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修订版)是由中国的百科专业出版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和世界专业的工具书出版机构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全新合作于2007年推出的新版本。这是一部大型的综合性参考工具书。全书共20卷,1-18卷为条目正文,19-20卷为索引;共收条目84300余条,附有图片15300余幅,地图250余幅;总字数约4400万字。本商品共2箱,20卷,为精装。
《不列颠百科全书》又称《大英百科全书》,一版于1768-1771年创始于苏格兰爱丁堡。20世纪初该书版权归美国人所有,现由总部设在美国芝加哥的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出版。该书素以学术性强、专业性高著称,也是中国知识界熟悉的英文百科全书之一。该书第15版于1974年问世,共30卷,1985年增至32卷,分为4个部分:《索引》2卷;《百科类目》1卷,是全书知识分类目录;《百科简编》12卷,有短条目80000余条,又是一部可供单独使用的简明百科全书;《百科详编》17卷,有长条目670余条,系统地介绍各学科知识、重要人物、历史、地理等。该书每年增补和修改部分条目,出一新版,同时出版《年鉴》1卷。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逐年扩大同外国的合作,到目前为止,《不列颠百科全书》除英文版外,还有法文、日文、土耳其文、希腊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中文、韩文、匈牙利文和波兰文等多种外文版。
1986年,该书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引进中国,出版10卷本的《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1999年扩大翻译规模,由10卷本扩大到20卷本,出版《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20卷);2007年,该书大幅修订条目,《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修订版)出版。
《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的出版过程中,知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语言学家周有光,学者于光远,文化出版界名人刘尊棋、陈翰伯、姜椿芳、梅益、常萍、单基夫、徐慰曾、秦顺新、戴文葆等数百人对《不列颠百科全书》投入了大量心血与关注。
该书的翻译综合了中国数百位翻译专家的智慧,翻译内容质量非常高,是引进类大型百科全书的典范之作,也成为知识分子常备的工具书。该书第1卷—第18卷为正文,以英文条目为序编排,提供了专业百科辞条的解释,第19卷—第20卷为索引,有笔画索引、音序索引和正文索引。索引卷是很好的汉英词典,使用率非常高,是查找英文单词中文译名非常实用的参考书。
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是专业的工具书出版机构,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拥有由世界尖端专家组成的作者队伍以及专业的编辑团队,其出版的《不列颠百科全书》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知名也是专业的百科全书。曾经为《不列颠百科全书》供稿的作者有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居里夫人、罗素、 赫胥黎、肖伯纳等,以及上百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为确保《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出色品质,《不列颠百科全书》网罗了出色的编辑顾问团——他们是各自领域都站在发展前沿的诺贝尔奖得主、普利策奖获得者、大学者、大作家、大艺术家,以及卓越的公职人员和活动家。他们在独特的顾问团里定期聚会以交流思想、进行探讨和辩论。组织编辑顾问团的目的是了解今天的世界,以确保《不列颠百科全书》的出色品质。
  ★“《不列颠百科全书》在中国的出版,中美合作传播知识的新成果,必将为广大读者开阔视野,增长知识,为改革深入、开放扩大的时代需要,作出应有的贡献。”
——钱伟长(知名科学家,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委员、顾问)
  ★“你如果想做一个全球化时代的知识公民,你很好首先进入《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周有光(知名语言学家、《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中方委员、顾问)
评价三:厚重感背后的实用价值与时代烙印 面对这二十卷的实体书,我承认,初次接触会有一种“无从下手”的畏惧感。它不像网络信息那样即时、碎片化,它需要你投入时间,需要你与它建立一种“仪式感”。但正是这份厚重,赋予了它无可替代的实用价值。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太容易被算法推送的“最新观点”所裹挟,而这套书提供了一个稳定、经过时间检验的知识基石。我注意到,修订版在保留经典内容的基础上,对近几十年来的重大突破和争议点进行了更新,这体现了编纂者对知识生命力的深刻理解。举例来说,对量子力学进展的介绍,它试图在有限的篇幅内平衡前沿理论的复杂性和大众的可理解性,这个平衡掌握得相当老辣。它不是一本用来赶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用来“立根基”的书。它教会我的,是如何构建一个可靠的知识框架,而不是盲目相信任何一个孤立的“事实”。
