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北方草原地區,在曆史上先後有山戎、東鬍、匈奴、丁零、鮮卑、烏桓、柔然、突厥、迴紇、契丹、黨項、濛古等遊牧民族在這裏生息,諸民族幾經更替,興衰發展,創造的遊牧文化不僅直接影響瞭中國的中原地區、南方地區,而且遠至朝鮮半島、日本群島、西伯利亞、中亞、西亞和歐洲地區。與此同時,這些地區的文化對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文化也産生瞭極大的影響。相互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更加促進瞭北方遊牧民族文化的發展。
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飲食文化,作為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北方遊牧民族文化的核心所在。衣、食、住、行等人類生活的行為,以食為準則,有諺曰“民以食為天”,正說明瞭飲食在人類社會發展曆吏中的重要性。食物作為人類生存的第1條件,在北方遊牧民族的發展過程中同樣起著很大的作用。
飲食文化作為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還涉及製度文化和精神文化領域,從其內涵可以瞭解到每一個民族的曆史發展過程。本書應用民族學、人類學、曆史學、考古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對北方遊牧民族食生産和食生活以及相關的文化現象進行研究,是飲食文化領域專題研究的一個成果。在方法上,應用瞭基礎的民族學田野調查的方法,結閤曆史文獻分析法、跨學科綜閤分析法,突齣瞭曆時性和共時性相結閤的方法。
作者簡介
張景明,男,漢族,1966,年9月齣生於內濛古自治區涼城縣。1 988年畢業乾西北大學曆史係考古專業;1990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宗教係佛教文化藝術專業;2004年畢業乾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民族學專業,獲法學(民族學)博士學位。現為大連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教授,兼任中央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客座教授、浙江工商大學中國飲食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大連大學中國古代社會與思想文化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等。研究方嚮為藝術人類學、飲食人類學、藝術考古學、北方遊牧民族文化。迄今已發錶學求論文七十餘篇,閤著齣版《草原文化》等四部著作。代錶作有《中國北方草原古代金銀器》。
目錄
序
緒論
第一章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的定位
第一節飲食文化是北方遊牧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物質文化的內涵
二精神文化的內涵
第二節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在中國飲食文化中的地位
一中國飲食文化的區域劃分
二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的主要特徵和地位
第三節飲食文化與其他學科的關係
一飲食文化與諸學科的關係
二飲食民族學的提法
第二章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與草原生態
第一節草原生態環境的形成與遊牧式飲食文化的齣現
一原始時期的生態環境
二草原生態環境的形成
三遊牧式飲食文化齣現的曆史背景
第二節草原生態環境和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範式
一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範式
二草原生態環境的變遷對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的影響
第三章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與生計方式
第一節生計方式中的經濟類型
一牧業經濟的發展脈絡
二采集、漁獵經濟在曆史發展過程中的地位
三農業經濟在主營牧業民族中的作用
四手工業經濟開發的狀況
第二節飲食結構與飲食風味
一飲食結構
二飲食結構與進食方式的演變
三飲食風味
第三節飲食製作
第四章北方遊牧民族飲食器的分類
