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電力電子器件原理與應用技術

現代電力電子器件原理與應用技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徐德鴻 編
圖書標籤:
  • 電力電子
  • 電力器件
  • 開關電源
  • 逆變器
  • 整流器
  • 驅動電路
  • 功率半導體
  • IGBT
  • MOSFET
  • 電力係統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230229
版次:1
商品編碼:10058377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19
字數:27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現代電力電子器件原理與應用技術》力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介紹電力電子器件的原理與應用技術,重點介紹瞭PN結原理,二極管、功率場效應晶體管(MOS.FET)、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晶閘管、集成門極換嚮晶閘管(IGCT)的原理、特性、保護、驅動等。根據現代電力電子器件發展的特點,《現代電力電子器件原理與應用技術》還介紹瞭NPT、PT、Trench結構,逆阻型IGBT等器件概念和SiC二極管、CoolMOS、同步整流器等新技術,另外結閤器件的特點,介紹瞭相應的典型功率變換電路。
  《現代電力電子器件原理與應用技術》可作為電力電子與電氣傳動專業及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和研究生的參考書,也可作為從事開關電源、變頻器、逆變器、UPS等電力電子裝置開發、設計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前言
第1章 緒論
1.1 什麼是電力電子技術
1.2 電力電子器件簡介
1.3 電力電子技術的發展與展望

第2章 功率二極管
2.1 半導體基礎
2.1.1 概述
2.1.2 能帶
2.1.3 N型半導體與P型半導體
2.1.4 半導體中的電流
2.1.5 PN結
2.1.6 PN結的反嚮擊穿
2.1.7 PN結的電容效應

2.2 功率二極管
2.2.1 功率二極管的性能參數
2.2.2 功率二極管的穩態伏安特性
2.2.3 PIN功率二極管的開關特性
2.2.4 快速恢復二極管的開通關斷特性
2.2.5 改善二極管反嚮恢復特性的方法
2.2.6 功率二極管的分類

2.3 功率碳化矽肖特基二極管在高頻Boost功率因數校正電路中的應用
2.4 功率二極管的散熱措施
2.4.1 功率二極管的熱平衡
2.4.2 功率二極管的散熱
2.4.3 散熱器的選擇與設計
2.4.4 散熱器的冷卻方式

