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製興衰四百年

幣製興衰四百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彥良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19-8-1 平裝 9787543230156

具體描述

陳彥良,颱灣清華大學曆史研究所博士,現任教於颱灣東華大學曆史係,主要講授中國經濟史與中國古代史,研究範圍集中於戰國秦漢史與貨幣史。

本書是一部關於魏晉南北朝貨幣史的全新力作。本書圍繞著如何評價魏晉南北朝的貨幣經濟發展狀況這一核心,在既有研究的基礎上,綜閤考古資料,以時代為綫索,係統闡述瞭魏晉南北朝直至隋唐時期,以通貨緊縮為基本時代特徵,而通貨膨脹同時肆虐的時代特徵,並對其原因進行瞭剖析。具體而言,由於當時戰亂割據,經濟凋敝,政府財政上麵臨巨大壓力,各朝政府在進行貨幣改革時首先考慮的並不是穩定國內經濟,而是盡可能地汲取社會資源。因而這一曆史時期,各朝發行的貨幣大多為溢價的劣幣,即便偶有鑄造精良的貨幣,之後也因吏治敗壞而發生輕劣化的情況。同時這一時期私人僞鑄貨幣也十分猖獗,而這一僞鑄貨幣的風氣,也與朝廷放任權貴私鑄貨幣相關。在這種情況下,國傢信用徹底敗壞,民間一方麵失去瞭貨幣使用偏好,轉嚮以物易物的自然經濟,另一方麵在“劣幣驅逐良幣”的逆嚮格雷欣法則驅使下,將相對精良的古幣退齣交易,進一步加劇瞭貨幣信用的崩解。本書從幣值波動這一小處著眼,反映瞭風雨飄搖的時代特徵,生動展現瞭統治者的貪婪、普通百姓的痛苦、有識之士的奔走呼告和食利集團的冥頑不化,描繪瞭一幅長達三百餘年的亂世畫捲。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因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反復發生而導緻的國傢信用喪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貨幣經濟破壞的最嚴重後果,作者學術功底紮實,文筆也十分瞭得,把這個看起來很枯燥的話題講得如此驚心動魄,實在值得五星推薦

評分

##評價這麼高?感覺意思不大

評分

##別開中古經濟史一洞天,堪稱力作。通貨緊縮,財政增負,灌水發行,幣製混亂,這一循環自漢而降,迄唐貫穿四百年。膨脹性擾動與緊縮性波動交相進行,這一主題概括瞭南北朝貨幣亂相之核心。魏文周武,神武孝文,歷朝君長之所以不能擬一玉律以適萬年者,在於廟堂群公不能正視政府乾涉與市場調節之乾係。中古中國難以建起穩定的、足以自我完善的貨幣經濟秩序,絕非偶然。

評分

##舊版為颱版2013年《通貨緊縮與膨脹的雙重肆虐 : 魏晉南北朝貨幣史論》。

評分

1.所謂“幣製興衰四百年”,從書裏看來,就沒有“興”過。書名一定齣版商取的。 2.我不太確定現在一斤白菜多少錢,但是知道瞭北魏永安年的普通大米要1000文一鬥,絹布200文一匹。南朝的1000文大概能買一鬥純白無暇的精米。 3.貨幣,根本而言,目的隻有一個,那就是利用它的流動性,降低人與人、區域與區域之間交易的費用。但是由於長年的動亂,錢幣或是乾脆不發行,或是作為權貴攫取利益的工具,以滿足各類奢侈、軍事的巨大開支。貨幣發行混亂,古錢和灌水大錢並行,良幣被劣幣驅逐,通縮與通脹交替,經濟停滯,民生凋敝。

評分

##書中有兩處錯誤,一是作者認為蕭梁二柱比曹魏二柱要輕小(P44),實際恰好說反,蕭梁二柱的鑄造是參照北周五銖的形製,比曹魏侵輪錢要大;二是作者將極有可能是西晉鑄造的蜀五銖誤信為蜀漢五銖(P50),這破壞瞭他自己對於蜀漢政權“增大錢幣麵額之外又加上銅錢實質減重”的論斷,且也影響他對西晉政府的評價(西晉政府可能發行瞭質量尚可的貨幣來緩解通貨緊縮)。作者的理論與史料解釋水平都很高,南北朝的幣製腐壞是企圖從貨幣鑄造中緩解財政壓力的政府與利用貨幣鑄造職權牟利鑄造劣幣的皇室、官僚共同作用造成的惡果,社會上層對錢的崇拜不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結果,而是通貨緊縮局麵下的畸形結構的體現。

評分

##4.5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