评分评价一:知识的殿堂,跨越时空的对话 当我小心翼翼地捧起这套厚重的典籍时,心中涌起的是一种近乎朝圣般的敬畏感。它不仅仅是纸张和油墨的堆砌,更像是一座由人类智慧搭建起来的宏伟殿堂。每一次翻阅,都像是与那些站在时代前沿的先贤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深度对话。我尤其欣赏它在历史脉络梳理上的精妙之处,那些看似零散的事件,在百科全书的架构下,被编织成一张清晰而富有逻辑的网。例如,在探讨工业革命的条目中,作者没有简单罗列发明家的名字和日期,而是深入剖析了社会结构、经济模式以及文化思潮的相互作用,那种洞察力令人拍案叫绝。更不用说,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阐述,即使是对于非专业人士,也做到了既保持了科学的严谨性,又兼顾了可读性。即便是查找一个极其具体的术语,其条目下的引文和参考资料也足以引导我进入更广阔的知识领域,让人深切感受到“穷尽”知识的魅力与不可能。这套书的排版和装帧,那种沉稳大气的风格,本身就是一种对知识的尊重,它静静地伫立在书架上,散发着一种让人心安的力量,提醒着我世界知识的浩瀚与深邃。
评分评价二:细节的魔力与视野的拓展 说实话,我最初购入这套“百科”是抱着“以防万一”的心态,想家中必须有那么一套能镇得住场面的工具书。然而,真正的惊喜在于那些极其细微之处的描摹。比如,关于某个古代部落的服饰细节描述,那种对手工技艺的精准捕捉,让我仿佛能闻到那个时代土壤的气息。这绝非简单的信息堆砌,而是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叙事方式。我曾为了一个毫无头绪的园艺问题而查阅相关条目,结果不仅解决了眼前的困惑,还顺带了解了该植物的全球迁徙史以及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这种知识的“溢出效应”是电子检索所无法比拟的。它迫使你放慢脚步,从一个点深入到面,再从面辐射到更广的领域。它强迫我跳出自己专业领域的狭隘视角,去理解艺术与物理、哲学与生物学之间那些微妙的关联。每一次合上书卷,我都会有一种“原来世界远比我想象的更复杂、更精妙”的感慨,这是阅读这套巨著最令人上瘾的体验。
评分评价四:编辑团队的匠心与语言的魅力 不得不提的是,中文版的翻译和编辑工作,简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艺术。许多专业术语的译法,既遵循了学术规范,又确保了中文读者的阅读顺畅性,这中间的取舍和权衡,是普通读者难以想象的。特别是在一些文化或哲学概念的阐释上,译者没有采取生硬的直译,而是用流畅且富有文采的中文进行“活化”处理,让那些原本可能显得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清晰可感。我曾对比阅读过几处关于文艺复兴艺术史的条目,英文原版和中文对照,中文的表达在保留其精髓的同时,更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读起来令人心悦诚服。这种对语言美学的追求,让阅读过程本身成为一种享受,而不是负担。它超越了工具书的范畴,上升到了一种文化产品的高度,展现了编辑团队对知识传播事业的巨大热情和专业素养。
评分评价五:关于“拥有”本身的价值判断 我时常思考,在人人都能接入海量数字信息的时代,拥有一套实体的大部头百科全书,究竟意味着什么?对我而言,这套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所代表的“可控性”和“完整性”。它不会因为服务器宕机、链接失效或商业模式的改变而消失。它存在于我的物理空间,是一种可触摸的、可以被继承的智力遗产。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家中阅读环境的一种提升。当孩子或者朋友来访时,看到这套书,无需多言,便能立刻感知到这个家庭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更深层次上,它让我体会到,真正的学习是一个“深挖井”的过程,而不是浅尝辄止地收集水滴。这二十卷书,如同二十位沉默的导师,在寂静中等待着我的叩问,它们提醒我,最好的答案往往藏在最坚实的文献背后。
评分一共是两大箱子图书,快递师傅给送上来的,辛苦了。快递师傅服务到位。图书都有塑料膜保护,不错。
评分趁着京东搞活动买的,真合适啊,谢谢快递员,这么沉给送上楼
评分这套书质量没有话说,真的很好,两大箱,是买来送人的,有面子
评分慢慢看.........................
评分放到购物车里好久了,太贵了!这次终于下决心买到手了,书的质量非常好,看着上档次,内容丰富,字特别小,估计是内容多,节约空间吧!
评分知识这东西 只求多
评分32卷阉割到20卷已经无法吐槽了 你没看错! 不是每卷变厚了 而是阉割!!!!!! 英语版的每卷比汉语的还厚,可参考wiki的图片 原版大英百科分为三个部分 目录 简编条目 详编条目。中文的只有两个部分 目录 正文 详编条目基本被删完了 超过10页词条我翻了几本还没见过(不排除其他本里有) 原版的最长词条可达几百页 而且词条我猜好多都是删过的 中国的部分还是自己编的 如果你们愿意的话 参考wiki百科 看我说的对不对。词条一半以上都是人名地名 我看个毛!如果不跟原版比的话 这本书还是有买的价值 大天朝你还想买什么完整版?卧槽。这书的精华感觉就在详编部分 感觉删得差不多了 基本你看完了也没有原版那种增长见识的效果 何况认识人类文明?(谁说让外星人认识人类文明去买大英百科)
评分另外,在根本未经本人知晓的情况下,而且货物没有送完的情况下,京东app自说自话的把订单完成了,差评!!!
评分东西很好,是正版,我们全家都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