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原党和国家高级领导人李岚清,退休五年,厚积薄发、勤奋著述,致力艺术教育与音乐、篆刻艺术的普及推广,彰显深厚文化修养和艺术功力,深获海内外读者欢迎与好评,更得到专家学者一致赞扬。
——《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畅谈分管教育工作的经历和感受,再现中国教育十年改革发展的精彩画卷
——《李岚清音乐笔谈——欧洲经典音乐部分》 陈述50位经典音乐大师的心路历程,展示三百余年欧洲经典音乐的辉煌历史
——《音乐?艺术?人生——关于(音乐笔谈)的讲座》 荟萃六十余场讲座的精华,讲解音乐、艺术、人生的密切关系
——《原来篆刻这么有趣》 彰显篆刻艺术的艺术性、观赏性、趣味性和时代性,诠释篆刻文化的博大精深
内容简介
这本《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是跨越百年的中国音乐之旅,是一部生动的纪传体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极具知识性、学术性、故事性、普及性、可读性,让人感受独到见解,品味精彩人生,获得丰富启迪。史料、图片丰富,2张CD展示艺术家对经典作品的完美再现,收录李岚
本书所选音乐家的标准主要有以几点:一,他们在中国近现代新音乐领域有突出贡献,并对中国近现代新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二,他们都出生在1912年(含1912年)以前,并且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就已经取得了重要成就,目前都已经去世。
内页插图
目录
作者与编辑的对话(代序)
沈心工(1870-1947)篇
传略
札记 上海沙船航运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
曾志态(1879-1929)篇
传略
札记 中国早期的交响音乐
蔡元培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开创性贡献
李叔同(1880-1942)篇
传略
札记 李叔同出家之谜
音乐与绘画是至亲好友
作品选介 《送别》
萧友梅(1884-1940)篇
传略
札记 晚清终止科举制度前后的“科举”
作品选介 《问》
黎锦晖(189l-1967)篇
传略
札记 黎锦晖的儿童音乐作品给我们的启示
从通俗流行歌曲想到的
通俗流行歌曲是群众音乐文化生活的重要精神食粮
漫谈歌剧
作品选介 《毛毛雨》
赵元任(1892-1982)篇
传略
札记
赵元任趣事三则
赵元任与爱迪生的一段交往
赵元任教授国语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于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的“他”
作品选介《教我如何不想他》
王光祈(1892-1936)篇
传略
札记 在电子乐谱的推,广士要敢为人先
我国的翻译歌曲
阿炳(1893-1950)篇
传略
札记 音乐教育切莫错过少年儿童时期的大好时光
作品选介《二泉映月》
青主(1893-1959)篇
传略
札记 关于中国的艺术歌曲
从找不到一架能演奏的钢琴到“钢琴王国”的喜与忧
作品选介 《我住长江头》
刘天华(1895-1932)篇
传略
札记 中国有历史悠久的音乐文化和乐教传统
作品选介《空山鸟语》
吕文成(1898-1981)篇
传略
札记 小议中国民族器乐的普及与提高、继承与创新
作品选介 《步步高》
贺绿汀(1903-1999)篇
传略
札记 我熟悉的中国电影歌曲
开展多种形式、生动有效的普及音乐教育活动
军歌作曲家——郑律成
作品选介《牧童短笛》
黄自(1904-1938)篇
传略
札记 我国合唱今昔谈
作品选介《玫瑰三愿》
冼星海(1905-1945)
传略
札记 冼星海与马思聪在巴黎相识
作品选介《黄河颂》
吕骥(1909-2002)篇
传略
札记 广泛开展群众歌咏活动 促进国民文化素质提高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为什么受到外国观众的青昧
第一首“语录歌”的作曲者——李劫夫
江文也(1910-1983)篇
传略
札记 首次弹奏大型管风琴
作品选介《台湾舞曲》
聂耳(1912-1935)篇
传略
札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
一部难忘的战斗“交响曲”
我们不能不知道《歌唱祖国》的词曲作者——王莘同志
作品选介《铁蹄下的歌女》
马思聪(1912-1987)篇
传略
札记 “中国有没有像贝多芬那样有分量的交响乐?”
文艺作品创作与演出的关系
在纪念马思聪诞辰95周年暨《马思聪全集》首发式上
的书面讲话
作品选介《思乡曲》
附录一欣赏列宾
附录二歌曲六首
《蓓蕾之歌》
《鉴真东渡》
《二泉——为阿炳画像》
《北国之恋》
《张开银幕的翅膀》
《相约在明天》
附录三李岚清创作音乐作品简介
出版者的话
精彩书摘
曾志态(1879-1929)篇
传略
留学日本 纵横乐海
曾志忞的父亲曾铸,是有维新思想的爱国商人,曾任上海总商会会长,他对曾志忞后来走上倡导新音乐之路产生了重要影响。曾志忞早年在上海南洋公学附属小学任教。1901年,他和夫人曹汝锦去日本留学。按照父亲的要求,他在早稻田大学主攻法律,并毕业于该校。曹汝锦则在女子实践学校学习绘画和音乐,是我国早期留日学习小提琴的女留学生。
留日期间,曾志忞很快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新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萌发了学习西洋音乐的念头。1902年,他加入了沈心工在东京发起组织的“音乐讲习会”,成为最积极的成员。1903年,他进入东京音乐学校学习,开始在日本开展广泛的音乐活动。同年,曾志忞发表了以简谱和五线谱对照的由他自己填词的乐歌《练兵》、《游春》、《扬子江》、《海战》、《新》、《秋虫》等。这些乐歌是我国目前发现的较早公开发表的“学堂乐歌”,也是现在能见到的中国人正式使用简谱的早期记录之一。1904年,曾志忞又编辑出版了一本乐歌教科书——《教育唱歌集》,收录乐歌26首,其中他自己编写的有16首。这是一本相当完备的乐歌教科书,与沈心工的《学校唱歌集》(初集)几乎同时出版。这两本音乐作品选集对“学堂乐歌”的创立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年,曾志忞在沈心工创办的“音乐讲习会”的基础上,组建了“亚雅音乐会”。该会以“发达学校社会音乐,鼓舞国民精神”为宗旨。在这一年为“卒业生送别”的音乐会上,曾志忞夫妇的钢琴合奏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表演,被当时的报道盛赞为“幽闲勇健,如入欧洲音乐界,使人耳目一清,精神一振”。
李岚清:中国近现代音乐笔谈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