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国向当代世界奉献出的一份珍贵礼物:西蒙娜·薇依。
——切斯瓦夫·米沃什
*****内容简介******
如何摆脱工作中的痛苦和烦闷?为了像被压迫者那样感受压迫并尽可能真实地追求她所认为的自由社会,1934年12月,西蒙娜·薇依抛下哲学教师的身份,进入工厂。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这位反叛的哲学教师轮流做切割工、包装工和铣床工,经历疾病、事故、解雇的折磨,遭受服从、羞辱和不公。这种残酷性给她留下了终生的烙印。
在这本《工厂日记》中,薇依记录下自己的观察、遭遇、工作时间和收入、肉体和精神的痛苦,以及对这段经历的哲学和道德的思考。这本书是一份原始的文件,没有抒情,也没有感伤,展现出西蒙娜·薇依对当下现实的关注和她始终站在劳动者一边的立场。
##今天,奴隶永远是奴隶,没有黑格尔式的反转。
评分##很触动
评分##很触动
评分##瑣碎、無聊、單調、看了頭痛的工廠記錄可以跳過不看,那些信件和最後的文章還是極其重要的。總而言之,薇依對共/產主義的批判,對馬克思主義看法以及工廠和工會種種問題的觀點都是超前的,身心力行的她比那些沒有進過工廠幹過一天活,但是卻代表著工人說話的偽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多了。
评分##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下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评分##“人不仅应该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而且如果有可能的话,他应该去感知自己所做事情的用途,他应该去感知被自己改变的自然。于每个人而言,他自己的工作都是一个沉思的对象。” 找寻自己工作的意义,回归劳动的本质,很难,但也是对自我的救赎。
评分##非常喜欢薇依,诚恳切实。可是,阅读薇依这本却产生了背叛薇依的感觉,即本应由思想和行为的活动,变成了感觉,变成了一种借着薇依经验所产生的空想。应当行动,再理解。
评分##最后两篇尤其触动,薇依对工厂工人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经历有过于精妙和准确的描述。但我知道这不能当做轻飘飘的文本去读,因为这是一颗异常敏感的心灵对于工人痛苦工作真实的体验。
评分##基督教是奴隸的宗教,工廠生活讓她被烙下了奴隸的印記。她的堅強,她的“生活感受””,讓我無比敬仰。她趨於上帝般的注意力和思考,這是薇依的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