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 1809-1882)
英国博物学家、地质学家,生物演化理论的奠基者。1809年生于英国什鲁斯伯里,少年时求学于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1836年环球航行归来后,开始构思关于物种变化的理论。1859年出版《物种起源》,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看待自然的方式。1882年逝世于唐恩。
只要科学还在,这本书就会在人间流传。
《物种起源》是耐心的、富有想象力的实验,与清晰动人的论证相结合的典范。在一方不足一平方米的小小地面,观察自然界竞争生存的残酷规律;在一小片模拟的海水中,验证植物种子能越过大洋。鸽子的奇异造型、蜜蜂造巢的本能、植物跨越冰山的分布、地层 中埋藏的化石……纷杂的事实,第一次被一个深刻的理念联结在一起,构成一种至为宏伟的生命观念,一个清晰动人的长篇论证。“若无演化论之光,生物学的一切都毫无意义。”
1859年11月24日,《物种起源》出版,首版当日便销售一空,此后160年来影响不衰。本书的译稿是一个失而复得的奇迹。1953年,我国首·次译介第二版《物种起源》。译者韩安,是中国近现代林业奠基人之一。译文温润典雅,是不可多得的佳作,书稿却因故并未出版。韩安之子韩乐理,根据父亲遗物中发现的十余卷原始译稿,历经数年重新录入、核改、校译,这一版宝贵的译文才终于问世。译自被公认为更符合达尔文原始思想的第二版,清晰流畅,清朗典雅,经得起一读再读,珍藏必收。
本书附赠剑桥大学图书馆正式授·权精选达尔文珍贵复刻手稿6张,高品质呈现手稿质感,完整见证划时代巨作20年诞生历程。
##科学严谨的精神
评分 评分##我不配评论这本书
评分##昨天晚上和导师会面,他要我将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再斟酌一下。 回来的时候,我又想起了以前曾经看过的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其实就是很好的文献综述。 所有的科学研究,都不是闭门造车,一定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前行。换句话说,当你着手进行一项研究...
评分##艰难看完 我不配评价…
评分##生物学太迷人了。虽然现在有很多更容易理解更有趣的进化学,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依然非常值得阅读。
评分 评分 评分##以现今标准来看,物种起源的理论在19世纪并不坚实,因为它确实需要等到地质挖掘,遗传研究工作有所突破后才能完善它,这导致在当时理论演绎的证据残缺,甚至一些反例也无法驳倒。达尔文的智慧就是全面意识到这种情况,并且用了大半篇幅来诠释,这种不坚实是来自于我们在诸多领域的无知而不是理论本身。 但是否也可以说达尔文和华莱士提出的太过仓促呢?当然不!因为它能推动人们摆脱旧思想的桎梏,这才是它在当时的最大意义,这也是复述和结论中达尔文展现出的核心精神:我们坦然面对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无知,但一定要向物种神创的旧思想开战! +变异法则的部分阐述后来被遗传研究证否了,但瑕不掩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