第3章 功率場效應晶體管(Power MOSFET)
3.1 結構與工作原理
3.1.1 基本結構與工作原理
3.1.2 多元集成結構的影響

3.2 MOSFET的工作特性
3.2.1 靜態特性
3.2.2 動態特性
3.2.3 安全工作區
3.2.4 溫度穩定性

3.3 柵極的驅動與保護
3.3.1 柵極驅動特性
3.3.2 柵極驅動電路
3.3.3 並聯應用
3.3.4 使用中的保護措施

3.4 功率MOSFET新進展
3.4.1 CoolMOS
3.4.2 低壓低通態電阻MOSFET

3.5 功率MOSFET應用實例
3.5.1 集成PWM控製芯片
3.5.2 PWM控製DC—DC變換器基礎
3.5.3 LLC諧振變換器
3.5.4 單相功率因數校正
3.5.5 闆載電源
……
第4章 絕緣柵雙極型晶體管(IGBT)
第5章 晶閘管
第6章 可關斷晶閘管(GTO晶閘管與IGCT)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現代通信技術原理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全麵闡述現代通信係統的基本原理、核心技術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前沿進展。通信技術作為信息時代發展的基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從古至今,人類對信息傳遞的需求從未停止,而現代通信技術則將這一需求推嚮瞭前所未有的高度,深刻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工作乃至整個社會的麵貌。本書將係統地梳理通信技術的演進脈絡,深入剖析當下主流通信技術的內在機製,並展望未來發展趨勢,為讀者提供一個係統、深入的學習框架。 第一部分:通信係統基礎理論 本書的開篇將深入探討通信係統的基本構成要素與工作原理。我們將從最基礎的信號模型齣發,介紹信號的分類(如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信號的特性(如幅度、頻率、相位)以及信號的錶示方法。在此基礎上,我們將引申到信息源的編碼,這是通信過程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我們會詳細介紹信源編碼的目的是消除信息中的冗餘,提高傳輸效率,重點講解香農編碼定理及其意義,以及多種經典的信源編碼算法,例如霍夫曼編碼、算術編碼等,並分析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適用性。 接著,我們將進入信道編碼部分。信道是信息傳輸的媒介,任何信道都不可避免地存在噪聲和乾擾,導緻信息失真。信道編碼的目的在於在信息中加入冗餘,以便在接收端進行糾錯,提高通信的可靠性。我們將詳細介紹糾錯碼的基本原理,包括綫性分組碼、捲積碼等,並重點講解現代通信係統中廣泛應用的Turbo碼和LDPC碼,分析它們的編碼與解碼過程,以及在誤碼率性能上的優勢。 調製與解調是信息信號與載波信號進行信息映射和還原的關鍵環節。我們將詳細講解數字調製技術,包括幅度鍵控(ASK)、頻率鍵控(FSK)、相移鍵控(PSK)以及正交幅度調製(QAM)等,分析它們的原理、功率譜密度、帶寬效率以及抗噪聲性能。同時,我們也將介紹相應的解調技術。模擬調製的原理和應用也會被簡要提及,以幫助讀者建立完整的調製解調概念。 第二部分:現代通信技術核心模塊 在掌握瞭通信係統的基本原理後,本書將深入探討現代通信係統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技術模塊。 多址接入技術: 隨著通信用戶數量的激增,如何在有限的頻譜資源中為大量用戶提供服務成為關鍵挑戰。本書將詳細介紹多種多址接入技術,包括頻分多址(FDMA)、時分多址(TDMA)、碼分多址(CDMA)以及OFDMA(正交頻分多址)。我們將深入剖析每種技術的原理,分析其優缺點,以及在2G、3G、4G和5G等移動通信係統中的具體應用。特彆地,OFDMA作為4G和5G的核心技術,我們將對其進行更為詳盡的講解,包括其如何將寬帶信道劃分為多個窄帶子信道,如何實現靈活的資源分配。 多徑傳播與抗衰落技術: 在無綫通信環境中,信號會經過反射、散射和衍射等過程,在接收端形成多個相同信號的副本,這些副本以不同的時間和幅度到達,導緻信號的衰落。本書將深入分析多徑傳播的形成機製,介紹其對通信質量的影響,如衰落、符號間乾擾(ISI)等。在此基礎上,我們將詳細講解各種抗衰落技術,包括分集技術(如空間分集、頻率分集、時間分集)、均衡技術(如綫性均衡、非綫性均衡)以及自適應均衡技術,分析它們如何有效 mitigating 多徑效應。 信道估計與跟蹤: 在無綫通信係統中,瞭解信道的特性對於優化信號傳輸至關重要。信道估計是指根據接收到的導頻信號來推斷信道的傳輸特性,以便進行均衡、解調等操作。本書將詳細介紹不同場景下的信道估計方法,包括基於最小二乘法(LS)、最小均方誤差(MMSE)等算法,並討論信道跟蹤技術,以應對信道時變的特性。 MIMO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技術: MIMO 技術是近年來移動通信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之一,它利用多個發射天綫和多個接收天綫來提高係統的頻譜效率和傳輸可靠性。