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常用同義詞詞典

古漢語常用同義詞詞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洪成玉 著
圖書標籤:
  • 古漢語
  • 同義詞
  • 詞典
  • 語言學
  • 漢語言
  • 工具書
  • 學習
  • 教學
  • 參考
  • 詞匯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9787100062596
版次:1
商品編碼:10053849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精裝
開本:大32開
齣版時間:2009-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23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同義詞的豐富,是語言發達的重要標誌之一。漢語的曆史悠久,是世界上有文字記錄的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同義詞非常豐富。迄今為止,雖然還沒有人對漢語中的同義詞進行過全麵收集整理,但我們可從馮蒸先生的《(說文>同義詞研究》中看齣漢語同義詞的基本麵貌。據研究,《說文》中可確定為同義詞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內頁插圖

目錄

自序
凡例
詞目
正文
漢語拼音檢索

精彩書摘

  明李昌祺《剪燈馀話·江廟泥神記》:“俄而兔魄將低,雞聲漸動。”
  兔輪唐元稹《夢上天》詩:“西瞻若水兔輪低,東望蟠桃海波黑。”唐盧照鄰《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月硤紫城,疑兔輪之曉落。”
  兔窟清陳維崧《月當廳·虎丘中鞦柬蘧庵先生用梅溪詞韻》:“斜倚廣寒,一望兔窟清深。”
  玉兔唐韓琮《春愁》詩:“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清錢彩《說嶽全傳》第一三迴:“一路說,一路行,早已金烏西墜,玉兔東升。”
  月兔唐黃滔《省試內齣白鹿宣示百官》詩:“形奪場駒潔,光交月兔寒。”唐杜荀鶴《與友人話彆》:“月兔走人海,日烏飛齣山。”
  瑤兔唐王勃《上明員外啓》:“側聞金烏聳轡,俯圓燧而抽光;瑤兔浮輪,候方諸而吐液。”唐黃滔《丈六金身碑》:“一夕雨歇天清,風微月明,瑤兔無煙,銅龍有聲。”
  玄兔《昭明文選·謝莊(月賦)》:“引玄兔於帝颱,集素娥於後庭。”李周翰注:“玄兔,月也。月中有兔象,故以名焉。”唐白行簡《新月誤驚魚賦》:“桂影西南,盡迷玄兔;與波上下,難晦紫鱗。”
  冰兔唐李紳《奉酬樂天立鞦夕有懷見寄》詩:“冰兔半升魄,銅壺微滴長。”
  跋兔清程晉芳《遊太學觀石鼓》詩:“赤烏跋兔猶朦朧,六經聚訟如蟻叢。”
  陰兔南朝梁簡文帝《大法誦》序:“陰兔兩重,陽烏三足。”北周庾信《秦州天水郡麥積崖佛龕名》:“陰兔假道,陽烏迥翼。”

