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了凡四训浅释(净空法师浅释)
定价:32.80元
作者:净空法师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4-01-01
ISBN:978754264361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由净空法师解读的广泛流传的劝善书
内容提要
《了凡四训》,种德立命、修身治世类教育书籍。作者为明代袁黄,字坤仪,后改名了凡,作于六十九岁,全文分四个部分。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改变命运的过程。原本为教训自己的儿子,故取名《训子文》;后为启迪世人,遂改今名。净空法师用简练明白的语言,对原著加以深刻解读,以《了凡四训》为纲,将精深的佛理讲得深入浅出,使人听后如沐春风。
目录
序
训 立命之学
第二训 改过之法
第三训 积善之方
第四训 谦德之效
附录 了凡四训
作者介绍
净空法师,俗名徐业鸿,法名净空,先后追随一代大哲方东美教授、藏传高僧章嘉呼图克图及佛学大家李炳南老居士十三年,学习经史哲学以及佛法,获得深刻启发,不仅熟通佛教各派经论,对于儒学、道家和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学说,也广泛涉猎。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亲近感”,这或许是净空法师讲经弘法的独特魅力所在。不同于一些严肃的学术解读,这里的文字充满了慈悲和关怀,读起来毫无压力,仿佛不是在研读一部古老的经典,而是在聆听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生导师的谆谆教诲。法师在解释一些复杂的命理概念时,总能巧妙地引入现代生活中的例子,使得抽象的因果报应变得具体可感。例如,在谈到“改过迁善”时,他强调的不是对过去的苛责,而是对未来的积极构建,这种正向引导的力量是巨大的。我特别喜欢其中对“积德”的阐释,它不强调刻意为之的壮举,而是着重于日常生活中“存好心、说好话、做的好事”。这种“细水长流、持之以恒”的修持观,更符合我们这些普通人的生活节奏,也更容易坚持下来。它让人明白,生命质量的提升,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需要耐心和信心。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书带给我的价值感是多维度的,它不仅是精神食粮,更是行动指南。不同于市面上许多追求快速见效的“心灵鸡汤”,《了凡四训浅释(净空法师浅释)》提供的是一套久经考验的、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系统性思考。我尤其赞赏法师在文字中流露出的那种对众生平等的悲悯情怀,他没有将修行这件事神化,而是将其拉回到每个人都能参与的实践层面。这种务实的态度,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代入感和信心。读罢全书,我感到心胸开阔了许多,对于人生中的不确定性也多了一份从容,因为我知道,命运并非被预设的铁板一块,而是掌握在我们日复一日的选择与行动之中。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读完后能获得多少知识,而在于它能引导你彻底地审视并优化自己的人生底层操作系统,是一部真正可以改变生命轨迹的指南书。
评分这本《了凡四训浅释(净空法师浅释)》的出版,对于想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伦理和修身养性之道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珍贵的礼物。我之所以被这本书深深吸引,首先是因为它将晦涩的古文阐释得极为清晰易懂。我过去尝试阅读原版的《了凡四训》,常常因为文言文的障碍而感到吃力,很多深层次的哲理和故事的寓意只能停留在表面。然而,通过净空法师的浅释,那些关于命运、因果、积德行善的教诲,就像被重新注入了现代的活力,变得鲜活起来,让人仿佛能直接与袁了凡先生的智慧对话。法师的讲解,不仅停留在字面意思的解释,更注重阐发其背后的核心精神,比如如何通过端正心念来扭转不如意的现状。书中对于“立命”与“修身”的论述,条分缕析,让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改变不是依赖外在的奇迹,而是源于内在的觉察与持续的实践。这种由内而外的力量,是现代社会许多浮躁的心灵所急需的滋养和指引。阅读过程中,我多次停下来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生活中的得失取舍,这本书提供了绝佳的自我审视框架。
评分读完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人生指导手册”。很多励志书籍侧重于宏大的目标设定和激昂的情绪鼓动,但往往缺乏落地的方法。这部浅释则不然,它将袁了凡先生一生的转变过程,细化为可供日常践行的步骤,例如“早晨醒来便发愿”、“待人接物要诚敬”等等。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实则构成了一个人品德修养的基石。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谦虚”的论述,法师以平实的语言阐述了“满招损,谦受益”的深刻内涵,并结合现代人的处事方式进行了对照分析,使我们能清晰地认识到,骄傲自满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断绝了我们获取新知和善缘的通道。我开始尝试将书中所倡导的“事事留有余地,不尽其利”的原则应用到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效果立竿见影,人际关系趋于和谐,自身的压力也明显减轻。这不仅仅是一本说教的书,它更像是一位智慧长者在耳边轻声点拨,教导我们如何将“善”真正地融入到日常的每一刻中去。
评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部浅释起到了极佳的“桥梁”作用。它有效地避免了传统经典在现代社会中可能出现的“失语”现象。袁了凡先生的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关于自我教育和实践哲学的典范,但如果没有现代化的、深入浅出的解读,它很可能被束之高阁,沦为历史的尘埃。净空法师的讲解,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同时又用现代人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思维模式进行了重新包装。我注意到,书中对传统文化中“敬畏心”的强调非常到位。在当下这个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很多人对自然、对道德规范的敬畏之心正在逐渐淡薄。这本书提醒我们,真正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在敬畏和规范中找到安身立命的法度。这种对根基的重申,对于重建社会伦理秩序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它成功地将古代的智慧转化为当代人可感知的精神力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