本書將詳細闡述 MIMO 的基本原理,包括空間復用、空間分集和波束賦形等。我們將介紹不同類型的 MIMO 係統,如 SVD-MIMO、SM-MIMO、STBC-MIMO 等,並分析其在提升數據傳輸速率和覆蓋範圍方麵的作用。 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 現代通信係統高度依賴於先進的信號處理技術。本書將介紹包括快速傅裏葉變換(FFT)在內的各種變換技術,以及它們在OFDM、相關檢測等場景下的應用。我們還將探討濾波器設計,包括FIR和IIR濾波器,以及它們在信號去噪、信號分離等方麵的作用。此外,本書還將涉及迭代解碼算法,如Viterbi算法、BCJR算法等,它們在Turbo碼和LDPC碼的解碼中扮演著核心角色。 第三部分:現代通信係統的典型應用與未來發展 在係統闡述瞭通信技術原理與核心模塊後,本書將聚焦於現代通信係統的典型應用,並展望未來的發展方嚮。 移動通信係統: 我們將深入分析蜂窩移動通信係統的發展曆程,從1G到5G,重點介紹各代移動通信技術的核心特徵、關鍵技術演進(如從FDMA到CDMA,再到OFDMA和大規模MIMO),以及在數據傳輸速率、時延、連接密度等方麵的顯著提升。我們將重點講解5G技術,包括其關鍵的創新點,如網絡切片、邊緣計算、毫米波通信等,以及5G在物聯網(IoT)、車聯網(V2X)、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等領域的應用前景。 無綫局域網(WLAN)與藍牙技術: 作為近距離無綫通信的重要組成部分,WLAN(Wi-Fi)和藍牙技術在個人和辦公環境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本書將介紹Wi-Fi 標準的演進(如802.11a/b/g/n/ac/ax),分析其在吞吐量、覆蓋範圍和接入密度方麵的提升。藍牙技術的不同版本及其在音頻傳輸、數據交換、物聯網設備互聯方麵的應用也將被詳細介紹。 光通信技術: 光通信以其極高的帶寬和傳輸速率,成為現代通信網絡的核心骨乾。本書將介紹光縴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光波的産生、傳輸和接收。我們將探討光信號的編碼、調製和解調,以及光縴的類型和特性。同時,我們也將介紹波分復用(WDM)技術,它允許在同一根光縴上傳輸多個不同波長的光信號,極大地提升瞭傳輸容量。 物聯網(IoT)通信: 物聯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和生産方式。本書將介紹針對物聯網場景設計的通信技術,包括低功耗廣域網(LPWAN)技術,如LoRa、NB-IoT等,分析它們的特點,如低功耗、長距離覆蓋、低成本等,以及它們在智能傢居、智慧農業、智能交通等領域的應用。 未來通信技術展望: 技術的進步永無止境,本書將對未來通信技術的發展趨勢進行展望。我們將探討6G 的可能技術方嚮,如太赫茲通信、可見光通信、AI與通信的深度融閤、以及通信網絡的智能化和自主化。此外,我們還將討論新的通信範式,如空天地一體化通信網絡,以及它們可能帶來的革命性變化。 學習目標 本書的編寫旨在幫助讀者: 建立紮實的通信係統理論基礎,深刻理解信號的産生、傳輸、處理和接收的整個過程。 掌握現代通信係統中各類關鍵技術的核心原理與實現方法。 理解不同通信技術在不同應用場景下的優劣勢,並能進行閤理選擇。 瞭解當前通信技術的發展現狀,並對未來發展趨勢形成初步認識。 本書適閤通信工程、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從事通信設備研發、網絡優化、係統集成等工作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閱讀。通過對本書的學習,讀者將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信息時代的核心驅動力——通信技術,並為投身於通信事業或相關技術領域打下堅實的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的“實用性”和“前瞻性”。作為一名電子信息專業的學生,我在課堂上接觸過一些電力電子的基礎知識,但總覺得與實際工程應用之間存在著一道鴻溝。這本書恰恰彌補瞭這一不足。它不僅詳細介紹瞭各種功率器件的物理特性和工作原理,更重要的是,它將這些理論與實際的電路設計和應用緊密結閤起來。書中有很多章節都在講解如何根據具體需求選擇閤適的器件,如何設計高效的拓撲結構,以及如何進行散熱和電磁兼容性(EMC)設計。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驅動電路”的講解,作者不僅僅給齣瞭通用性的設計原則,還分析瞭不同器件對驅動信號的具體要求,以及驅動電路可能帶來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這對於我進行實際電路調試時非常有指導意義。另外,書中還探討瞭新能源發電(如光伏、風電)並網逆變器、電動汽車充電樁等熱門應用領域,這讓我看到瞭電力電子技術廣闊的應用前景,也更加激發瞭我對這個領域的研究興趣。

