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索瓦·莫里亚克(François Mauriac,1885年10月11日-1970年9月1日)
法国小说家。1905年在波尔多大学文学系毕业。1932年任法国文学家协会主席;1933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1952年,因在小说中“深入刻画人类生活的戏剧时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艺术激情”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58年荣获法国国家荣誉勋章。他的主要作品有诗集《握手》,小说《爱的荒漠》《给麻风病人的吻》《蛇结》等。
·畅销经典文学书《爱的荒漠》《蛇结》同系列作品。
·《给麻风病人的吻》开启了诺奖获得者弗朗索瓦·莫里亚克的写作成熟期的序幕。
·书中搭配精美插图,图文并茂,让读者产生了一种看电影的即视感,体验身临其境的阅读感。
·全新译本,在保留了法语原有的美的同时,更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让中国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法国文学的魅力。
·本书收录了《给麻风病人的吻》以及其姊妹篇《母亲大人》,让故事更加圆满。
·本书不仅探讨了上世纪法国的婚姻、家庭状况,也探讨了人是否该活在被别人定义的框架之中这一论题。虽在故事中,主人公在当时的环境下未能得到解脱,但他们都尝试过。这在侧面反应了一种人应该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出精彩的精神。
《给麻风病人的吻》的主人公让·佩罗埃尔以及女主人公诺埃米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下结合,但他们的婚姻只有义务与责任,没有爱情。为了诺埃米可以离开自己,可以获得幸福,让开始尝试反抗周围人给他们施加的压力,甚至付出了生命,但最终,诺埃米却没有跳脱出世俗的框架奔向幸福。
《母亲大人》是《给麻风病人的吻》的“姊妹篇”,讲述的是让·佩罗埃尔姑姑家的故事,同样探讨了婚姻与家庭之间的纠葛与矛盾。故事中的母亲将自己的爱变成了禁锢儿子的枷锁,导致了儿子婚姻的不幸,直到故事的结束儿子都在试图挣脱枷锁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阴暗潮湿引人入胜
评分##看到最后,才明白诺埃米才是题目中的麻风病人。她因为出于同情而施舍给让的吻,解救了一个被奴隶的灵魂。她自己却像感觉不到痛苦的,身体溃烂的麻风病人一样无视自己支离破碎的心灵深处那无休止的挣扎与苦楚。当让为了使她自由,以自己的死亡报以回吻时,诺艾米麻木的嘴唇却再...
评分 评分##作者在书中既让男主以尼采的哲学思想和神父的哲思进行博弈,以对抗命运的不公与愤慨,也让男女主通过长期饱受孤独与隐忍的煎熬,自虐式地承受苦难,以消减精神上的自我折磨,最终完成献吻给上帝的自我救赎与和解之旅!
评分##《给麻风病人的吻》是莫里亚克的成名作:一个丑陋而自卑的人爱上了一个美丽而虔诚的少女。在家长的帮助下他们结婚了,虽然他们同床共枕,但是少女难以抑制生理上的厌恶。为了让他爱的人幸福,这个自卑的人决定离开,让自己患上了结核病,最终死去了。但是这并没有让她幸福…… “他每次都佯装熟睡,于是她起身亲吻他——那是从前圣人们给麻风病人的吻。至于麻风病人感到圣人对着自己身体溃烂的地方喘息时是否会觉得幸福,无人知晓。”是点题之处,圣人是诺米埃,让·贝鲁哀尔是麻风病人。 但是此处的重现似乎解构了传统故事中圣人的神圣以及麻风病人的幸运与幸福。——两人都是痛苦的。这种痛苦甚至无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