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从印度河文明(公元前2500—前1500年)到莫卧儿王朝(1526-1858年),印度艺术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印度美术》主要从印度宗教、哲学与美学的角度,系统阐述印度建筑、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风格演变的历史,重点分析印度的佛教艺术、印度教艺术和伊斯兰教艺术的精神内涵与审美特征。全书精选了四百余幅图片,均系历代印度艺术的代表作品,大多是在印度实地拍摄,具有珍贵的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王镛,1945年生,1967年北京大学东语系毕业,1981年北京大学南亚所印度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1988年印度国际大学艺术学院进修结业。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印度美术史与中外美术交流史研究。著作有《印度美术》、《印度美术史话》、《20世纪印度美术》、《移植与变异——东西方艺术交流》、《印度揽胜》、《罗丹》等,主编有《中外美术交流史》等,译著有《印度艺术简史》、《印度雕刻》、《印度神话》(合译)。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在宗教经验中和在美中,人们觉得他们找到了完美,因此也就产生了这两种经验所特有的沉醉和愉快的态度。
——[美]H.帕克
目录
总论
第一章 古代早期
第1节 印度艺术的起源
第2节 孔雀王朝
第3节 巽伽王朝
第4节 早期安达罗王朝
第二章 贵霜时代
第1节 犍陀罗艺术
第2节 马图拉雕刻
第3节 阿马拉瓦蒂雕刻
第三章 笈多时代
第1节 印度艺术的黄金时代
第2节 笈多式佛像
第3节 阿旃陀石窟
第4节 印度教艺术的勃兴
第四章 中世纪
第1节 印度教艺术的全盛时期
第2节 南印度诸王朝
第3节 德干诸王朝
第4节 北印度诸王朝
第五章 莫卧儿时代
第1节 莫卧儿建筑
第2节 莫卧儿细密画
第3节 拉杰普特细密画
年表
参考书目
图版目录
精彩书摘
摩亨佐达罗城堡遗址出土的一尊石灰石雕刻《祭司胸像》(Bust of a Priest),约作于公元前3千纪晚期,高17.8厘米,现藏卡拉奇国立博物馆,可能是印度河文明上流社会的贵族或祭司王的雕像。这尊雕像造型古拙厚重,前额狭窄,鼻子较宽,下唇肥厚,具有印度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的相貌特征。束起的长发与络腮胡子以整齐的平行线刻画,上唇髭剃光,左肩斜披的长袍上缀满三叶纹图案。三叶纹曾见于哈拉帕的串珠和陶器,亦见于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文物,据说代表星星。摩亨佐达罗出土的一尊青铜铸造的小雕像《舞女》(Dancing Girl),约作于公元前3千纪,高10.8厘米,现藏新德里国立博物馆,是印度河文明已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据之一。这尊裸体舞女铜像眼睛很大,鼻子较扁,颌部突出,下唇肥厚,是典型的印度土著居民的黑色人种相貌。她束发结髻,颈系项链,右臂只戴少数臂钏、手镯,左臂则戴满钏环。她头部微仰,右臂弯曲,右手叉腰,左臂下垂,左手持有一个碗状物或手鼓之类乐器,右腿稍弯,左腿抬起,仿佛正在作响的钏环或乐器伴奏下翩翩起舞,舞姿轻倩而优美。据推测,这位公元前3千纪的裸体舞女,可能是举行生殖崇拜仪式的舞蹈者,是后世隶属于印度教神庙的舞女“神奴”(devadasi)的祖先。
世界美术通史:印度美术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