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PART1心理学知识扫盲贴
心理学就是心理咨询吗?/002
心理学就是解梦析梦吗?/002
心理学家只研究变态的人?/003
心理学家真懂读心术?/003
心理学家都会催眠吗?/004
谁是心灵深处的探索者?/005
什么样的年龄是心理年龄?/006
看心理医生是丢人的事情吗?/006
你可以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吗?/007
人为什么会产生心理障碍?/007
PART2非正常人类研究所
为什么有的人故意伤害自己?/010
为什么有的人会整晚睡不着?/011
为什么有的人真想睡得死过去?/012
为什么有的事明知无用还去做?/013
为什么有的人会疯狂地购物?/014
为什么会上网成瘾?/015
为什么会成为手机控?/015
为什么会出现手机幻听症?/016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爱清洁?/017
失恋男子为什么要报复女性?/018
为什么有的人总觉得自己不行?/019
为什么内心深处不相信任何人?/019
为什么喜欢在人面前炫耀自己?/020
为什么不能忍受别人比自己出色?/021
是什么使人陷入焦虑状态之中?/022
为什么有人登高、坐车、行船就害怕?/023
为什么坚信自己遭受迫害?/024
为什么自杀会传染给别人?/024
为什么狂躁抑郁者多是天才?/025
你的精神“分裂”了吗?/027
PART3重口味心理学麻辣汇
为什么有的男人称为季度男人?/030
世间真有男不男女不女的人?/031
伪娘到底是男人还是女人?/032
男女性别到底分成几种?/034
双性人有哪些难言之隐?/035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恋物癖?/035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异装癖?/036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恋童癖?/037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恋尸癖?/039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窥阴癖?/040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暴露癖?/041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摩擦癖?/042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慕残癖?/043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性受虐癖?/044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性施虐癖?/045
为什么会出现性心理变态?/046
为什么会发生同性恋?/047
为什么有的人会贪吃到呕吐为止?/049
为什么有的人吃东西时生不如死?/050
为什么大家都爱挖鼻孔?/051
为什么紧张的时候想上厕所?/052
为什么男人都喜欢处女?/053
为什么有的男人爱上母?/053
为什么有的女人爱上父?/054
PART4怪诞心理学一箩筐
为什么男女搭配干活不累?/058
为什么明星总是有那么多绯闻?/059
为什么嘈杂场所能听到自己名字?/060
为什么有的人放假比上班还累?/060
为什么有的人一上班就感到恐惧?/062
为什么会出现“心灵感应”现象?/063
为什么有的人会陷入工作狂状态?/063
为什么有的人患有特定对象恐惧症?/065
为什么有的人患有场所恐惧症?/065
为什么有的人质对罪犯产生好感?/066
软妹子遇上女汉子怎么办?/067
为什么有的人在公厕无法小便?/069
为什么童年创伤带来写作灵感?/070
为什么名校盛产毕业生?/071
为什么很多明星都演而优则唱?/072
为什么上级比下级更有话语权?/073
为什么升职的是能力差的员工?/074
为什么普通人对深信不疑?/075
为什么有的人不承认人离世?/076
为什么大人会表现得像个小孩?/077
为什么关爱的背面是嫉妒?/078
为什么有的人以小人心度君子腹?/078
为什么有的人从集中营里活着出来?/079
