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坡那边:苏轼记》是中国著名诗人、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作家”于坚的全新散文、摄影 作品集,是诗人对诗人的仰望和朝拜之作。于坚用40余年的时间,一次次朝圣苏轼的故乡——四川眉山 ,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作为现代人对于宋诗大家的景仰,穿越千年的尘烟,感受苏轼诗词中的惊涛拍岸。 全书以苏轼生平的重要事件和作者的朝圣之路为主线,追寻千古圣贤遗风,体验极致大宋美学,笔墨再 现了一个伟大的黄金时代、一种超越性的诗性生命。
##于老师这本书如果去查重的话,怕是要被判学术不端了吧
评分##苏轼活在时间中,也活在空间中。 东坡的魅力在诗书词画的个性,也在酒肉美食的传说,更在乐天不怨的精神气质。文人中的艺,趣,质,三者能超越东坡的估计没有。正因东坡的魅力,才致苏迷从来不衰。 但这本我不甚喜欢,诗人的笔调,写得过于溢情就会失乎理,迷于真。而且不喜的几乎是半幅的引述,略有些失望。
评分##圣者的故乡令诗人于坚动容,他看到三苏祠一墙之隔,苏家的邻居们躺在藤椅上纳凉,打麻将,喝茶,喝豆花,附近的饭馆里卖着东坡肉。大概这就是生活吧,苏轼的文章令人大觉大悟,牢记世界之出处,生命之意义,总是感激、热爱着生活。彼时,畅快淋漓也有,苦中作乐也有,而此时,他的后人,仍乐此不彼,犹如活在画卷里。 这些悉数被于坚用相机摄下,融入书中。文图结合,正是他近年致力的一种现代“文章”,以摄影代画,并主张现代写作要回到“文”,而苏轼正是诗、散文、书、画无所不通的伟大“文章”典范。文人,就是写一切,不拘形式,随物赋形。这是于坚对“文人”一词的另类认识:以文章为世界文身。
评分##“太祖打入史册 勤政殿拆掉 画栋雕梁一根不剩 只有写字这手艺带来持久的光荣” 眉山。宋陵。于坚的诗仍旧比他的散文要好。
评分##知名诗人、作家于坚老师关于苏东坡遗迹的寻访札记合集。作者的札记,融东坡生平的回顾与感悟、东坡作品的梳理与细读、遗迹现场的风土人情与寻访体验,以及中西文化比较意义上的东坡及其作品探究这四者于一体,以一种意识流化的随性书写方式,跟千年之前的苏东坡展开隔空对话。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部图文并茂的作品,书中所配的拍摄于寻访现场的大量图片,绝不只是札记正文的一种补充性点缀,而是札记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取景、构图以及所配说明文字,都体现出深邃的历史感与盎然的诗意,并跟札记文字之间形成美妙的互文效应。值得细读和推荐。
评分##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一个全面而有趣的人 二刷东坡传ing 一定要去眉山看看
评分##圣者的故乡令诗人于坚动容,他看到三苏祠一墙之隔,苏家的邻居们躺在藤椅上纳凉,打麻将,喝茶,喝豆花,附近的饭馆里卖着东坡肉。大概这就是生活吧,苏轼的文章令人大觉大悟,牢记世界之出处,生命之意义,总是感激、热爱着生活。彼时,畅快淋漓也有,苦中作乐也有,而此时,他的后人,仍乐此不彼,犹如活在画卷里。 这些悉数被于坚用相机摄下,融入书中。文图结合,正是他近年致力的一种现代“文章”,以摄影代画,并主张现代写作要回到“文”,而苏轼正是诗、散文、书、画无所不通的伟大“文章”典范。文人,就是写一切,不拘形式,随物赋形。这是于坚对“文人”一词的另类认识:以文章为世界文身。
评分##出书不用查重的吗?????????
评分读书与旅行,实地探访苏轼遗风。文字饱满,图片生动。最后收录的河南巩义宋陵大为震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