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天马行空,半部现实人生。德国鬼才插画家克里斯托弗·尼曼在日常物体上涂鸦寥寥数笔,创作出令人捧腹的趣味画面,发掘寻常生活中的细微意趣;另一面,他将插画与文字结合,诙谐地讲述了自己与每个人都会遇到的人生难题——截稿日前发作的拖延症、瓶颈期的焦虑、在理想与金钱之间摇摆的两难……
本书复刻的三百幅插画,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神奇混搭。
本书收纳的每一段独白,首次坦诚揭开,艺术家创作过程中痛并快乐着的伤疤。
本书穿插的三则小故事,解构平淡日常,展露新媒体时代故事叙述的新方式。
翻开书,你就已经进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视觉旅程。
##有些观点对于无论从事哪个行业的人是有些启发的
评分##“也许我已经失去了一些年轻时的灵气,但我还是觉得——我能把当年的我痛扁一顿。” “我不知道自己五年后会做些什么,但我知道肯定是跟今天不一样的事。” 周末速写,创意拼贴,精妙绝伦的不止这里展示的奇思妙想的创意,还有作者那源泉般生生不息的创作灵感,由于在不断地练习之余始终去追寻新鲜事物,去做一些从未做过的事,才让自己从起初工作的不开心中解放出来,走进更理想的状态中去绘出更精彩的人生。 (再说作者的身份,是一位《纽约客》的视觉设计师,而一直以来期刊杂志里对于插图和人像图片的选用我最喜欢的就是《纽约客》了,超棒,绝对的标杆,或许就是因为有像作者这样的一群“新”人。)
评分##有几个单元特别喜欢。比如小熊软糖,马拉松,还有ins新账号。果然我还是最吃创意艺术这一挂的。
评分##年轻的艺术家应该多看看呀
评分##看的原版,每个idea都觉得非常惊喜,这样的人一定没少锤炼自己
评分##是的,从《abstract》纪录片过来的。1.潜能是需要自己和外界不断挖掘的!纽约果然是一个能激发人无穷潜能的地方,不会让人失望,创意时尚类的艺术家是真的很适合纽约的。创作是需要人不断去磨炼的,并且是一件让人焦虑孤独痛苦的事,没错,就是这样。2.作者提到,每个人生阶段,做得选择。毕业觉得一定得换个环境,这样不行,去了纽约,收获满满。在十几年后到了另一个人生阶段了,又做了另一个选择,回到家长继续做自己的事业,想必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有自己成熟的一套体系,已经经纶满腹。不过他的家乡也还是挺有文化艺术氛围的。我真喜欢创意型的东西呢!嘻嘻
评分##“艺术家也不能偷懒呀”
评分##Practice makes better
评分##好有意思,尤其是生活化那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