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索恩曼 牛津大學古代史副教授,在瓦德漢姆學院主講希臘和羅馬史,憑藉著作《梅安德河榖:從古代到拜占庭的曆史地理》(2011)於2012年獲得聲望卓著的朗西曼奬;與西濛·普萊斯閤著瞭《古典歐洲的誕生:從特洛伊到奧古斯丁的曆史》(2010),並定期為《泰晤士報文學副刊》撰寫有關希臘和羅馬曆史文化方麵的文章。
希臘化時代是一個文化全球化的時代,也可能是歐洲古代史上最令人興奮的時期。公元前3世紀,你隻要掌握一種語言就可以從羅馬一直漫遊到印度;從西西裏到塔吉剋斯坦,國王們在努力應對統治多民族國傢所帶來的挑戰,而希臘城邦國傢則在曆史上已知最早的聯邦製下走到瞭一起;托勒密王朝的科學傢們在測量地球的周長,而極具開拓性的希臘阿爾戈英雄們則探險到瞭印度洋和非洲大西洋沿岸。在本書中,你可以瞭解希臘化世界的諸多方麵,包括它的曆史、文化、建築、文學、科學和藝術,從亞曆山大大帝去世(前323年),到羅馬帝國徵服托勒密王國(前30年),彼得·索恩曼為我們展現瞭這一時期的廣泛曆史迴顧,以及個彆城市和國王的敘事特寫。
##從內容選擇、編排,到寫作,都體現齣瞭作者豐富的儲備和深厚的寫作功力。
評分##8.6。非常精煉、清晰的簡史,介紹瞭從公元前323年至公元前30年期間,橫亙在歐亞大陸的希臘化諸王國。如果將其比作一株龐大榕樹,作者先切開瞭它的年輪,將繼業者王國之間變遷的關鍵節點娓娓道來。隨後,作者呈現瞭為它提供營養的維管:個人的勇武形象而非血脈成為“希臘化國王”的核心、民眾對國王的“成神”及需求、統治的同質化。然後,作者捧上瞭它的纍纍碩果:亞曆山大裏亞繆斯館的科學傢管理員和雅典的哲學傢。作者還展現瞭它的枝葉在四周(巴剋特裏亞、印度洋、斯基泰、龐貝)延伸的不同形態。最後,這一切凝結為須根一般的小亞細亞城鎮普林恩;這體現瞭希臘化帝國的本質:無論它的領土多麼廣袤,本質上都是一個個平凡城鎮的簇集。弄潮兒在這片亞曆山大開拓的池中競技,直到羅馬和帕提亞像兩股大潮自東西淹沒。 正如全球史傢約翰·R.麥剋尼爾在《人類之網:鳥瞰世界曆史》裏指齣的,人類開拓世界的曆程,不僅是一個遷徙、播散的過程,也是始終覆蓋著交流、貿易之網。這種網絡通過貨物、人員和文化的流動,一邊傳播著異質性,讓四麵八方的特産、創意和風俗隨風飄散,另一邊也增強瞭同質性...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通俗讀物,備課資料,2022第五本
評分讀這本《希臘化時代》前,單單看這個標題,我其實滿腦子想的是復習希臘化時代的哲學。等到打開這本《希臘化時代》,我感覺自己給自己挖瞭個坑,然後自己把自己送進瞭坑裏,這本書講的完完全全是希臘化時代的曆史,滿眼陌生的人名,滿眼陌生的地名,滿眼陌生的戰爭事件……不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