前言/序言

  同義詞的豐富,是語言發達的重要標誌之一。漢語的曆史悠久,是世界上有文字記錄的最古老的語言之一,同義詞非常豐富。迄今為止,雖然還沒有人對漢語中的同義詞進行過全麵收集整理,但我們可從馮蒸先生的《<說文>同義詞研究》中看齣漢語同義詞的基本麵貌。據研究,《說文》中可確定為同義詞的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說文》中的互訓字。如“玩,弄也”“弄,玩也”;“問,訊也”“訊,問也”等。這是最典型的同義詞,共354組。另,經段玉裁改字互訓的字有75組。兩者閤計有429組。
  二、《說文》中所收的方言詞一般也是同義詞。如《說文》:“黔,黎也。從黑今聲。秦謂民為黔首,謂黑色也;周謂之黎民。”黔、黎,都錶示黑色,是同義詞;黔首、黎民,都錶示老百姓,也是同義詞。又《說文》:“睇,小衰(斜)視也。從目弟聲。南楚謂眄日睇。”《說文》:“眄……一日衰視也。秦語。”這樣因方言不同而形成的同義詞,有175組。
  三、《說文》中有一些同訓字、遞訓字,也應該是同義詞。同訓如《說文》:“扶,佐也”“助,佐也”;“迅,疾也”“速,疾也”。遞訓如《說文》:“恚,恨也”“恨,怨也”“怨,恚也”;“遭,遇也”“遇,逢也”。這一類同義詞,有的需要篩選辨彆,一時沒有進行統計。
《山海經異獸圖鑒》 導言:迷霧中的古代世界與奇幻生靈 自古以來,人類便對未知懷揣著無盡的好奇與敬畏。在浩瀚的中華文明史中,有一部典籍以其瑰麗的想象力、神秘的地理記錄和栩栩如生的奇特生物描繪,成為瞭探索古代世界觀的瑰寶——《山海經》。它不僅是一部地理誌,更是一部囊括瞭神話、巫術、物産和異獸的百科全書。 《山海經異獸圖鑒》正是基於對這部古代奇書的深入研究與藝術再現,旨在為當代讀者構建一個可感、可觸、栩栩如生的上古神獸世界。本書並非對《山海經》文本的學術考據,而是側重於其核心魅力——那些在荒野山川中齣沒的、擁有超自然力量的奇特生靈。 第一部分:溯源與構建——圖鑒的視野與方法 本書的撰寫與編繪過程,嚴謹地遵循瞭對《山海經》原文描述的忠實解讀,同時結閤考古發現、民俗學研究以及中國傳統藝術的審美體係,構建齣具有高度視覺衝擊力的異獸形象。 一、文本的精煉與篩選: 我們仔細梳理瞭《山海經》十八捲中所有關於動物、神靈、怪物的記載,剔除瞭那些過於模糊或與其他典籍記載重復的條目。最終,我們精選瞭二百餘種最具代錶性、形象特徵最為鮮明的異獸進行深度描繪。這些異獸包括瞭四方之神、山川精怪、以及來自海外的奇異物種。 二、形象的藝術重構: 古代文獻的描述往往是簡練的,如“有首如牛而四翼,其毛如蓑,食之不飢,名曰鴟(chī)魄”。如何將這段文字轉化為一個具有說服力的視覺形象,是本書最大的挑戰。我們的團隊匯集瞭中國傳統工筆畫、寫意山水畫以及民間剪紙藝術的專傢,緻力於在“寫實”與“奇幻”之間找到平衡點。 形態考據: 異獸的組閤形態(如人麵、獸身、鳥翼)均嚴格參照文本,例如九尾狐的九尾、人麵鳥身的精衛,力求體現“雜糅”這一上古神獸設計的核心特徵。 生命氣息: 我們摒棄瞭傳統神話插圖中常見的僵硬符號化處理,力求賦予每一種異獸以獨特的生命氣息——或凶猛、或溫馴、或詭秘。例如,對凶獸的刻畫注重其肌肉綫條和眼神的張力;對祥瑞之獸則強調其羽翼的飄逸和光澤。 三、環境的生態還原: 異獸的魅力在於它們所處的環境。《山海經》詳述瞭山川河流的地理信息。因此,本書的每一幅異獸圖,都力求還原其棲息地的地理特徵。 山脈的描繪: 昆侖之巔的玄鐵之色、不周山的崩塌遺跡、以及南山經中瘴氣彌漫的沼澤,都通過細緻的墨色和皴法來體現。 物産的關聯: 異獸常與特定的礦物、草藥伴生。圖鑒中會特意標示齣異獸所食用的“玉”或其皮毛所附著的“銅光”,以增強其作為“物産”的維度。 第二部分:異獸巡禮——精選篇章速覽 本書按照《山海經》的地理脈絡(南山經、西山經、北山經、東山經及海外四經),將異獸劃分為不同的生態群落進行展示。 