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1 | 03708 | 22 | 2 | 必考 | 笔试 | |||
| 2 | 002 | 03709 | 31 | 4 | 必考 | 笔试 | ||
| 3 | 003 | 05677 | 30 | 7 | 必考 | 笔试 | ||
| 4 | 004 | 05679 | 27 | 4 | 必考 | 笔试 | ||
| 5 | 005 | 00223 | 21 | 5 | 必考 | 笔试 | ||
| 6 | 006 | 00245 | 50 | 7 | 必考 | 笔试 | ||
| 7 | 007 | 00242 | 36 | 7 | 必考 | 笔试 | ||
| 8 | 008 | 00260 | 40 | 4 | 必考 | 笔试 | ||
| 9 | 009 | 00243 | 49 | 5 | 必考 | 笔试 | ||
| 10 | 010 | 00261 | 39 | 5 | 必考 | 笔试 | ||
| 11 | 011 | 00244 | 28 | 6 | 必考 | 笔试 | ||
| 12 | 012 | 00247 | 23 | 6 | 必考 | 笔试 | ||
| 13 | 013 | 00246 | 47 | 6 | 必考 | 笔试 | ||
| 14 | 014 | 00249 | 19.5 | 4 | 必考 | 笔试 | ||
| 15 | 015 | 00228 | 36 | 4 | 必考 | 笔试 | ||
| 16 | 016 | 00226 | 45 | 4 | 必考 | 笔试 | ||
| 17 | 017 | 00230 | 37 | 5 | 必考 | 笔试 | ||
| 18 | 018 | 06999 | 不计学分 | 必考 | 实践考核 |
| 相关说明 | |
| 主考学校 | 中山大学 |
| 课程设置 | 必考课程18门,共85学分;选考课程15门,共62学分;加考课程0门,共0学分; |
| 停考时间 | |
| 说明 | 1.非法律专业本科以上毕业生报考者,必考课程为16门(序号003至018),累计79学分。 2.非法律专业专科毕业生报考者,必考课程为18门(序号001至018),累计85学分;101至115课程中须选考不少于14学分。 3.毕业论文是本科学习的必修内容。应考者在全部课程考试合格后必须撰写毕业论文。论文题目范围由主考院校选定公布,应考者任选其中一题写作,篇幅一般在8000字左右。论文必须由应考者本人独立完成,且观点明确,结构合理,论述有据,文字通顺。论文由主考院校组织审阅和答辩,论文成绩采用五级计分制评定,即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 4.非法律专业毕业生在参加本专业考试前,已经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并取得与本考试计划中课程名称、学分相同课程的合格成绩,可申请免考。 5.本专业仅接受国民教育序列的非法律专业专科及以上毕业生申办毕业。 |
| 备注 | 1.根据粤考委[2006]31号文件《关于在我省开考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独立本科段)的通知,本专业从2007年上半年开考 : 2. 根据粤考办[2008]60号文件《转发全国考办关于2009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保险法》课程考试用书通知》,本课程从2009年开始调整: |
这套教材的细节处理,体现出了一种对学习者的尊重和体贴。首先是纸张质量,它用的是那种偏米黄色的纸张,光线不刺眼,即便是晚上在台灯下看好几个小时,眼睛也不会有明显的疲劳感。其次,是术语的规范性,所有的法律术语都使用了国家标准用词,这对于准备参加国家级考试的我们来说,至关重要,避免了因理解偏差而导致的失分。更让我惊喜的是,在涉及程序法的部分,比如民事诉讼法,书中对各个诉讼阶段的时间节点和文书要求,都做了非常细致的时间轴和流程图标注。我之前对这些流程性的知识点总是感到混乱,但有了这个清晰的视觉辅助后,整个逻辑脉络就清晰多了。感觉就像有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我身边随时提醒我每一个关键步骤,避免我走弯路。这种对学习体验的全面优化,让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
评分老实说,我对这套教材的编排结构简直佩服得五体投地。它不像有些教材那样把各个知识模块割裂开来,读起来像一盘散沙。这套书非常注重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尤其是关于宪法和民法的衔接部分,处理得极为巧妙。你能明显感觉到,作者在设计这个学习路径时,是站在一个初学者的角度,步步为营地引导你构建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比如,它会在引入新的概念之前,先用简练的语言回顾前一个章节的关键点,确保知识点的无缝过渡。我特别欣赏它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思考与辨析”环节,那些问题设计得非常具有启发性,往往能触及到法条背后的价值冲突和立法精神,让你不得不跳出死记硬背的怪圈。我已经把那几页的辨析题都抄下来单独复习了,因为我觉得那才是真正能拉开分数差距的地方。这套书的深度和广度都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有足够的理论深度支撑,又能兼顾到自考大纲的每一个具体要求,真可谓是面面俱到。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群显然是深谙应试之道的行家里手。我对比了好几本其他机构的辅导资料,发现这套教材在重点标记和考点归纳上,简直是做到了极致的精准。它不会把所有内容都用相同的笔墨去书写,而是通过不同的字体、加粗、甚至是特殊的背景色块,非常直观地告诉你“这个地方是常考点,必须重点关注”。我个人尤其喜欢它在“法理学”那一册里对核心学说的梳理方式。作者没有采用晦涩难懂的学院派语言,而是用非常现代、贴近生活的比喻来解释像“自然法”和“法律实证主义”这样的抽象概念,一下子就让这些高深的理论变得可以被“触摸”和理解了。我感觉自己跟这些知识的距离被瞬间拉近了。而且,里面的案例选择也非常贴合当前社会热点,让我能真切地感受到法律的生命力,而不是仅仅把它当作一堆文字来看待。对于我们这种需要高效吸收信息的自考生来说,这种清晰的重点导向简直是福音。
评分这本书实在是太给力了!我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翻开了第一页,那种厚重感和知识的密度一下子就抓住了我。我之前总觉得自考法律的材料枯燥乏味,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法条堆砌,而是充满了对法学理论的深入剖析和实践案例的精彩解读。比如,在讲到合同法那部分时,作者没有直接罗列条款,而是通过一个虚拟的商业纠纷案例,把复杂的法律关系层层剥开,让你清晰地看到法律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运作的。这种叙事方式非常吸引人,读起来就像在听一个精彩的法庭辩论,让人欲罢不能。而且,书中的图表和逻辑框架设计得特别棒,那些复杂的法律体系结构,通过简洁的图示一下子就变得清晰明了,极大地降低了我的学习难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点,更是在培养一种法律思维,这对于我备考独立本科段的法律专业来说,简直是太关键了。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合理,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太累,这点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啃下大量教材的自考生来说,真的是一个巨大的加分项。
评分自从用了这套教材,我的学习效率可以说是直线飙升。我发现它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平衡艺术”——它没有为了追求学术上的完美而牺牲实用性,也没有为了迎合考试而变得过于浅薄。比如,在处理知识产权法中的一些前沿和复杂的交叉领域时,它能非常老练地将不同法域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让你看到一个完整的法律图景,而不是零散的知识碎片。我特别注意到它在解释一些司法解释和最新法规时,都会清楚地标注出其效力和适用范围,这在变动较快的法律领域里,简直是救命稻草。很多老旧的辅导书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但这套教材显然是紧跟立法和司法解释的最新动态的。这让我感到非常踏实,因为我知道我正在学习的是最“鲜活”的法律知识。这套书不仅仅是教科书,它更像是一套为你量身定制的、与时俱进的法律学习工具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