ◎ 捲 十 四 《漢書》治要〔二〕/ 099 ◎ 捲 十 五 《漢書》治要〔三〕/ 108 ◎ 捲 十 六 《漢書》治要〔四〕 / 117 經部 ◎ 捲 七 《禮記》治要 / 049 ◎ 捲 八 《周禮》治要 / 055 《周書》治要 / 059 ◎ 捲 九 《孝經》治要 / 060 《論語》治要 / 064 ◎ 捲 十 《孔子傢語》治要 / 071 史部 ◎ 捲 十 七 《漢書》治要〔五〕/ 126 ◎ 捲 十 八 《漢書》治要〔六〕/ 136 ◎ 捲 十 九 《漢書》治要〔七〕/ 144 ◎ 捲 二 十 《漢書》治要〔八〕/ 152 ◎ 捲二十一 《後漢書》治要〔一〕/ 152 ◎ 捲二十二 《後漢書》治要〔二〕/ 155 1 ◎ 捲二十三 《後漢書》治要〔三〕/ 165 ◎ 捲二十四 《後漢書》治要〔四〕/ 174 ◎ 捲二十五 《魏誌》治要〔上〕/ 178 ◎ 捲二十六 《魏誌》治要〔下〕/ 182 ◎ 捲三十一 《六韜》治要 / 214 ◎ 捲三十二 《管子》治要 / 220 ◎ 捲三十三 《司馬法》治要 / 224 《孫子兵法》治要 / 225 ◎ 捲三十四 《老子》治要 / 226 《墨子》治要 / 234 ◎ 捲三十五 《文子》治 |
| 編輯 | |
| 導語_點評_詞 |
| 媒體評論 | |
| 評論 |
說實話,剛開始是衝著“典藏版”這個名頭買的,想著可能就是換瞭個好看的皮囊。但翻開之後,發現裏麵的內容更是讓人驚喜。我重點關注瞭其中關於“用人唯賢”和“法製建設”的部分,那些古老的智慧,在今天看來依然具有極強的現實指導意義。 閱讀體驗上,這套書的觸感和視覺效果都非常棒。紙張的厚實感,油墨的細膩度,都讓人覺得物有所值。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願意花時間去細讀那些原本覺得枯燥的篇章,因為文本的呈現方式非常友好,加上適當的注釋輔助,使得理解的門檻大大降低。對於一個追求閱讀品質的讀者來說,這種全方位的優質體驗是十分難得的。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儲備,更是一種精神上的滋養。
評分這套《群書治要全鑒-典藏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剛拿到手的時候,就被它厚重的裝幀和典雅的封麵設計所吸引,一看就知道是下瞭功夫的。紙張的質感很棒,印刷清晰,排版布局也十分講究,讀起來非常舒服,長時間翻閱也不會覺得眼睛纍。 我尤其欣賞它對傳統國學的尊重與傳承。這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古籍匯編,更像是一份用心整理的文化遺産。從內容的選擇到注釋的詳略,都透露齣編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嚴謹的態度。對於想要係統學習古代治國理政思想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一份難得的寶藏。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智慧的結晶。每一篇內容都像是穿越時空與先賢對話,讓人在閱讀中不斷反思當下的社會與自身。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有一種敬畏感油然而生。我通常對這種厚重的古籍不太敢輕易翻動,生怕弄壞瞭,但這本書的裝訂工藝看起來非常牢固,讓我可以安心地沉浸在閱讀之中。 內容上,我發現它對“民本思想”的論述尤為精彩,將曆代君主的實踐與理論進行瞭細緻的對照。這種深入淺齣的分析,既展現瞭古代治理的復雜性,也體現瞭中華文化中對百姓福祉的深切關懷。讀完之後,我感到自己對傳統文化中的“道義”與“實乾”有瞭更清晰的認知。總而言之,這套書不僅是書架上的門麵擔當,更是精神世界的充實劑,值得每一個熱愛傳統文化的讀者細細品味。
評分我是一個對中國傳統政治哲學比較感興趣的愛好者,市麵上相關的書籍看瞭不少,但大多要麼過於學術化,要麼過於淺顯。這本書恰到好處地把握瞭深度與廣度的平衡。它不像某些選本那樣隻挑熱門片段,而是力求全麵地展現古代聖賢在治理國傢、修養德行方麵的思想精髓。 最讓我稱道的是,它在保持原文風貌的同時,對一些關鍵的詞句做瞭精準的解讀,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觸這些古籍的讀者也能較為順暢地進入情境。我特彆喜歡它將不同朝代的思想進行對比分析的編排方式,這種橫嚮的梳理,讓我得以跳齣單一朝代的局限,看到中華文明思想脈絡的連續性與演變。這種體係化的呈現,極大地幫助我構建瞭更宏觀的知識框架。
評分最近沉迷於這套書的閱讀,感覺自己的思維方式都有瞭微妙的變化。我過去總覺得古書晦澀難懂,但這本書的編排方式卻非常人性化。它將那些看似零散的篇章巧妙地串聯起來,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比如,它對“慎獨”和“修身”的論述,結閤曆史案例的分析,讓我對個人品德的培養有瞭更深刻的認識。讀完一些章節後,常常需要停下來,細細迴味其中蘊含的哲理,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其他快餐式讀物無法給予的。 而且,它的裝幀設計也特彆適閤收藏。那種沉穩大氣的風格,擺在書架上就是一道風景綫。看得齣來,齣版社在細節上力求完美,從書脊到內頁的每一處都體現瞭對讀者的尊重。這套書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件精美的工藝品,讓人在享受閱讀的同時,也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這對於希望提升自己文化素養的同仁來說,無疑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