一、南方之域的炎熱與詭譎(南山經捲) 南方多火熱之氣,孕育齣諸多性情暴烈的神獸。 九嬰: 以其九頭噴水之能著稱,圖鑒中展現瞭其黑色的鱗甲與九口同時噴吐水汽的宏大場麵,重點描繪其與水域的共生關係。 蠱雕(Gǔ Diāo): 人麵虎身的凶鳥,其啼聲如嬰兒哭泣。我們的描繪著重錶現其僞裝能力,將其置於幽深密林中,突顯其捕獵的狡詐。 英鞮(Yīng Dī): 一種會預知災禍的白馬,毛發如同鐵甲。其形象設計強調瞭其威嚴和神聖感,暗示其作為“先知”的地位。 二、西方之地的堅硬與肅殺(西山經捲) 西方多金玉礦藏,這裏的生靈往往具有堅硬的皮毛或金屬質感。 橐駝(Tuó Tuó): 長著駱駝身軀,卻擁有四隻眼睛的神獸,其生存於乾燥的山脈之中。圖示突齣瞭其眼睛的復雜結構和適應沙漠環境的特徵。 獌(Xiǎn): 形狀如兔,但長有蛇尾,其叫聲如同犬吠。此圖側重於展現其肢體的“不協調美感”,凸顯古代人對自然規律的奇異理解。 硃厭(Zhū Yàn): 形似猿猴,白首赤足。我們將其形象設計為山魈的祖先形態,強調其與人類文明起源地昆侖山脈的關聯。 三、北方之地的冰寒與深邃(北山經捲) 北山多冰雪與深潭,異獸多具蟄伏與寒冷特性。 窮奇(Qióng Qí): 作為四大凶獸之一,它被描繪為長著翅膀的虎形怪獸。圖鑒中,窮奇被置於暴風雪中的山脊之上,其利齒和尖銳的羽翼強調瞭其“嗜殺”的本性。 خوا(Huò): 像牛卻長有四角,毛發稀疏,常齣沒於冰封的湖泊。此圖聚焦於其身體錶麵的“冰霜覆蓋”效果,展現其對極寒的耐受力。 第三部分:超越圖像的延伸——文化印記 《山海經異獸圖鑒》的價值不僅在於視覺呈現,更在於它提供瞭一個理解古代“萬物有靈”世界觀的窗口。 一、神獸與醫藥: 書中對許多異獸的記載,往往伴隨著它們身體部位的藥用價值(如“食之不飢”、“可以禦凶”)。本書在每種異獸的介紹後,都會附上相應的“物性考”小欄,探討這些記載如何影響瞭後世中醫藥學中對某些動物原料的認識和想象。 二、圖騰與信仰的變遷: 通過對比不同山經中形象相近但名稱各異的異獸,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古代不同部族對同一自然力量的不同崇拜與恐懼。例如,龍的早期形態與水怪的關聯,以及鳳凰在不同地區的演化路徑,均在圖中得到瞭視覺上的對比。 三、現代語境下的重讀: 古代的“怪異”生物,在現代人眼中,恰恰是想象力與生命多樣性的絕佳範本。本書旨在激發讀者對本土神話體係的再認識,思考“非人”生命形態的無限可能。它引導我們超越科學的界限,重新擁抱那個充滿奇跡和未知的上古洪荒。 結語 《山海經異獸圖鑒》是一次對古代文本的忠實緻敬,一次對想象力邊界的勇敢探索。它邀請每一位讀者,放下現代的理性枷鎖,跟隨我們的畫筆與文字,重返那片由神祇、怪獸與磅礴山河構築的東方奇幻秘境,親眼目睹那些沉睡於史書中的生命,是如何呼吸、如何戰鬥、如何定義古代中國的世界圖景。這是一本集藝術性、考據性與想象力於一體的博物誌,也是一部獻給所有熱愛神秘東方美學的讀者的視覺盛宴。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學術深度,讓人在使用的過程中時常産生“茅塞頓開”的感覺。我發現它在收錄詞條時,並非僅僅羅列現代漢語中被認為是“古義”的詞匯,而是深入挖掘瞭古代典籍中那些早已被現代漢語淘汰,但在特定曆史時期具有重要意義的同義錶達。比如,對於一些錶達“疾速”或“憂慮”的詞匯,它能清晰地梳理齣先秦、漢魏、唐宋時期在語義側重上的演變軌跡,並配以極具代錶性的齣處佐證。這種細緻入微的考證工作,對於曆史語言學的研究者來說,簡直是如獲至寶。它不僅僅是告訴你“A等於B”,而是闡釋瞭“在某年某月某地,A比B更常用,因為它強調的是……” 這種對語言流變保持的敬畏和嚴謹,使得整部詞典的學術價值遠遠超齣瞭普通工具書的範疇。

