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斯特•柏石曼,德国建筑史学家。他二十世纪初,深入考察了中国华北和华南地区不同的建筑群落,并整理出版了考察成果。如今这些著作已经成为研究中国传统建筑的宝贵资料。
沈弘,杭州人,浙江大学外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遍访波士顿、芝加哥、伦敦等地图书馆,搜集了大量国内外难得一见的珍贵图文资料,整理、编译有关中国的报道和记录。曾主持教育重点攻关项目“外国收藏16-20世纪来华传教士档案整理与研究”、浙江历史文化专题研究项目”外国人眼中的浙江与浙江人“。近年来精心编译“遗失在西方的中国史”系列,广受好评。
这是一本记录中国百年前建筑和风景的图文书。1906-1909年,德国人恩斯特•柏石曼走访了中国大部分省份,对当地的建筑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研究,拍摄了大量图片。如今,这些照片上的建筑与景物很多已经残损或者消失。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本书曾出版过德文版和英文版。本书根据英文版翻译而成。在这本书中,柏石曼不但展示了中国各种不同的建筑形式,而且提出了他对中国建筑的思考:建筑中蕴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着中国人的哲学精神。
##恩斯特•柏石曼对中国建筑的思考,有一定的火候,但听外国人讲中国建筑文化,似乎还是浅显了,本书最有价值的地方,还是宝贵的图像资料。 在酒吧里看到的书,挺喜欢的. 鱼儿买给了我. 用书中的话说,因作者成书的年代形成了作者在此领域无可逾越的高峰. 书中大量的图片是一般书中难以看到的,特别是我们都曾旅游过的地方的原貌. 文笔清新.一个外国人的角度观看中国的建筑美学,人生哲学,生存价值观.
评分 评分##有很多原生风景是无论如何都找不回来的
评分 评分##对建筑的知识其实并不了解,但书里大量晚清建筑的图片让人很是感慨 百年前的古老建筑,到现在留存的能有多少 感慨啊
评分 评分##小时候当我背对着朝阳,走向坐落在西方的学校时,为了节省路途上的时间,我总是抄着近道,穿过田间小道那盛放的菜花,再经由大河沟旁一米宽的小道,跨过小桥,最终离开山头村的范围,进入另一个已记不清名字的村落。而就在小桥的边上,印象非常深的是,在那田垄间竖着一个石牌...
评分##小时候当我背对着朝阳,走向坐落在西方的学校时,为了节省路途上的时间,我总是抄着近道,穿过田间小道那盛放的菜花,再经由大河沟旁一米宽的小道,跨过小桥,最终离开山头村的范围,进入另一个已记不清名字的村落。而就在小桥的边上,印象非常深的是,在那田垄间竖着一个石牌...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