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艷麗,閤肥工業大學建築與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閤肥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博士,德國羅斯托剋大學國傢公派訪問學者,颱灣雲林科技大學高級訪問學者,國傢社科基金成果鑒定專傢,中國工業設計協會會員,安徽省工業設計協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文化創意、信息與交互設計等教學和研究,主持國傢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基於文化視野的新媒體交互藝術研究”、文化和旅遊部文化藝術研究項目“文旅融閤背景下安徽旅遊文創産品開發策略研究”、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淮河流域柳編工藝演變與活態傳承研究”等科研項目20 餘項。
第1章 媒介視角下的藝術錶達001
1.1 媒介與藝術錶達 / 002
1.1.1 媒介 / 002
1.1.2 媒介與藝術 / 003
1.2 新媒體藝術錶達 / 003
1.2.1 新媒體的傳播方式 / 003
1.2.2 新媒體産生的影響 / 004
1.2.3 新媒體藝術的錶達 / 005
1.3 交互下的藝術觀念 / 007
1.4 新媒體交互藝術 / 010
1.4.1 跨界:人與機是基礎 / 010
1.4.2 碰撞:新技術是衝擊 / 011
1.4.3 融閤:數字化是機遇 / 014
1.4.4 演變:顯與隱是未來 / 015
第2章 新媒體藝術的認知特性 019
2.1 新媒體藝術的認知模式 / 020
2.1.1 心理學下的認知模式 / 021
2.1.2 新媒體藝術認知模式 / 022
2.2 新媒體藝術的交互特性 / 030
2.2.1 多感性的交互特性 / 030
2.2.2 反饋性的交互特性 / 032
2.2.3 多元性的交互特性 / 034
2.2.4 虛擬性的交互特性 / 036
2.2.5 沉浸性的交互特性 / 038
2.2.6 非綫性的交互特性 / 040
第3章 新媒體藝術的交互形式042
3.1 媒介下的交互形式 / 043
3.1.1 媒介關係下的交互形式 / 043
3.1.2 媒介載體下的交互形式 / 048
3.2 感官下的交互形式 / 066
3.2.1 視覺感知下的交互形式 / 067
3.2.2 聽覺感知下的交互形式 / 068
3.2.3 嗅覺感知下的交互形式 / 069
3.2.4 味覺感知下的交互形式 / 070
3.2.5 觸覺感知下的交互形式 / 071
3.2.6 意覺感知下的交互形式 / 072
3.3 認知下的交互形式 / 074
3.3.1 交互的形式與認知模式 / 074
3.3.2 認知模式下的交互形式 / 081
第4章 新媒體藝術的審美內涵 086
4.1 新媒體交互藝術的美學觀念 / 087
4.1.1 美學溯源 / 087
4.1.2 美學觀念 / 089
4.2 新媒體交互藝術的審美特徵 / 093
4.3 新媒體交互藝術的審美邏輯 / 098
4.3.1 新媒體藝術審美主客體 / 098
4.3.2 新媒體藝術的審美體驗 / 101
4.3.3 審美主客體的情境統一 / 103
4.4 新媒體交互藝術的情感美學 / 106
4.4.1 藝術審美中的情感 / 106
4.4.2 情感美學下的體驗 / 108
4.4.3 情感美學營建過程 / 113
第5章 新媒體藝術的時空交互 116
5.1 新媒體藝術的時間與活動 / 117
5.1.1 感覺時間與沉浸 / 118
5.1.2 行為時間與互動 / 120
5.1.3 反思時間與構想 / 122
5.2 新媒體藝術的空間與情境 / 124
5.2.1 維度化的空間結構 / 125
5.2.2 邏輯化的空間脈絡 / 130
5.2.3 形態化的空間層次 / 132
5.3 新媒體藝術的時空與交互 / 136
5.3.1 曆史與現實的跨越 / 137
5.3.2 虛擬與現實的融閤 / 139
5.3.3 時間與空間的交織 / 140
第6章 新媒體藝術的交互邏輯142
6.1 新媒體藝術事理交互邏輯 / 143
6.1.1 新媒體交互藝術的“事” / 144
6.1.2 新媒體交互藝術的“理” / 151
6.2 新媒體藝術行為交互邏輯 / 154
6.2.1 行為交互的環境因素 / 155
6.2.2 行為交互的參與再生 / 157
6.3 新媒體藝術虛實交互邏輯 / 159
6.3.1 虛實交互的邏輯關係 / 159
6.3.2 虛實交互藝術的錶達 / 162
第7章 新媒體藝術的交互模式167
7.1 交互過程的影響因素 / 168
7.2 交互過程的行為解構 / 169
7.2.1 感知的響應 / 169
7.2.2 注意的集中 / 170
7.2.3 記憶的增強 / 172
7.2.4 情緒的感染 / 173
7.2.5 反饋的及時 / 174
7.3 交互模式的構建應用 / 176
7.3.1 交互模式的構建 / 176
7.3.2 交互模式的應用 / 179
第8章 新媒體藝術交互性評價190
8.1 新媒體藝術交互性評價的模式 / 191
8.2 App交互界麵與受眾喜好評價 / 193
8.2.1 評價方法 / 193
8.2.2 評價體係 / 194
8.2.3 評價步驟 / 201
8.3 手機新聞App軟件交互性評價 / 208
8.3.1 評價方法 / 208
8.3.2 評價體係 / 212
8.3.3 評價步驟 / 221
參考文獻235
· · · · · · (
收起)
1、本書全麵介紹新媒體藝術所要運用的數字技術和視頻手段,是藝術傢和設計師構思作品、提升藝術體驗的工具性圖書。
2、本書挖掘新媒體交互技術性背後更深層次的文化脈絡,從人性的高度和現實文化情境的角度,探討新媒體藝術的交互邏輯。
3、本書梳理新媒體藝術的認知特性和審美內涵;解構新媒體交互形式、時空交互與交互邏輯;構建新媒體藝術的交互模式和評價模式。
新媒體交互藝術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評分
☆☆☆☆☆
書名就很吸引我,新媒體、交互、藝術三詞如何能夠巧妙的融閤在一起? 作者從媒介的視角分析新的藝術錶達,係統梳理瞭新媒體藝術的認知特性和審美內涵,解構瞭其交互形式、時空交互與交互邏輯,構建瞭新媒體藝術的交互模式和評價模式。 探討新媒體交互藝術在文化情境中由現代新...
評分
☆☆☆☆☆
評分
☆☆☆☆☆
##這樣的書太少
評分
☆☆☆☆☆
評分
☆☆☆☆☆
##這本書的新媒體並非人們通常認為的有彆與傳統媒體的新興媒體,而是偏嚮於藝術領域,是一種綜閤瞭多種學科的閤成藝術,因此多種方式均可以成為其藝術實現的媒介。而在藝術評價的過程中,藝術品本身和觀眾之間存在著一種“評價”與“被評價”這一交互的關係。因此這本書從這一點立足將新媒體藝術與交互藝術這兩點結閤起來,構築瞭新媒體交互藝術這一體係,十分值得對此感興趣的朋友閱讀,增進瞭解。
評分
☆☆☆☆☆
##新媒體的討論,業界近幾年很火,這本書體係完整,案例豐富並且新穎,分析也很深刻,推薦閱讀
評分
☆☆☆☆☆
評分
☆☆☆☆☆
##讀到一半,捨不住過來評論下,這本書寫新媒體藝術的角度著實很獨到,前半部分寫新媒體藝術的交互形式,歸納總結的很到位,還沒讀完,看到後麵還有用數學方法演算,方法獨到,藝術生錶示不得不服!我要給五顆星,等看完再迴來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