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们走向生命终场,却如火焰般熊熊燃烧
◎ 豆瓣口碑之作《妻子们的思秋期》续篇
◎ 日本泡沫经济时代真实记录
◎ 著名记者笔下的世纪末图景
◎ 日本新闻协会奖获奖作品
◎ 影响日本战后一代的非虚构系列代表作
——————
曾经的一代代日本女性,生养过很多孩子,照顾年迈而痴呆的父母,努力战胜贫穷,很快地过完了自己短暂的一生……但谁说女性生来就要依附于丈夫、为家庭奉献?
时过境迁,主妇们越来越坚定了要开拓自我的决心。背负沉重照护压力的她们、迸发出旺盛生命力的她们、无处诉说苦闷只得自行了断的她们……共同描绘出日本现代女性的老后群像。
如何更有尊严地老去?妻子、母亲、儿媳们的“革命”成功了吗?
——————
在《妻子们的思秋期》中,中年妻子们将全身心奉献给家庭,让作为企业战士的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全力奔跑,支撑起了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却没有人看到她们的无尽等待、寂寞和忍耐。
作为续篇,本书继续探索了现代社会里中年、晚年女性的生存实态。令人意外的是,现代日本女性不同于她们的前辈,越发坚定了要活出自我、度过精彩余生的决心。妻子们喷涌的生命热情让人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老年观”,原来,她们也可以大大方方地体验性与生命的悲欢……
而另一方面,眼下的现实仍然是,挑起照护老人重任的人往往是女性而非男性。妻子们在照护老人的沉重生活里难以喘息,也为自己仅有一次的美好年华的逝去而无限惋惜。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痴呆患者的数量也越来越多,仅仅依赖妻子们来承担赡养老人这一重任,已无法满足越发庞大的需求。如何照护老人,由谁来照护他们,不仅是家庭要面对的问题,更是全社会的紧迫课题……
哪怕快到生命的尽头,也想拼尽全力燃烧自己啊!虽然80%的内容都很压抑,还好也有几个甜甜的晚年恋爱小故事。那个经济高速发展时代,全职主妇们只生活在单一评价体系中,一辈子为了丈夫和公婆奉献,从没活过自己的样子,真的太扭曲了。突然感觉要早一些开始思考老后生活了。
评分##女性总是不自觉的为家庭付出太多,一代又一代的女性。
评分##毕竟人活着是一件孤独 寂寞又变幻无常的事情啊
评分##多少苦痛最后付之一笑,多少罪恶人力无法弥补,于是人们心照不宣,等待死亡抹去问题。母亲,外婆,世世代代的亡灵,多少不甘、怨愤,多少失意、屈辱,转化为遗产,由我们背负。吃了如此多苦,受了如此多罪,你们何时能跳出自我牺牲的泥潭。屈从只会换来更多屈辱,奉献只会鼓励自私冷漠,做自己的主人,争取应得的权益,别再蒙冤受难。我们有真正的力量与智慧,我们是强者中的强者,将黑暗燃烧成光明,让苦难在这里终结。痛苦哺育了我,我只愿报世界以希望,以美,以诗,以歌。
评分##主题有点散,但议题非常有价值,在国内也罕见被触碰。整本书聚焦是在约20世纪20年代末出生,亲历了日本侵华、二战,又经历战后重建的一代日本女性,成书时她们都进入了晚年。那代女性人生的苦,可以类比我们奶奶那一辈人吃过的苦,战争和动乱对两个国家的女性都是深渊,成长环境压抑,男女绝对的不平等,贤妻良母式的道德教化、苛刻要求。这么苦的一生,又要承担晚年的惩罚:病痛衰老、老年痴呆、无性生活、子女的嫌弃、社会价值的丧失。日本的厌老文化过于发指,我们呢?我们会有更好的晚年吗?难以想象。
评分哪怕快到生命的尽头,也想拼尽全力燃烧自己啊!虽然80%的内容都很压抑,还好也有几个甜甜的晚年恋爱小故事。那个经济高速发展时代,全职主妇们只生活在单一评价体系中,一辈子为了丈夫和公婆奉献,从没活过自己的样子,真的太扭曲了。突然感觉要早一些开始思考老后生活了。
评分##“我如今明白,顺利安排好死亡并不容易。”关于老年生活的书,日本的情况是我们的未来吧,也是80后即将面临的情况——父母即将老去,要如何看护?而8090一代人自己老去后更是堪忧。一个有意思的点是:老去后,丈夫们会全心照顾生病的妻子,妻子的态度倒冷冰冰的,因为压抑太久、恨意太深……
评分##女性总是不自觉的为家庭付出太多,一代又一代的女性。
评分##题材好,视角好,就是写的不好,这简直可说是斋藤茂男的日本世相系列和NHK系列纪实书籍的通病。本书实在平平,但摘录的几首孩子们的诗,实在写的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