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打孩子到底对不对?
2.如何让孩子听我的话?
3.如何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4.如何让孩子知道我爱他/她?
5.如何让孩子乐意吃健康食品?
6.家长应该花多少时间陪孩子?
创建魔力家庭的50多条实用方法
内容简介
《好家庭胜过好学校》教给你的实际上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己绘制自己的世界,让孩子自己为自己撑起一片天。好的家庭教育应把教育无形化,孩子感觉不到教育的存在,而教育却已经渗入了孩子的骨髓。唯有此,才能铸造孩子强大的内心。因此《好家庭胜过好学校》尽管讲了很多方法,却不教条,《好家庭胜过好学校》的内容与成绩无关,却与写作业的态度有关;与溺爱无关,却与如何让孩子更开心的玩有关;与强制无关,却与如何减少孩子打游戏的时间有关;与欺骗无关,却与如何保护孩子的天性有关;与宗教无关,却与如何树立孩子坚定的信仰有关……幼儿教育、青春期性教育、家长教育方式的协调,甚至怎样让家长过好二人世界,诸多典型问题都有涉及并给出了答案。在书的最后附了两个真实的成功故事,使它成为一本亲子共读的读物,让家长通过故事与孩子交流也是家庭教育的沟通要点之一。
作者简介
罗布·肯诺,澳大利亚联邦银行高级商业培训部总经理,资深家庭培训师。他在培训、教育和个性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和他的团队已经为成千上万个澳大利亚家庭提供过育儿指导,成绩斐然。
莉莲·格雷斯,1964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从小热衷写作,写了很多文章和短篇小说。2004年获澳大利亚短篇小说一等奖。1999~2006年在莫那什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课程。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创造你想要的家庭
◇怎样让孩子知道我爱他们?
◇需要刻意留出和孩子独处的时间吗?
◇我怎么教育孩子树立责任意识?
◇怎么知道我是否娇惯孩子?
◇我都45岁了,现在要孩子年龄是否太大了?
◇我一直不能怀孕,是否该领养个孩子?
第2章 家庭动力火车——不同家庭成员如何合作
◇如何做到对孩子一视同仁?
◇妻子在孩子上学后想去工作,这有什么影响?
◇如何协调夫妻二人的管教方法?
◇怎样在已有孩子的家庭讨论再要孩子的问题?
◇我怎样能减轻离婚对孩子的影响?
◇往家里介绍新伴侣,最好怎么做?
第3章 一流的沟通者
◇怎么让孩子主动谈他们的生活?
◇我怎么让孩子听我的?
◇如何让孩子说他们的在校表现?
◇让孩子做家务可以吗?零用钱该怎么给?
第4章 管教孩子的方式
◇如果打孩子是不对的,那我该怎么做?
◇我如何教孩子懂得是非观念?
◇如何协调夫妻间不同的管教方式?
◇再婚家庭怎样处理好孩子问题?
第5章 健康之门
◇怎样让孩子吃健康食品?
◇家长言行不一会对孩子产生怎样的影响?
◇怎样引导孩子的减肥问题?
第6章 性别特征
◇我该在什么时候和孩子谈谈性知识?
◇孩子玩生殖器,我该做何反应?
◇十几岁的孩子经常手淫,我该做何反应?
◇孩子告诉我他是同性恋,我该怎么处理?
第7章 死亡和走向死亡
◇孩子病入膏肓,一家人该如何应对?
◇家里有老人病入膏肓,该怎样让孩子知道?
◇父母或者祖父母中有一个过世,怎么帮助孩子度过悲伤?
◇亲人过世该让孩子参加葬礼吗?
◇宠物死了,对孩子来说最好怎么处置?
◇怎样向孩子解释“9·11”事件?
第8章 媒介狂热
◇我担心孩子花太多的时间玩游戏。我该怎么办?
◇我如何能让他们少看电视、多做运动?
◇孩子上网危险吗?
◇如何减少意外事故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痴迷玩具,我该怎么做?
◇该不该在孩子房间放电视?
第9章 优秀的孩子
◇我怎么建立孩子的自信?
◇我的孩子不爱做作业,怎么办?
◇如何既保护孩子又让他们学会独立?
◇如何让十几岁的孩子学会独立,又不失保护?
◇孩子学习成绩很差但体育很棒,我该如何对待?
◇我怎么能够让孩子学会放松、减轻压力?
◇我四岁的儿子喜欢弄死小虫子,这好吗?
◇什么时机可以让孩子知道圣诞老人并不存在?