为什么人们往往会追捧限量版物品?/080
为什么都在专卖店销售?/081
为什么会强忍着看完不喜欢的电影?/082
为什么收入增长了仍然是月光族?/083
为什么巨*获得者沦落为垃圾工?/084
有些富商为什么要高调公开征婚?/085
PART5欲望心理学说明书
为什么说欲望是天使也是魔鬼?/088
为什么父母越反对越想要在一起?/089
为什么东西越稀缺人们越想得到?/089
为什么欲擒故纵的手段总能奏效?/090
嫁给七旬老头是爱情还是欲望使然?/091
到底是嫁给他的人还是嫁给他的钱?/092
为什么有的人会产生性幻想?/093
为什么渴望被爱是一种病态?/094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情感饥渴症?/095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被爱妄想症?/096
为什么有的人会有网络婚恋者?/097
为什么有“*后乱性”的说法?/097
为什么*吧打烊有助增加魅力?/098
为什么年轻男女爱在野外车震?/099
PART6梦境与心理全揭秘
所谓解梦就是算命吗?/102
什么是预知的梦境?/103
真的会梦里似曾相识?/103
梦是不是来自潜意识?/104
梦的解析是怎么回事?/105
不祥之梦有什么后果?/106
梦的记忆很牢靠吗?/106
美梦能够治病吗?/107
心理医生怎样解梦?/108
什么样的梦是性梦?/109
男女性梦有差别吗?/110
性梦也可以解析吗?/111
做性梦是心理变态吗?/112
梦为什么清晰或模糊?/113
PART7博弈心理学擂台赛
生活中为什么要读懂博弈思维?/116
怎样利用博弈取得zui大利益?/116
囚徒困境:怎样达到纳什均衡?/117
斗鸡博弈:如何能让自己占据优势?/118
赌徒博弈:赌博为什么是输的游戏?/119
智猪博弈:为什么等待是zui佳策略?/120
*吧博弈:为什么胜利者只是少数?/121
猎鹿博弈:为什么合作能获得双赢?/122
蜈蚣博弈:怎样以结果为导向思考问题?/123
鹰鸽博弈:强硬与温和如何选择?/124
枪手博弈:弱者有什么生存智慧?/125
重复博弈:怎么做到理性较量?/126
策略博弈:何时亮出手中的优势牌?/127
脏脸博弈:为什么知识需要共享?/127
多人博弈:集体行动是利还是弊?/129
协和谬误:为什么不能将错就错?/129
零和博弈:为什么说损人不利己?/130
非零和博弈:两败俱伤还是互利双赢?/131
PART8交际心理学联络点
遇到面熟的人为何能产生切感?/134
与人的距离越小为什么心理越放松?/135
为什么交往越多关系越密?/135
是什么让人渴望与他人在一起?/136
印象是长期交往的基础吗?/137
为什么zui新的认识掩盖以往的评价?/138
为什么会以偏概全、爱屋及乌?/138
北方人性情豪爽、胆大正直吗?/139
为什么人们对容貌美的人更有好感?/139
情感为什么有时比利益更能打动人?/140
完美的人为何不如有缺点的人可爱?/141
什么样的人在交际中受人欢迎?/142
*中怎样让别人感觉你很成功?/142
怎样让别人感觉你可以信赖?/145
如何让别人认为你做事很积极?/154
用什么方法让别人感觉你有才干?/160
怎样增加与他人的密感?/174
用何种技巧获得他人好感?/184
面对别人的指责时怎么办?/186
为什么对人不要太“好”?/187
PART9爱情心理学部落
为什么男人喜欢美女?/190
男人为何不爱女强人?/190
男人为何不喜欢女老板?/191
女人眼中什么是成功的男人?/192
女人心中什么是成熟的男人?/193
为什么男人不坏女人不爱?/194
为什么坏女人反而惹人爱?/195
小女生为何会爱老男人?/195
大女人为何喜欢小男人?/196
女人在交往中zui吃男人哪一套?/197
为什么男人和女人会日久生情?/197
为什么暗恋者借烛光晚餐示爱?/198
为什么越危险爱情来得越快?/199
为什么情绪化的女人难对付?/201
为什么男人讨厌被劝告?/201
为什么女人爱聊天男人爱自言自语?/202
为什么男人喜欢不停地转换电视频道?/202
为什么男人就是不说“我爱你”?/203
男人为什么只想谈恋爱却害怕结婚?/203
为什么婚前是王子,婚后成了癞蛤蟆?/204
为什么男人的寿命与妻子美貌成反比?/205
为什么出轨的丈夫会送礼物给妻子?/206
为什么有的人表白用Iloveyou?/206
男人为什么将普通女友视为美女?/207
鲜花为什么偏偏插在牛粪上?/208
为什么得不到的才是zui好的?/209
.........