第一節東鬍係民族的飲食器
一山戎、東鬍的飲食器
二烏桓、鮮卑的飲食器
三契丹的飲食器
四濛古族的飲食器
第二節匈奴係民族的飲食器
第三節突厥係民族的飲食器
一突厥的飲食器
二迴紇的飲食器
第四節黨項的飲食器
第五章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與政策軍略
第一節飲食與相關政策
一飲食與牧業政策
二飲食與漁獵政策
三飲食與農業政策
四飲食與手工業政策
第二節飲食與軍事行動
一徵服草原的軍事行動與飲食來源
二南入中原的軍事行動與飲食來源
第六章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與居住及衛生保健
第一節飲食與居住保藏
一飲食與傳統的居住形式
二飲食與保藏形式
三居住形式的變遷對飲食團體和飲食方式的影響
第二節飲食與人口及衛生保健
一飲食與人口
二飲食與衛生保健
第七章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的社會功能
第一節飲食與人生禮俗
一飲食與降生禮俗
二飲食與生日、成人禮俗
三飲食與結婚禮俗
四飲食與喪葬禮俗
第二節飲食與人際交往
一飲食與人際中的身份、地位
二飲食在人際交往中的作用
第三節飲食與歲時節慶
一飲食與時令節日
二飲食與宗教祭祀節日
三飲食與生産節日
四飲食與娛樂節日
第四節飲食與宗教禮儀
一飲食與原始宗教禮儀
二飲食與佛教禮儀
三飲食與其他宗教禮儀
四飲食禁忌
第八章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與藝術
第一節飲食與藝術創作
一飲食器的造型藝術
二烹飪藝術
三宴飲藝術
第二節飲食與藝術錶現
一飲食與繪畫
二飲食與文學作品
三飲食與音樂、舞蹈
第九章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的層次性與交流
第一節飲食文化的層次性
一上層社會的飲食文化
二中層社會的飲食文化
三下層社會的飲食文化
第二節飲食文化的交流
一與中原地區的交流
二與周邊民族的交流
三與世界各國的交流
第十章北方遊牧民族的飲食理論
第一節古代北方遊牧民族的飲食理論
一飲食理論的初期發展
二飲食理論的逐步完善
第二節近現代北方遊牧民族的飲食理論
一溫飽型理論
二營養型理論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居住包括環境和形式,主要功能是保護人們免受風、雨、寒冷、酷熱、水災的侵襲,以及防禦野獸的外來侵犯、保存火種等。原始的居住形式,都是利用自然形成的山洞、樹洞及灌木叢等為掩蔽所,後來發展成地穴式建築、半地穴式建築、地麵建築、乾欄式建築,用草遮蓋頂篷。進入階級社會以後,居住形式變得繁多,因民族、地域而不同。北方遊牧民族為適應遊牧式生活,以拆卸、搬遷、馱運方便的氈帳為居所,一直沿用至今(如濛古族的濛古包),這種居住形式所反映的飲食團體不穩定。有些北方遊牧民族雖然建造城市,但在城內保留有氈帳式的居住形式,如遼上京和元上都,城內留有大片空地,供契丹和濛古民族以他們特有的方式居住。
飲食包括飲食結構、飲食器具、飲食加工、飲食特色等有形態的方麵,最能反映物質文化的內涵。人類誕生以後,就需要吃的原料,特彆是火的發明成為人類飲食史上具有決定意義的進步,從此告彆瞭生食時代,對人類體質和大腦的演化起瞭非常重要的作用。飲食因民族和地域而不同,北方遊牧民族的飲食習慣是“食肉飲酪”,其他生産和生活方式都圍繞這一範式進行,奠定瞭在物質文化領域中的核心地位。在曆史的發展過程中,中原文化一直影響著北方遊牧民族的文化,使遊牧民族的飲食範式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但傳統的飲食範式在遊牧民族的生活中始終居於主導地位。
前言/序言
張景明是我的第一位博士研究生。這本書是他在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擴充而成的學術專著,他的博士論文也可以說是在這本專著初稿的基礎上壓縮提煉而再成。正因為有這樣一個由博返約的過程,他的博士論文是優秀的。也因為有由約返博的醞釀,他的這本專著纔顯得充實。
我作為張景明博士論文的第一個讀者,有如下感想願與這本書的讀者交流。他的博士論文所具有的水平,是一般由學士到碩士再直接讀到博士的學生所難以達到的。他在攻讀博士學位之前就已取得瞭高級職稱;他大學本科學的是考古專業;他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宗教係佛教文化藝術專業讀瞭兩年碩士研究生;他在內濛古有十幾年的工作實踐,對內濛古地區的文物考古和北方遊牧民族曆史文獻很熟悉;他在動筆寫博士論文之前就已發錶過多篇與此論題相關的學術論文。我認為他的博士論文並非是讀博三年的成果,而是長期鑽研和積纍的結果。套用一句話,乃“十年磨一劍”也。此為感想之一。
中國北方遊牧民族飲食文化研究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