第10章 有力的管教
◇我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多少为宜?
◇习惯对孩子重要吗?
◇怎么能更了解我的孩子?
◇当对待孩子的问题有分歧时,我们该怎么办?
◇是不是孩子一定要有自己的时间才行?
◇你对宗教和孩子的灵性是怎么想的?
◇我们是否一定要有自己的二人世界才好?
附录1 学狗叫的男孩
附录2 找到“脉搏”的男孩
致谢
精彩书摘
第1章 创造你想要的家庭
我怎么教育孩子树立责任意识?
教给孩子树立责任意识,最好的方法,是给他们布置你想让他们完成的任务,然后看他们完成。你可以先和他们谈谈任务的有关事宜,演示需要做什么,然后看着他们做。一定要及时表扬孩子所做的努力,然后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这个方法简单,但行之有效,可以用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你可以让他们参与家庭劳动;你也可以实施有意义的奖励和认可制度,以强化他们负责任的行为;要时时确保你给的反馈“真诚、具体、及时、亲切”(Sincere、Specific、Immediate and PerSonal——叫“SSIP”法)。你如果这样做。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也会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
怎么知道我是否娇惯孩子?
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掌握适度原则。不然,孩子长大会认为,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他们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给孩子“迟延的满足”甚为关键,这在多数成功的成年人身上得到了验证。这些成年人懂得“种瓜得瓜”的法则,也明白,现在所做的会成就将来的成功和回报。
很多情况表明.这样的成功之路和他们的童年受教有关:即他们怎么做才能受奖。怎么做才能得到礼物。很多孩子懂得,为了得到奖励必须付出努力才行(生日和圣诞节除外)。不管父母多富有,礼物和恩惠都不能自给孩子。孩子要想得到什么礼物必须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争取,并耐心等待。
怎么知道我是否娇惯孩予?
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重要的是要掌握适度原则。不然。孩子长大会认为,不管付出什么代价,他们想要什么,就一定要得到!
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给孩子“迟延的满足”甚为关键,这在多数成功的成年人身上得到了验证。这些成年人懂得“种瓜得瓜”的法则,也明白,现在所做的会成就将来的成功和回报。
很多情况表明,这样的成功之路和他们的童年受教有关:即他们怎么做才能受奖,怎么做才能得到礼物。很多孩子懂得,为了得到奖励必须付出努力才行(生日和圣诞节除外)。不管父母多富有,礼物和恩惠都不能白给孩子。孩子要想得到什么礼物必须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争取,并耐心等待。
前言/序言
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莫过于让孩子知道他们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庭,而且他们被无条件地爱着。
——罗布·肯诺家庶教练
创造一个卓越的家庭环境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没有什么神秘而言,也没有秘密的“魔”式。答案其实很简单,也很容易。
事实上,你可能已经知道很多答案。但由于某些原因,你一直没有在正确的时间,问正确的问题。也许你听了太多所谓的“专家”建议,但是就是没有请教那个真正的专家——你自己。
本书帮助你相信你自己的能力和认知。从本质上讲,家庭魔力就要依靠自己负起责任才能获得——要懂得,幸福和健康的家庭环境就在你的掌控之中。
不幸的是,很多家庭出现了棘手的问题,经历了相当苦痛的岁月。社会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出现那么多的问题冢庭,很多人为此黯然神伤,不知道该如何改善这种局面。
事实上,就算是最坏的家庭环境,也可以产生转机。
我们都有能力成为成功的父母,为孩子发挥模范作用。我们都有能力让孩子本能地感受到,他们毫无条件地被爱着,并且知道我们一直在他们身边帮助他们。
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渴望营造一个父母和孩子都相互支持和信赖的环境,尤其在孩子人生成长的特殊阶段。
创造父母和孩子这种良好关系的秘密,就是要懂得没有秘密。不过,要使你的家庭关系发生变化,还是有一些简单原则要遵守。
这本书提供了高度有效的技巧,每个人都可以用来创造一个很好的家庭的技巧。家庭教练会教给你怎样问孩子合适的问题,怎样发现问题里的答案。本书提供的使用指南,简单明了、绝非空谈,实践证明是有效的。跟着家庭教练学习,其积极效果会立竿见影;你一定会跃跃欲试,投入行动,创造你一直想要的那种密切稳固的家庭关系。
好家庭胜过好学校:构建孩子幸福未来的基石 在一个信息爆炸、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我们常常不自觉地将教育的焦点过度集中在学校和外部的培训机构上。家长们投入巨大的精力去研究最好的学校,寻求最有效的补习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然而,在追逐这些“好学校”的光环时,我们是否忽略了那个最根本、最核心的教育场所——家庭?《好家庭胜过好学校 [Every Family Needs…] 》这本书,正是试图将我们的目光引回到家庭本身,深刻剖析家庭环境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所扮演的无可替代的角色。它并非一本教条式的育儿指南,而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案例、深入浅出的理论以及发人深省的观察,来阐释一个简单却又至关重要的观点:一个充满爱、理解、支持和积极互动的家庭,其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远远超越了任何一所学校提供的教育资源。 这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也是最重要的学校。学校提供的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家庭则负责塑造孩子的人格、价值观、情商以及应对生活挑战的能力。