評分

我是一名電子産品的硬件工程師,工作內容涉及各種電源模塊的設計。一直以來,我都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梳理電力電子器件原理和應用技術的書籍,而這本書可以說完全滿足瞭我的需求。它在器件的講解上非常全麵,從最基本的二極管、三極管,到MOSFET、IGBT,再到IGCT、Thyristor等,幾乎涵蓋瞭所有主流的功率器件。而且,對於每個器件,它都詳細分析瞭其伏安特性、開關特性、熱特性以及短路承受能力等關鍵參數,這對於我在選擇和使用器件時非常有幫助。書中在應用部分也做得非常到位,它不僅僅是羅列各種應用,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應用場景對器件和電路提齣的具體要求,以及如何通過設計來滿足這些要求。例如,在講解電動汽車充電係統時,作者詳細分析瞭高功率密度、高效率、以及安全性等方麵的挑戰,並給齣瞭相應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的結構清晰,邏輯嚴謹,語言生動,非常適閤我這樣的工程技術人員進行學習和參考。

評分

我是一名在電力係統領域工作瞭多年的工程師,平日裏接觸的更多的是宏觀的係統運行和調度。雖然對電力電子設備有所瞭解,但總覺得理論基礎不夠紮實,尤其是對於一些新型器件的深入理解,總有些似懂非懂的感覺。翻閱瞭這本書,我驚喜地發現它在理論深度和廣度上都做得非常齣色。作者對不同功率器件的特性、損耗模型以及可靠性問題都進行瞭深入的探討,這些都是在實際工程中非常關鍵但往往被忽略的細節。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軟開關”技術的部分,它詳細闡述瞭零電壓開關(ZVS)和零電流開關(ZCS)的實現原理和優勢,並且通過仿真和實驗數據來驗證其有效性。這對於我在設計高頻、高效率的電力變換器時提供瞭寶貴的參考。此外,書中對一些前沿技術,如SiC和GaN器件的應用前景也進行瞭展望,這讓我對未來的電力電子技術發展有瞭更清晰的認識。總體而言,這本書不僅能滿足初學者的學習需求,也能為有經驗的工程師提供深入的理論指導和技術啓發。

評分

坦白說,在拿起這本書之前,我對電力電子的理解僅限於教科書上的幾個基本公式和電路圖。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認知。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本“工程師手冊”。作者在講解原理時,並沒有迴避那些復雜的數學推導,但同時又輔以大量的圖示和錶格,使得抽象的理論變得具體可感。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開關損耗”的分析,它詳細列舉瞭多種影響開關損耗的因素,並給齣瞭降低開關損耗的策略,這對於設計高效率的電力電子設備至關重要。而且,書中對不同拓撲結構(如Buck、Boost、Flyback)的優缺點進行瞭深入的對比分析,並結閤實際應用場景給齣瞭選擇建議,這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理解不同拓撲的適用性。我還有一個特彆的體會,就是這本書對於“可靠性設計”的重視,它不僅僅關注器件的性能,還強調瞭長期運行的穩定性和安全性,這在實際工程中是不可或缺的。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給我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作為一個對電力電子領域完全是門外漢的初學者,我原本抱著一種“死馬當活馬醫”的心態翻開這本書,沒想到它卻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用清晰易懂的語言為我掃清瞭障礙。那些曾經讓我望而卻步的復雜概念,比如MOSFET、IGBT的導通機製,還有各種PWM控製策略,在這本書的細緻講解下,都變得生動起來。書中的圖示非常精美,每一個細節都標注得一清二楚,讓我能夠非常直觀地理解器件的工作原理。而且,它不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還穿插瞭大量的實際應用案例,從傢用的開關電源到工業級的變頻器,讓我真切地感受到電力電子技術在現代社會中的重要性。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功率因數校正(PFC)的講解,作者用多種方法進行比較分析,並給齣瞭具體的電路設計思路,這對於我理解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非常有幫助。讀完這本書,我不再對電力電子感到畏懼,反而充滿瞭學習和探索的興趣,迫不及待地想要動手實踐一些簡單的電路瞭。

評分

很好的工具書,很實用.

評分

基礎有點差,看不太懂。

評分

鬱悶者不建議看,比較消極的一本書

評分

開始接觸這方麵的知識,感覺不錯

評分

質量還行,就是內容對我來說有點淺顯

評分

開始接觸這方麵的知識,感覺不錯

評分

東西不錯,就是發貨速度慢,我26號下的單子,9月4號纔收到東西,我當時等著書上課呢,著急呀

評分

這本書內容很基礎,還不錯

評分

發貨有點慢呀,等瞭很久,不過書還是不錯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