从文字的感染力和整体的阅读体验来看,这本书的写作功力绝对是顶尖的。它并非那种堆砌术语的教科书,语言充满了画面感和温度。我尤其喜欢它在探讨“微表情管理”时所使用的比喻。它把人的面部肌肉比作一场无声的交响乐,每一个细微的抽动都是一个音符,而我们要做的是学会分辨主旋律和不和谐的杂音。这种文学化的描述,让原本枯燥的神经科学和面部表情编码知识变得极其生动有趣。我试着在镜子前练习书里提到的“中性面孔”的保持,发现控制面部肌肉的专注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心流体验,它迫使我暂时放下了脑海中那些纷繁的杂念。这本书的整体风格是探索和赋能的,它不贩卖焦虑,而是提供了一套既有科学依据又贴合生活实际的“自我完善手册”。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人性”的理解更加圆融和包容了,不再那么轻易地用单一标准去评判复杂的人类行为。
评分拿到这本书时,说实话,我对“读心术”这类字眼是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有点玄乎。但读进去之后才发现,作者并非鼓吹什么超能力,而是非常扎实地在讲解心理学基础如何映射到我们的日常情绪波动和行为模式上。特别是关于情绪管理的那一部分,对我触动极大。我从小就属于那种把负面情绪闷在心里的人,结果就是时不时会爆发一些莫名其妙的小脾气,事后又后悔不已。书中将“抑郁”和“焦虑”的状态描述得极其精准,让我意识到,我的很多困扰其实是有其清晰的内在逻辑可循的,而不是什么“想太多”的矫情。它提供了一套逐步调整认知偏差的工具,比如如何识别“灾难化思维”,以及如何用更理性的视角去重构那些自动跳出来的负面想法。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只是告诉你“你应该更积极”,而是告诉你“为什么你现在会消极,以及如何一步步走出来”。我开始尝试书里提到的几种呼吸练习和正念技巧,虽然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但至少,我感觉到自己对情绪的“掌控权”正在慢慢回归,不再是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的感觉,这对于一个长期受情绪困扰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认识自己和世界的一扇全新的窗户!我一直觉得人际交往中有很多让我摸不着头脑的地方,那些看似无意的眼神、细微的肢体动作,总让我感到困惑。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一套生硬的理论框架,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娓娓道来。它让我开始留意那些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细节,比如一个人在紧张时习惯性地摸鼻子,或者在撒谎时眼神会不自觉地飘向某个方向。这种对“非语言信息”的解读能力,不仅仅是用来识破别人的“小伎俩”,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学会了更好地理解对方的真实感受,从而在交流中更懂得如何拿捏分寸,不至于因为误解而造成不必要的隔阂。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针对”,其实只是对方潜意识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的流露。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平易近近人,完全没有学术著作的枯燥感,读起来就像在看一本引人入胜的侦探小说,只不过我们的“案件”就是生活中的各种人际互动。自从开始有意识地运用书中的一些观察点,我感觉自己处理冲突和建立深度连接的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那种“了然于心”的豁然开朗感,真的非常美妙。
评分老实说,这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对于“难以理解的人”的处理方式。在职场或家庭中,总会遇到一些行为逻辑完全无法被常理度之的“奇葩”同事或亲戚。以前我总是陷入一种“为什么他会这么想?”的无休止的内耗中,把自己搞得很累。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不是所有人的内在世界都是按照我们熟悉的剧本来运行的。它没有简单地给这些人贴上“坏人”或“奇葩”的标签,而是从发展心理学和社会角色的角度去解释,某些固化的行为模式是如何形成的。这让我学会了一种“抽离式”的观察方法。我不再试图去“改变”那些我无法改变的人,而是着重于调整我“如何应对”他们的行为。这种“放下执念,着眼于自身反应”的转变,极大地减轻了我的心理负担。书中的案例描述生动有趣,我仿佛看到了生活中那些熟悉的“人影”,然后跟着作者的分析,一步步解构他们的行为动机,感觉自己像个不带感情色彩的观察家,非常高效且解压。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它不像一本工具书那样只关注“术”的层面,而是将“心理学原理”与“生活应用”做了完美的融合。我特别欣赏它对于“恐惧症”和“回避行为”的剖析。我自己就有一个小的社交恐惧倾向,在一些大型聚会上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然后就选择躲到角落里玩手机。书中详细解释了恐惧的生理基础——杏仁核的过度警觉反应,这让我对自己的不适感有了科学的认识,不再觉得这是一种“性格缺陷”。更重要的是,它给出了渐进式暴露疗法的基本思路,虽然我还没有完全实践,但光是理解了“为什么会害怕”和“害怕的机制是什么”,就已经让我有勇气去面对那些让我不安的场合了。这本书就像一个耐心的向导,它不催促你跑,而是告诉你每一步的原理,让你走得更稳。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对照自己的经历,发现“原来是这样”,这种“我被理解了”的共鸣感,是阅读其他心理学书籍时很少体验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