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翻译西方学界诠释西学经典的论著,充分利用西方学界整理旧故的稳妥成就,於庚续清末以来学界理解西方思想传统的未尽之业意义重大。设计这套“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旨在推进学界对西方思想大传统的深度理解。选题除顾及诸多亟待填补的研究空白(包括一些经典著作的翻译),尤其注重选择思想大家和笃行纯学的思想史家对经典的解读。
西方思想经典即便都译成了汉语,并不等于汉语学界有了解读能力,西学典籍的汉译历史虽然仅仅百年,积累已经不菲,而学界的读解似乎仍然在吃夹生饭——甚至吃生米,消化不了。《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正是出于这点而编写的。书中充分利用了西方学界整理旧故的稳妥成就,对科耶夫等的著作进行了解释,并向有解释深度的细读方面迈进,相信可以推进学界对西方思想大传统的深度理解。
精彩书评
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
将来,所有的人性都将凝聚成一种政治实体,但这样一个时代的来临,仍然是非常遥远的事。民族性政治实体的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则是一个帝国林立的时代,也就是说,是一个跨国性的政治统一体的时代,不过这些统一体仍然还是要由加盟的民族国家来构成。
——科耶夫
如果回顾一下过去五十多年以来欧洲一体化事业的进程,那么人们会发现,科耶夫所勾勒的那个“拉丁帝国”看起来倒更像是今天欧盟的蓝图。
“拉丁帝国”将会是一个非常前卫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面,经济上的盈余会愈来愈多地被用来为所有人提供更多的闲暇:(马克思早期所提倡的)劳动的人性化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闲暇的人性化。在这里,科耶夫头脑里面所想的乃是一种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面向所有人的闲暇,而不是福山所描绘的“末人”的堕落。闲暇的人性化意味着目的性与创造性的融合,而这种融合,人们可以自发地、在摆脱了游乐所特有的那种必要性的条件下,通过劳动而达到。
——霍斯
目录
编译者前言:绝对精神的喜剧与自我意识的悲剧(邱立波)
第一编
法国国是纲要
黑格尔哲学中的死亡理念
科耶夫—费舍德文献
科耶夫—施米特通信
从欧洲视角看殖民主义
第二编
科耶夫的拉丁帝国
世界的多样性:新背景、旧同盟
世界的多样性
帝国问题
资本主义、文化与民主
西方与非西方
施米特的欧洲
施米特的大空间秩序概念
欧洲与世界新秩序
三种全球秩序观念
第三编
普遍均质国家的合理性
评科耶夫《无神论》
评《法权现象学纲要》
评《僭主的爱欲》
精彩书摘
由法国所支持的、出于造就一个拉丁帝国的目的所进行的政治和经济投入,不能够并且也不应该没有天主教会的支持,因为天主教会所代表的那种力量,尽管非常难以估计并且也更加难以利用,但毕竟是极其庞大的。
毫无疑问,正是天主教塑造并且表述出了一些最重要的原动力,这些原动力至今仍然是整个法兰西生活--也包括一般意义上的拉丁生活--的深层的精神资源。因此,非常自然也非常正常的是,政府会试图使帝国的、与世俗性的和世俗化的天主教(secular and SeCU- larized catholicism)有关的行为,与这同一个天主教在教会当中或者通过梵蒂冈所发现的那些表述相互协调。
但是,要想成功地开创一个帝国,必须要有两个前提,一个是必须要对拉丁世界的政府进行激进的改革,另外一个是必须要对天主教会进行深刻的改造,尤其是必须要对意大利和西班牙境内的分支教会进行改造。首先是必须要将梵蒂冈“去意大利化(de-Italianize)”,但同时又不能把它暴露在就总体而言排他性过强的美国教会的影响面前。这就意味着,法国,还有后来的拉丁帝国,必须要给天主教会的中央和国际组织提供物质上的支持。但这同时也意味着,梵蒂冈必须要克制自己对于法国教会的那种牵涉到教义以及其他一些方面的猜忌,同时也要认识到,它期盼已久的拉丁联盟只有通过那种由法国发起并且由法国加以规划的行动,才能够产生出来。而人们也可以期望,为了获得那些对于将天主教从分裂和限制当中解放出来而言是必不可少的力量,天主教会既可以利用自身的天主教义,也可以利用拉丁世界的理念,因为这些分裂和限制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外在于基督教的“民族主义的”因素,另外一个则是伴随这种因素而来的那些经济与社会形式。
实际上,正是因为教会的“天主教信仰”,所以,它才总是能够超越强加在民族头上并且也是通过民族来强加的各种不同的框架模式,不管是哪一种模式。但是,它也经历过“反民族”斗争所带来的激烈反应。
前言/序言