評分

作為一名對古代文學有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最擔心的就是工具書過於“學院派”,晦澀難懂。然而,這本詞典在保持其高度專業性的同時,也照顧到瞭非專業讀者的需求。它的釋義語言力求平實精準,避免瞭過度堆砌生僻的學術術語。如果一個古義的辨析確實復雜,它會巧妙地運用對比和舉例來說明,而不是用長篇大論的理論去解釋。舉個例子,對於一些容易混淆的語氣詞或虛詞,它會提供一個簡短的“現代意譯”作為參照,這就像是在迷霧中突然齣現瞭一盞指路燈,讓人可以快速定位到詞語的“功能性”意義,然後再深入挖掘其“情感性”內涵。這種由淺入深的學習路徑設計,極大地降低瞭普通讀者進入古漢語研究領域的門檻。

評分

我在使用過程中,對它所收錄的例句的篩選標準感到非常贊賞。很多同義詞詞典為瞭湊數量,會收錄大量語境模糊、解釋性不強的例句,反而增加瞭讀者的理解難度。這本書的編輯團隊顯然是精挑細選過的,每一個被引用的例句,幾乎都能精準地印證當前詞條所要強調的細微語義差彆。這些例句不僅來源權威(多為傳世經典),而且往往是該詞義的最佳範例,具有極高的“示範性”。通過對這些精煉例句的反覆研讀,我發現自己對於古漢語的語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瞭極大的提升。它教我的不僅僅是詞匯本身,更是一種用古人思維去組織語言的微妙方式,這纔是任何語言學習工具的終極目標。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選用瞭沉穩的靛藍色,搭配燙金的書名,既有古典韻味又不失現代的精緻感。紙張的選擇也非常考究,觸感溫潤,拿在手裏沉甸甸的,讓人感覺這不是一本普通的工具書,而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尤其是內頁的排版布局,每一頁的留白都恰到好處,文字清晰易讀,即便是長時間查閱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裝訂工藝也十分紮實,翻閱起來非常順暢,預計能陪伴我度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學術研究。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用心,比如扉頁上那段關於漢字演變曆史的簡短引言,雖然篇幅不大,卻能瞬間將讀者的思緒帶迴到那個語言孕育的古老時代,為接下來的查閱工作定下瞭嚴謹而富有敬意的基調。這種對實體書體驗的重視,在如今這個電子閱讀盛行的年代,顯得尤為可貴。

評分

我初次接觸這本工具書時,最大的感受是其檢索係統的精妙布局。通常同義詞詞典的睏境在於同義詞的辨析往往流於錶麵,但這本書似乎另闢蹊徑。它沒有采用傳統的單一索引方式,而是構建瞭一個多維度的關聯網絡。比如,當我查找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漢語詞匯時,它不僅給齣瞭主要的釋義群,更在相鄰的欄目中,用極其簡潔的標注指齣瞭這些同義詞在語境、感情色彩和使用頻率上的細微差彆。這種設計極大地提升瞭查閱效率,避免瞭讀者在不同詞條間來迴跳轉的睏擾。更妙的是,它似乎還暗含瞭一套隱含的“語境提示係統”,通過對特定例句的篩選和編排,讓使用者能夠迅速捕捉到詞語在古代文獻中的真實應用場景,這對於撰寫古典文獻注釋的專業人士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避免瞭望文生義的尷尬。

評分

原創評價可以幫助其他用戶做齣購買參考,同時您也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京豆奬勵。[京豆規則]

評分

學習工具書,老師建議買的。

評分

印刷不錯,內容普及版

評分

很好,正品,非常滿意

評分

小京豆大用處,快去看看您的京豆都能兌換什麼好東西吧

評分

原創評價可以幫助其他用戶做齣購買參考,同時您也可以獲得一定數量的京豆奬勵。[京豆規則]

評分

書內容不錯 考證詳細

評分

包裝不錯,價格便宜,送貨及時

評分

商品很好,發貨很快,物美價廉。網上購物比實體要便宜很多。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