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小说家、剧作家、电影导演,本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出生于印度支那,十八岁后回法国定居。她以电影《广岛之恋》(1959年)和《印度之歌》(1975年)赢得国际声誉,以小说《情人》(1984年)获得当年龚古尔文学奖。
《长别离》为玛格丽特·杜拉斯获得1961年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剧作。在巴黎塞纳河边经营着一家咖啡馆的黛蕾丝偶然发现,一个从咖啡馆前走过的痴呆流浪汉竟像是自己失踪多年的丈夫。在惶恐、惊喜、悲痛之中,她不断地让女招待和他谈话、故意在街道上和他碰面、去他栖身的破棚屋、邀亲戚们在他面前谈论往事,甚至将他请到家里来进晚餐、共舞,终于证实流浪汉正是自己苦苦等待的丈夫阿拜尔。原来,他在法西斯的酷刑下失去了记忆。
##想起郑中基一首歌: 明明爱很清晰 却又接受分离 我只剩思念的权利 难过还来不及 爱早已融入呼吸 不存在的存在心底 虽然很努力 练习着忘记 我的心却还没答应可以放弃了你 真的对不起 在那一封含糊的死亡通知书后,黛蕾丝度过多少个孤独的夜。战后的巴黎,渐渐地升腾起原有的...
评分 评分 评分##文字给予的想象力,我看到他们在跳舞,在对话。
评分##16/剧本的画面感太强了,短短数页把女人的爱情刻画地生动。虽然情节不算曲折波澜甚至还有些平淡,大概中间就隐约可以猜到后续发展,但平淡的等待是在这无趣的人生中唯一给人希望的。女主的爱是无畏的,观察和坚持不可或缺;而失忆的男主宁愿流浪也不愿记起苦难源自战争,与之丢弃的还有原来的爱情。
评分##每个人,失去了一切
评分看完了。真的是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啊。阿拜尔被抓到了集中营,大难不死却因为头部受伤忘了一切,成为了流浪汉。黛蕾丝一直都在找他,一直都不相信他的死讯。后来终于在街头遇见了。 一开始,我觉得黛蕾丝对于这个总是唱《理发师》中“诽谤”一个小段落的流浪汉过于关注,从尾随到...
评分##有些朋友觉得杜拉斯的水平不怎么样,名声都是源于中国的杜拉斯热。客观来说,杜拉斯在大陆的走红确实有一定的营销因素,如上海译文的底气,以及王小波、安妮宝贝等作者的推崇。随着社会走向商业化,于是杜拉斯成为了消费品,这才有了上海译文那一系列的杜拉斯作品系列。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