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特·木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家和哲学家之一。出生于德国富裕的犹太人家庭,在申请大学教职失败后,一直从事文学评论和翻译工作。他的作品在法兰克福学派批评理论的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纳粹兴起后他离开德国,1940年在法国与西班牙边境自杀。
本书是瓦尔特·本雅明德“拱廊研究计划”的几篇完成稿,德国著名思想家、文艺理论家本雅明受阿拉贡小说的启发,决定通过对大城市异化景观——巴黎拱廊的研究,来展现19世界“资本文化盛事”的风景。在这几篇完成稿中,他用自己独特的叙述风格对波德莱尔的诗歌进行了诠释,同时又敏锐地发现了拱廊在空间上给人类社会生活带来地新变化。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到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人与自身异化所做的斗争。
##本雅明在《波德莱尔笔下十九世纪的巴黎》一书中将波西米亚人和如波德莱尔一类的知识分子放在一起书写和审视,这种做法让我们看到了知识分子和波西米亚人及其相似的处境和特质。 我想以本雅明的这篇文章为主,结合有关知识分子生存状态的几部著作,稍稍讨论下波西米亚式知识分子...
评分 评分##和本雅明其它的书一样,第一遍我完全没看懂,可是我对他谈的话题太感兴趣了,他本人的气质也吸引了我。第二遍重读居然看懂了,呵呵。翻译不错,难得。
评分##神人的草稿都神得不像话啊
评分##卡夫卡在《城徽》中讲述了一个寓言:最初建造巴别塔时,人们感到责任重大,它代表了人触及上帝的强烈愿望,因此,它必须是要完成的,人们不需要为未来担忧,只需努力工作让这未来到来。然而,随着知识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发现现在需要一年做的事情到一百年后可能只需要半年了。...
评分##一种韵味的经久不散,一个身影的隐退徘徊,一场情绪的黯然酝酿,本雅明在解读波德莱尔的同时更是诗意还原了第二帝国时期的巴黎所处的整个时代中弥漫着的都市情绪,这也正是本书极强的社会批判性所在,自然,这与其法兰克福学派的学术渊源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可以说,本雅明真...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