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葛兆光講義係列”之一,是作者2011年後為博士生開設“亞洲史的研究方法”課程的講稿,經過十年以上的講述,並反復修訂增補後成書。
全書分為四單元十三講,從亞洲史研究的可能性,東西方有關亞洲史的學術史,重點講到近世東部亞洲海域史的研究,並且詳細介紹近世環東部亞洲海域曆史的相關文獻。本書的重點,是通過案例討論亞洲史研究的途徑,也討論如何既把中國史放在亞洲史的大背景中,又從中國角度觀察周邊,進一步通過中國、東部亞洲海域、整個亞洲,理解曆史的交錯、聯係和融匯。每個單元都以“問題”開始,討論亞洲史研究的必要性,以“討論”結尾,作為進一步研究的起點,最後給齣建議閱讀的論著目錄。可以說,這不僅僅是一門針對研究生的曆史課,而且是有關區域史研究的方法論。
##以史為鑒,很多自以為是特立獨行很酷的事,換個角度也許是個笑話還不自知。
評分##開拓視野,提升認知瞭,果然是大師作品
評分##開拓視野,提升認知瞭,果然是大師作品
評分##沒有機會聽葛老現場授課,藉著這本講義的齣版,也可承聽教誨。一個大學者的視野和格局在這本書裏展現得淋灕盡緻,葛老給予後學的延伸思考十分有益,五星推薦不算過分。但有可能是講義之故,難免有些淺嘗輒止的感覺,論述之時總覺差瞭一點深度意味。但瑕不掩瑜,真誠推薦相關研究者購入學習。
評分很有幸在去年趕上瞭這門課的末班車。本書並不追求一個覆蓋全亞洲的方法論,正如全球史並不一定要覆蓋全球。葛老師的這本書主要是給當下中國史的學生讀的,四個單元分彆提齣瞭四個呼籲:從亞洲的視野理解中國史、對中國周邊國傢曆史要有學術野心、打通東北亞史與東南亞史、充分利用周邊國傢漢文史料。可以說是從《宅茲中國》提齣“從周邊看中國”以來,從視野與方法上的集大成之作,後學大可以從中找齣許多可以做的題目來。要實踐葛老師的呼籲固然有睏難,尤其對學生來說。不過有人在書沒上市時便批評葛老師所謂“亞洲史”是空中樓閣,誰是信口開河自有公論。
評分##以史為鑒,很多自以為是特立獨行很酷的事,換個角度也許是個笑話還不自知。
評分##沒有機會聽葛老現場授課,藉著這本講義的齣版,也可承聽教誨。一個大學者的視野和格局在這本書裏展現得淋灕盡緻,葛老給予後學的延伸思考十分有益,五星推薦不算過分。但有可能是講義之故,難免有些淺嘗輒止的感覺,論述之時總覺差瞭一點深度意味。但瑕不掩瑜,真誠推薦相關研究者購入學習。
評分##以史為鑒,很多自以為是特立獨行很酷的事,換個角度也許是個笑話還不自知。
評分很有幸在去年趕上瞭這門課的末班車。本書並不追求一個覆蓋全亞洲的方法論,正如全球史並不一定要覆蓋全球。葛老師的這本書主要是給當下中國史的學生讀的,四個單元分彆提齣瞭四個呼籲:從亞洲的視野理解中國史、對中國周邊國傢曆史要有學術野心、打通東北亞史與東南亞史、充分利用周邊國傢漢文史料。可以說是從《宅茲中國》提齣“從周邊看中國”以來,從視野與方法上的集大成之作,後學大可以從中找齣許多可以做的題目來。要實踐葛老師的呼籲固然有睏難,尤其對學生來說。不過有人在書沒上市時便批評葛老師所謂“亞洲史”是空中樓閣,誰是信口開河自有公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