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剖析了长久以来困扰很多写作者的重要问题。作者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及写作历程,以亲身经历检视了小说家和诗人的创作活动、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写作到底需要怎样的“天赋”、如何获得这种“天赋”、作家与社会政治权力和读者之间的关系,等等。她在书中谈到了大量健在和已过世的作家,也谈了很多自己在加拿大和国际文坛的写作经验和逸事。其文字风格轻松幽默,洞察力敏锐。本书将帮助写作者理解文学传统、作家身份,获得对于创作生活更为深刻的认识。
##已购。在我印象里,阿特伍德就像女巫,而她谈起写作也有魔力,一点没有学院气~作家为棕色猫头鹰写作,或者为他(她)当时生命中的某个相当于棕色猫头鹰的人写作——为一个独特、明确、真实存在的人写作。所有作家都必须从“现在”去到“从前”,从“这里”去到“那里”,都必须下降至故事存在的地方,都必须小心翼翼,以防被“过去”逮住,再也动弹不得。所有作家都必须从死者那里“偷”东西,或者说“回收旧物”一一说法取决于你看这件事的角度。死者可能保管着宝藏,但这些宝藏必须被带回人间,使其再次进入到时间里一一进入到观众、读者的世界,进入到变化发展中的世界,否则它们便毫无价值。 最后,别忘了40年前一个学医的学生向阿特伍德形容人体内部的情形时说的话:“里面一片漆黑。”
评分##那里黑暗,那里危险,那里易去难回,但如果你真的回来了,就把故事写下来吧,写给那个真正的读者,像雕刻一样写在石头上,然后离开,让石头一遍遍讲出来。
评分##关于写作的书中读过最好的之一,想继续读她的作品了
评分##2022长7: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去而复返、把故事刻在石头上的人。
评分##因为是讲座的文稿整理,所以不会论述得太深入,但六篇文章都是在很有趣的主题上进行叙述(都是可以作为论文研究的题目,比如分身、媒介、死亡,但这本书明显是大众通识版,容易进入,旨在诱发理解的兴趣),而且还罗列了众多文学作品(于是想读list又变长了),也有一些重叠的地方,但整体而言是易读且亲近的。如果写作是进入迷宫,是下到深井,如果文字是鲜活的声谱,是神秘的信使,那么谈论写作的写作又是什么呢?以阿特伍德之名讲述其分身的人,又是谁?
评分##因为是讲座的文稿整理,所以不会论述得太深入,但六篇文章都是在很有趣的主题上进行叙述(都是可以作为论文研究的题目,比如分身、媒介、死亡,但这本书明显是大众通识版,容易进入,旨在诱发理解的兴趣),而且还罗列了众多文学作品(于是想读list又变长了),也有一些重叠的地方,但整体而言是易读且亲近的。如果写作是进入迷宫,是下到深井,如果文字是鲜活的声谱,是神秘的信使,那么谈论写作的写作又是什么呢?以阿特伍德之名讲述其分身的人,又是谁?
评分##这本书并不是讲如何写作的,而是一组类似文学评论的讲稿,絮絮叨叨主题不明,还不如去看《作家之旅》。
评分##随性有趣。
评分##四星给前两章,一星给最后一章。我好喜欢她引经据典,令人佩服的阅读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