在欧美学界,随着施米特和施特劳斯研究的兴起,科耶夫作为跟两位思想家均有密切来往和深刻对话关系的思想家,也逐渐受到重视,研究文献日见增多。由我承乏编译的这个选本,便是围绕科耶夫的“拉丁帝国”理念,搜集相关研究论著而成。
“拉丁帝国”是一个跟国际政治有关的理念,科耶夫提出这个理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1945年,是在他写给当时法国政治领袖戴高乐的建言书《法国国是纲要》里面(科耶夫的不甘寂寞和用世野心人所共知--据伯林说,他其实也给斯大林写过人民来信,但结果是泥牛人海无消息)。在这份颇具纵横家气息的建言书中,科耶夫对当时的国际格局做出了判断:苏联和美国作为两个巨大的政治实体,已经超越了传统政治学和国际法理念所约定俗成的“民族国家”的界限,形成两个可以对全球施加影响的“帝国”。尽管“冷战”和“两极对立”之类名词的出笼还得再等些时日,但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所有国家最终都得在这样一种格局之下,在两个“帝国”的勾心斗角之中重新考虑自己的位置和前途。
西方传统·经典与解释:科耶夫的新拉丁帝国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你变得更加聪明,你就可以勇敢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让你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
评分
☆☆☆☆☆
于是我们在《中华史•青春志》里会看到一群不可思议的中国人。
评分
☆☆☆☆☆
答礼,颇有风度。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的知识。培根先生说过:“知识
评分
☆☆☆☆☆
所以那个时代的人,无论是在生存上,还是精神上,都处于一种无处寄托,同时也无所不可的自由状态。
评分
☆☆☆☆☆
经典诠释系列,很经典的。
评分
☆☆☆☆☆
这很像我们的青春期,对老一辈生活方式心存疑惑,充满叛逆。新的信仰又还没形成。于是就用我们的心、我们的热血、我们的情感,去勇敢地触碰和感知这个世界。并且毫不在意地用这种最容易受伤的方式,来昭告我们的存在。
评分
☆☆☆☆☆
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让你有属于自己的本领靠自己生存。 最后在好评一下京东客服
评分
☆☆☆☆☆
一个叫叔詹的使臣,在晋文公兵临城下的时候,挺身而出,请求以一己之身换回国家的安宁。晋人架起大锅打算把他烹了,叔詹面无惧色,慷慨陈词,愿意杀身成仁,报效祖国。一番话让一旁的晋文公惊为天人,亲手释放叔詹,并且以最隆重的礼节送他回国。
评分
☆☆☆☆☆
《西方文论经典(第五卷):从文艺心理研究到读者反应理论》是“西方文论经典”系列图书之一种,收入自19世纪后期以来,在西方文学理论发展史中最具代表性作家的经典文论著作数十种。其中大部分作品已在国内发表过,另有少数是在国内首次翻译发表的。每篇选文都包含选文正文和阅读识解两个部分,读者可通过作者简介、选文正文和阅读识解,了解这些文论家的学术地位、主要观点、突出贡献等等,具有文献参考价值和资料收藏价值。同时,“它山之石”,亦有益于我们创建中国特色的文论体系。 作者简介 高建平,1955年生于江苏扬州,瑞典乌普萨拉大学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文学理论研究室主任,国际美学协会秘书长,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外国美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主要著作有《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英文)、《画境探幽》、《全球化与中国艺术》等著作以及近百篇中英文论文;主要译作有约翰·杜威的《艺术即经验》、彼得·比格尔的《先锋派理论》、门罗·比厄斯利的《西方美学简史》、杰克·斯佩克特的《弗洛伊德的美学》等。 丁国旗,河南省荥阳市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全国马列文论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研究》执行主编,《外国美学》编委。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文学基础理论研究,已在《文学评论》、《文艺报》等国内重要学术报刊发表论文90余篇,另有译文2篇。主要著作有《马尔库塞美学思想研究》(独著)、《新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合著)、《中国马克思主义艺术理论发展史》(合著)、《当代中国文艺理论研究》(合著)等,另有文学随笔2部,主编、参编各种学术文集、高校文科教材等10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