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描写穷大学生拉斯柯尔尼科夫受无政府主义思想毒害,认为自己是个超人,可以为所欲为。为生计所迫,他杀死放高利贷的房东老太婆和她的无辜的妹妹,毛制造了一起震惊全俄的凶杀案。经历了一场内心痛苦的忏悔后,他最终在基督徒索尼雅姑娘的规劝下,投案自首,被判流放西伯利亚。作品着重刻画主人公犯罪后的心理变化,揭示俄国下层人民的艰难生活。
##一个星期中分散的阅读无疑稀释了这本小说的张力和冲击,Kindle阅读更让我难以缕清它笨重的结构,几乎迷失在冗长杂芜的对话与独白中。可是当我结束阅读,重新审视这本庞大的书,每一个人物都渐渐鲜活、清晰起来——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个蹩脚哲学家,斯维德里加依洛夫仿佛是个虚无主义者、一个诗人,马尔美拉多夫像是契诃夫小说中那种平凡、病态的典型人物,卢仁是个24k纯屌丝,索尼娅是“永恒之女性”……然而,最后的结尾…是否太梦幻了呢?
评分借黑泽明的话来说,现在的青年想干编剧搞写作的,真该好好涉猎一下俄罗斯文学。然后回头再看看自己写的东西,基本都可以扔垃圾箱了。老陀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搬到现代荧幕也毫不过时,尤其是斯维德里盖洛夫这个人物,几乎有后现代的身影
评分##每个人都是拉斯科尼尔科夫,拉斯科尼尔科夫是每个人,每个人都有罪。
评分##比《卡拉马佐夫兄弟》神经多了,每一个人说话都神神叨叨的,可能是读了太多通俗小说不太能适应这种表达方式。被酒和贫穷浸没的俄罗斯人,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非常立体而神经…最喜欢的章节就是最后的尾声了,跟着坨氏的结尾感觉下一步应该去看《约翰克利斯朵夫》。
评分##俄罗斯人的名字看得我那叫一个头疼啊~~~
评分##早在加缪、萨特之前,陀思妥耶夫斯基就已经在讨论“存在主义”了,作为本书最重要的部分,大段大段的心理描写通过一种极端的方式全方位讨论了个体存在与世界规则之间的关系。老陀通过写实的手法,设置了一个大场景,浓墨重彩描述了一个陋室落魄青年做了一件极端事件之后对自己、对朋友家人、对社会的心理变化与煎熬,其中很诡异陆离的point在于主人公关于人对这个世界的“权力”的臆想:“自己到底是虱子还是人?那么,好吧,我是不是应该去杀个人去证明?”我觉得这就是存在主义哲学的开端,以及无疑这是我读过的最深刻的心理描写著作了。但有一点,只指出来,不做评论:基督教文化背景的著作,作者往往以宗教归宿做为最后的结尾,《罪与罚》就是其中一个,而且这种著作还挺多的。
评分##比《卡拉马佐夫兄弟》神经多了,每一个人说话都神神叨叨的,可能是读了太多通俗小说不太能适应这种表达方式。被酒和贫穷浸没的俄罗斯人,每一个人物形象都非常立体而神经…最喜欢的章节就是最后的尾声了,跟着坨氏的结尾感觉下一步应该去看《约翰克利斯朵夫》。
评分借黑泽明的话来说,现在的青年想干编剧搞写作的,真该好好涉猎一下俄罗斯文学。然后回头再看看自己写的东西,基本都可以扔垃圾箱了。老陀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搬到现代荧幕也毫不过时,尤其是斯维德里盖洛夫这个人物,几乎有后现代的身影
评分##我知道你的伟大,只是用错方法,我愿陪你一世,共度劳役之苦,不辜负。我明明很想不一样,最后却落得如此下场。头破血流,却安然如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