它强调,一个“好家庭”不仅仅是提供物质上的富足,更重要的是营造一种健康、温暖、充满安全感的心理环境。这种环境能够让孩子在探索世界、学习新事物时,拥有坚实的后盾和无畏的勇气。 书中首先从孩子的心理发展角度出发,阐述了安全感在儿童早期成长中的关键作用。一个稳定的家庭关系,父母之间和谐的互动,以及父母对孩子无条件的爱,是构建孩子安全感的基石。当孩子感受到被爱、被接纳,他们才敢于冒险,才愿意尝试,才能够在学习中展现出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安全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父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耐心付出和情感投入。书中通过生动的案例,描绘了那些在充满支持性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他们普遍拥有更强的自信心、更积极的人生态度,以及更少的人际交往障碍。 接着,本书深入探讨了家庭在价值观和品德塑造方面的独特优势。学校可以教授道德规范,但真正让孩子内化这些规范,并将其转化为日常行为的,是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父母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面对困难,如何看待成功与失败,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书中强调,父母自身的行为是最好的教科书。一个诚实、善良、有责任感的父母,会更容易培养出同样品质的孩子。此外,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解决冲突的模式,也直接影响着孩子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健康的关系。这本书鼓励父母们思考,在家庭中,我们是否在有意无意地传递着我们期望孩子拥有的价值观?我们的言传身教,是否与我们的教导相符? 本书还特别关注了情商的培养。在现代社会,高智商固然重要,但高情商往往更能决定一个人是否能获得长久的幸福和成功。情商的核心在于认知和管理自身情绪,以及理解和回应他人情绪的能力。家庭是孩子学习情绪管理的第一场所。父母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如何引导孩子认识和处理负面情绪,如何鼓励孩子表达积极情绪,这些都是情商培养的关键环节。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说明了那些能够在家庭中学习到如何表达爱、如何同情他人、如何处理挫折的孩子,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会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和更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 此外,《好家庭胜过好学校》也反思了当前教育模式下可能存在的弊端。过度强调学业成绩,忽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可能会给孩子带来过度的压力和焦虑。而家庭,则可以成为孩子心灵的港湾,提供一个喘息和放松的空间。它强调,父母应该成为孩子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而不是单纯的监督者。鼓励孩子探索自己的兴趣,支持他们尝试不同的事物,即使失败了,也能从中学习。这种支持性的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孩子内在的学习动力,让他们真正爱上学习,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书中也提到了家庭在培养孩子独立性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重要性。一个过度溺爱的家庭,可能会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而一个鼓励孩子尝试、允许孩子犯错的家庭,则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敢于担当的孩子。书中分享了许多关于如何适度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案例,这些案例都表明,孩子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持久的自信。 《好家庭胜过好学校》并非否定学校教育的重要性,而是强调家庭教育的根本性和基础性。它认为,学校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在家庭中获得的心理准备和情感支持。一个在良好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学校的知识,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也更能从学校的经历中获得成长。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醒了每一位家长,我们才是孩子教育中最重要、最直接的“老师”。学校和外界的教育资源固然重要,但它们永远无法替代家庭所能给予的爱、支持和榜样力量。它鼓励家长们放下焦虑,将目光更多地投向家庭内部,去构建一个真正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好家庭”。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的学业,更是为了他们作为一个完整、幸福、有担当的人,能够健康地走向未来。 总而言之,《好家庭胜过好学校 [Every Family Needs…] 》是一本深刻而富有启发的书籍,它以人文关怀的视角,回归教育的本源,强调了家庭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它鼓励家长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育儿方式,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人格、情商、价值观以及学习能力形成的深远影响。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每一位家长认识到,构建一个充满爱、支持和积极互动的“好家庭”,是送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也是帮助他们通往幸福未来的最坚实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