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文版Visual Basic 6 0程序设计项目教程
原价:26.00元
作者:于鹏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302214472
字数:363000
页码:24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体现项目式教学特点,以浅显易懂的语言诠释Visual Dasic 6.o程序设计各知识点要领,给读者以最明确直观的认识。本书由一个个相互关联又相对独立的项目组成,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对面向对象的可视化界面设计和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编程方法进行了系统、详细的介绍,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而且也可以提高程序设计的质量。
本书突出操作实践,淡化理论阐述,针对性强,既有计算机语言教学的参考性、可操作性,又有实际开发应用的借鉴性、实用性。本书不仅可作为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以作为计算机爱好者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良师益友。
目录
项目1 初识Visual Basic 6.0
1.1 案例“欢迎进入VB世界!”
1.2 Visual Basic 6.0功能特点
1.3 Visual Basic 6.0集成开发环境
1.4 对象的有关概念
1.5 应用程序的发布
1.6 独立实践——我的VB程序
1.7 小结
1.8 习题
项目2 迷你计算器
2.1 项目分析
2.2 操作过程
2.3 相关知识
2.3.1 标签
2.3.2 文本框
2.3.3 命令按钮
2.3.4 数据类型
2.3.5 常量
2.3.6 变量
2.3.7 运算符
2.3.8 表达式
2.3.9 常用内部函数
2.3.10 顺序控制结构
2.3.11 分支控制结构
2.4 独立实践——猜字母游戏
2.5 小结
2.6 习题
项目3 闹铃日历
3.1 项目分析
3.2 操作过程
3.3 相关知识
3.3.1 单选按钮和复选框
3.3.2 框架
3.3.3 列表框和组合框
3.3.4 时钟控件
3.3.5 图片框和图像框
3.3.6 多重窗体
3.3.7 日期时间函数和格式输出函数
3.3.8 循环控制结构
3.3.9 其他辅助控制语句
3.4 独立实践——系统登录和权限设置
3.5 小结
3.6 习题
项目4 拼图游戏
4.1 项目分析
4.2 操作过程
4.3 相关知识
4.3.1 数组的概念
4.3.2 数组的声明
4.3.3 数组的应用
4.3.4 控件数组
4.3.5 过程的定义和调用
4.3.6 函数的定义和凋用
4.3.7 参数传递
4.4 独立实践--A.皇后算法
4.5 小结
4.6 习题
项目5 简易学生成绩管理器
5.1 项目分析
5.2 操作过程
5.3 相关知识
5.3.1 自定义类型
5.3.2 文件的概念
5.3.3 访问顺序文件
5.3.4 访问随机文件
5.3.5 访问二进制文件
5.3.6 文件系统控件
5.4 独立实践——简单文件加密程序
5.5 小结
5.6 习题
项目6 多文档文本编辑器
项目7 Office办公自动化编程
项目8 简易网络聊天软件
项目9 学生信息数据的基本操作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简直出神入化,读起来完全不像是在看一本严肃的学术著作,更像是在追一部节奏紧凑、高潮迭起的悬疑剧。我是在一个周末的下午开始读的,原本计划只翻几页,结果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凌晨才停下来。作者在描述那些极端心理现象时,运用了大量的场景还原和对话模拟,让那些原本抽象的心理学概念瞬间变得立体可感。特别是关于“集体无意识与群体极化”的那几个章节,作者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切片式解构,展示了群体心理是如何在特定的催化剂下,迅速瓦解个体道德防线的。那种“我们都是潜在的疯子,只是缺乏合适的环境”的论调,虽然听起来有些危言耸听,但其背后的论证逻辑却坚不可摧。我常常读到一半,就不得不放下书,对着窗外发呆,试图梳理被冲击的认知。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提供廉价的安慰剂,不告诉你“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是强迫你直视黑暗的成因和结构。这对于那些热衷于追求表面光鲜和“正能量”的读者来说,可能是一种挑战,但对于真正渴望了解人性复杂性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剂猛药,让人在痛苦中获得清醒。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读完后给我带来了一种持续性的“后劲”。