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里亚斯·古斯基,瑞士巴塞尔大学斯拉夫语言文学系教授,德国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权威专家,曾撰写过多部有关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专著。
一次对俄国文学巨匠生平与作品的探索之旅
.
生动地描述了作家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坎坷的一生
.
对读者来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每一部长篇巨著都是一次终生难忘的阅读体验。作家的一生也和他的小说一样,从内到外充满了戏剧性,令人为之扼腕。安德里亚斯•古斯基这部传记作品是25年以来德语文学界的第一部陀氏传记。在书中,他生动地描述了作家在波澜壮阔的时代背景下坎坷的一生:27岁因涉嫌政治被捕,在临刑前最后一刻被赦,侥幸拣回了性命;在流放西伯利亚10年后浴血重生,重新返回文坛;为躲避债主的纠缠逃往国外,因生活窘迫而染上赌瘾。古斯基用流畅的文字,回顾了陀氏从反叛到反动的政治立场变迁,以及为了靠写作谋生而付出的无数心血:他创作了《罪与罚》,这部托马斯•曼口中“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悬疑小说”;他以戏剧性手法,犀利而细腻地揭示了人类心灵中最黑暗、最隐秘的心理活动;他对现代社会本质的深刻揭露,使他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预言家”(阿尔贝•加缪)。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中那些充满张力的画面以及对人性的不断拷问,都在这部陀氏新传中通过作者的传神之笔,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
安德里亚斯•古斯基的陀氏传是一部杰出的传记作品。他以高超的写作技巧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及其现象级作品进行了梳理,并在文字中将叙述与分析融为一体,既有学术上的严谨性,又通俗易懂。
——《莱茵内卡报》,约瑟夫•魏斯布罗德(Joseph Weisbrod)
.
一部洋溢着学术精神的优秀传记,手法不拘一格,语言流畅易读。
——《新德意志报》,卡尔海因茨•卡斯佩尔(Karlheinz Kasper)
.
古斯基的陀氏传以细腻而审慎的笔触,描绘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生……是一部精彩生动、极富可读性的佳作。
——卡拉•希尔舍尔(Karla Hielscher),德意志广播电台,2018年7月2日
.
古斯基在这部非常值得一读的传记作品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极具人格魅力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形象。
——克劳斯•弗里德里希(Klaus Friedrich), 《阅读艺术》,2018年2月
.
安德里亚斯•古斯基用堪称典范的手法,完成了一场对俄国文学巨匠生平和作品的探索之旅。
——萨比娜•迈耶•祖尔(Sabine Meier Zur),《新苏黎世报》,2018年6月24日
.
德国最优秀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专家之一。
——奥地利广播电台,2018年5月27日
.
安德里亚斯•古斯基这部陀氏新传既全面又深刻,语言简洁流畅,令人读起来欲罢不能。
——布莉吉特•冯•卡恩(Brigitte van Kann),西德广播公司第三频道,2018年5月11日
.
在充满悲情的德国陀思妥耶夫斯基语文学研究的悠久传统中,古斯基这部传记是一部让人眼前一亮的不俗之作。
——乌尔里希•M•施密特,《新苏黎世报》,2018年4月25日
.
古斯基在生平叙述与作品分析之间找到了可贵的平衡,他对史料的轻松驾驭以及高超的叙事技巧,令读者从中受益无穷。
——乔治•莱斯腾(Georg Leisten),《西南新闻报》,2018年4月20日
##在阅读中,发现一些编校问题(页码为书底部页码,非页边码): p84 伊万•利普兰迪——伊万•利普兰季 p131 涅加索夫(Nekrassow)——涅克拉索夫(第一章注释62Nekrasov) p137 德武什金——杰武什金 p207 本杰明•康斯坦——邦雅曼·贡斯当(Benjamin Constant,法语...
评分##你在为谁送葬? “一位苦役犯!”
评分 评分##一本可读性很强的陀翁传记,详略有致地记录了陀翁的一生,没有为了过分拔高形象而回避陀翁的一些缺点。最大的亮点在于将陀翁的人生经历和他的著作充分结合了起来,有助于两百年后的读者更准确地理解作品。 书里面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一点是,从1846年《穷人》一鸣惊人,到1862年《死屋手记》东山再起,陀翁足足坐了17年的冷板凳,几乎是他创作生涯的一半,还是那句话,人生能有多少个17年呢?有多少人能用17年坚持一份虚无缥缈的工作?
评分##1859年12月 搬家,十年磨难后,回到彼得堡。 1861年《时代杂志》连载《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 文学基金 1860-1862《死屋手记》,慈善义演,朗诵,游行 1862年,多地方火灾,《青年俄罗斯》传单,车尔尼雪夫斯基《现代人》杂志停刊,流放。 欧洲柏林之旅,威斯巴登,第一次赌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