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在一边的消遣读物,它像一个锚点,时不时地会在我日常的社交互动和自我反思中冒出来。例如,当我看到新闻中那些荒谬的社会现象时,我不再仅仅是愤慨或不解,而是会下意识地去寻找其背后隐藏的“重口味心理学”机制——是群体认同的绑架?是信息茧房的自我强化?还是对潜在威胁的过度反应?这本书成功地训练了一种批判性的“反人性”视角。它的语言密度很高,信息量极大,很多论断需要反复揣摩,甚至需要查阅背景资料来进一步理解其上下文。但正是这种高强度的阅读投入,换来了心智成长的回报。这本书没有给我提供任何快速成功的秘诀,也没有许诺治愈我的焦虑,它只是提供了一张精细的人性地图,让你知道,在你自信满满前行的道路上,究竟埋藏着多少你尚未察觉的陷阱和深渊。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并在不同人生阶段获得新体会的深度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门槛,老实说,并不低,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逻辑思辨能力和对自身情感的抽离感。我身边有几个朋友尝试读,但很快就因为内容过于沉重或逻辑过于繁复而放弃了。对我而言,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的“反通俗化”。它拒绝迎合读者的轻松阅读习惯,反而不断地设置认知障碍,迫使你调动所有储备的知识储备去理解。尤其是在探讨“道德相对主义与情境压力”的那几章,作者引用了大量的跨文化人类学资料,来佐证某些在特定文化中被视为“绝对禁忌”的行为,在其他环境中却可能成为生存策略的一部分。这种宏大叙事下的微观个体挣扎,读起来非常过瘾。我特别欣赏作者的克制,他很少使用煽情的语言来渲染那些黑暗面,而是用冰冷的、近乎科学报告的方式来陈述事实,正是这种客观性,反而带出了更强烈的冲击力,因为它让你无法以“这只是小说”来为自己开脱。
评分这本《重口味心理学2》的封面设计就足够抓人眼球了,那种暗黑系的色调和略带诡异的插图,一下子就把我拉进了一个充满未知和探秘的心理世界。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哗众取宠的书,毕竟“重口味”这三个字在当下已经有些泛滥,但翻开第一页,那种扑面而来的思辨深度和对人性阴暗面的细致解剖,立刻让我放下了原有的偏见。作者似乎有一种天赋,能够将那些我们平日里避而不谈、藏在潜意识深处的角落,用极其清晰且毫不留情的笔触描绘出来。阅读的过程中,我时常会感到一种生理上的不适,那不是因为内容有多么血腥暴力,而是因为那些被揭示的真相太过赤裸,让人不得不直面自己内心深处那些连自己都感到羞耻的念头和冲动。比如,书中对某些极端人格障碍的案例分析,那些行为逻辑的推演过程,竟能让人在理智上理解其产生的根源,这才是最令人脊背发凉的地方——原来,人性的边界可以被推到如此荒谬却又逻辑自洽的地步。整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种流水账式的理论堆砌,更像是一系列精心设置的心理迷宫,引领读者步步深入,直到触及那个最核心、最令人不安的“自我悖论”。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引述经典心理学理论时,那种批判性的继承,而不是盲目的引用,这让整本书读起来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大众读物的可读性。
评分我是一个对行为经济学和认知偏差领域颇有兴趣的业余爱好者,读过不少相关的畅销书,但《重口味心理学2》给我的震撼是独一无二的。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很少纠缠于那些被过度曝光的“光环效应”或“锚定效应”的浅层讨论,而是深入挖掘了那些驱动人类做出非理性、甚至具有自我毁灭倾向决策的底层驱动力。书中关于“认知失调的自我合理化机制”的分析,简直可以称得上是教科书级别的演示。作者并没有停留在描述“人们会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而是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实验和生活实例,剖析了这种合理化过程中的神经化学基础和进化心理学意义。每次当我自以为看穿了某种人性弱点时,作者总能立刻抛出一个更深层次、更难以察觉的陷阱。这种阅读体验,就像是一个经验老道的心理医生,一边给你做细致的透视检查,一边告诉你,你以为的“病灶”,可能只是更深层“结构性缺陷”的表征。这本书的文字风格非常老辣,有一种“看透一切”的冷静和自持,让你在被震慑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其分析的精妙。
评分这个还是很好的 给孩子讲讲 很实用
评分哈哈,京东搞活动的时候买了这本书的。还没开始看,不过应该很有趣吧
评分看不太进去,也没介绍的那么吸引人吧
评分很有趣的一本书
评分内容很一般
评分特别特别感动,喜欢 卖家包装 服务都特别好 ? 谢谢
评分很有趣的一本书
评分快递小哥特给力
评分书很好,9.9值得购买,十个字满了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